早期瓷器的历史渊源 日本瓷器:日本瓷器-概况,日本瓷器-中国的渊源及发展过程 瓷器的种类

日本瓷器的发展自应永年到昭和经历了500多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中技术也不断进步,有的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日本瓷器的釉色有青釉、白釉、大红釉、蓝釉、金色釉、珊瑚釉等,釉料在加工的过程中比较纯净,釉面和胎体结合得比较紧密,施釉薄而均匀,有光亮感。胎质坚硬细密。日本瓷器有些造型与中国瓷器相仿相近,但也有明显的日本民族风格。日本是一个由群岛组成的岛国,瓷土资源匮乏,因此,陶瓷品种主要为陶质材料制作的陶器。日本传统瓷器生产有有田及九谷两处。

瓷器的种类_日本瓷器 -概况


日本瓷器--瓷盘

日本瓷器的发展自应永年到昭和共经历了500多年的历史,烧瓷行业在不断地发展,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有的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日本瓷器的釉色有青釉、白釉、大红釉、蓝釉、金色釉、珊瑚釉等,釉料在加工的过程中比较纯净,釉面和胎体结合得比较紧密,施釉薄而均匀,有光亮感。胎质坚硬细密。

[WwW.aIhUaU.com]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制瓷业也不例外,有些造型与中国瓷器相仿相近,但也有明显的日本民族风格。日本的瓷瓶类主要包括米酒瓶、棱口兽耳瓶、梅瓶、灯笼瓶、花瓶、人物花瓶背壶式扁瓶、葫芦瓶。米酒瓶腹大、口小、颈短,瓶身画有树枝,枝上有两把与草相似的线条下垂,这种瓶型和纹饰都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棱口兽耳瓶的兽耳衔环是椭圆形的,而中国的兽耳衔环是圆形的。日本的人物花瓶在中国称鱼篓尊或罐。日本讲究茶道,因此日本的茶壶自然有自己的特色,日本茶壶包括葡萄酒壶、京都茶壶、咖啡壶端把壶、桶子壶和提梁壶等造型。日本罐的造型与中国罐区别不大,但画法与中国不同,比较有特点的是日本罐两侧有系,大口圆盖,施满彩;日本水罐造型多为桶形;日本的茶叶罐有的罐体上心形开光,罐盖顶部也有六角形开光图案。日本的大缸与中国有很多不同,日本缸的口部有平沿的、圆沿的,内壁往里抠,呈逗号形,不仅用来当容器,还用来做取暖器。日本的隔盒有圆形的、方形的,有三层的,也有多层的,在造型上与中国有所不同,中国的隔盒小,日本的隔盒大,在盒与盒的连接处,日本的隔盒是外口的,中国的隔盒是里口的,两者正好相反。

瓷器的种类_日本瓷器 -中国的渊源及发展过程


有田烧《栀子花绿茶杯》

日本与中国沿海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交往频繁。早在战国时期,日本列岛上的倭人就已与位于今中国东北部、朝鲜北部的古燕国有往来.秦灭燕时,有一些汉人逃亡朝鲜,进1步去日本;随后,日本与中国的交流更加密切。中国的汉字、儒学,中国的书画、佛教,中国的学制、典章制度等,都对日本产生了全面的影响。中国的瓷器文化和工艺也同样深刻的影响着日本的生活和发展。越窑瓷器原产地的浙江与日本的关系也很密切,史实证明中国与日本的海上通道公元前2世纪就已开通。越窑青瓷输往日本,是在唐代中后期,这时输入日本的瓷器品种很多,有唐三彩、青瓷、白瓷和釉下彩瓷等。

七世纪末,唐三彩开始传到日本,是由当时的遣唐使船只带去的。现在日本已有10个地方发现了这些出土品,特别是在奈良的大安寺,一下子出土了三十几件唐三彩。唐三彩的传入,对日本的制陶工艺而言,是一次革命性的促进。三彩的技术无疑是取自中国,但日本人在仿制之际,也体现出了自己民族的特色。在形态上,它基本上没有神像人俑或马和骆驼等的造型,而是多为日常的容器,或是摹仿铜合金佛用器具烧制成的壶、瓶、钵、盘、碗等。在釉色上,它也不像唐三彩那样显得五彩斑斓、华丽多姿,而是更多地敷施了绿釉,整个陶器多以绿釉为基调,显得比较素朴,甚至带些稚气,日本人一直对绿色情有独钟,这与日本民族爱好自然有关。目前,三彩陶器藏品最丰富的是集中在奈良正仓院的57件作品,被称之为正仓院三彩,又叫为奈良三彩。三彩陶器的出土地,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寺院、宫殿、官衙等处的遗迹,近年来也逐渐有从村落的遗迹中出土的,但总体来说,三彩陶器主要是用于国家和贵族等举行祭祀、佛教仪式的场合,壶等器具被用来盛放火葬后的遗骨,与一般民众的生活还是有些距离。

九世纪进入平安时代后,又从当时的大唐传来了白瓷和越州窑的青瓷,种类多为日常用的碗、盘等餐具。自此,日本的陶制餐具从原先模拟金属品的须惠器、三彩陶器,开始转向模仿中国青瓷制的餐具样式了。

但当时日本人无法烧制出与青瓷媲美的瓷器,他们只是在原来三彩技术的基础上,又吸取中国的灰釉技法,烧制出了灰釉陶器。这些灰釉陶器与越州青瓷相比,毕竟要显得粗粝得多。不过越州青瓷的传入大大拓开了日本人陶器形态的种类。

真正烧制陶器是在镰仓时代,濑户1个叫藤四郎的人从中国引入了技术,制造水壶、香炉、佛具等。以后直到室町时代,除了濑户以外,信乐、常滑、丹波、备前、越前等地也能制造陶器了,被称作日本的6大古窑。再后来1616年,朝鲜的李参平在肥前有田成功地烧制了瓷器,日本的陶瓷制作就此开始了。接着有各种烧器产生,其中伊万里瓷器在欧洲也享有盛誉。


日本瓷器

日本瓷器可以说是在仿制基础上不断创新。日本瓷器始于江户时代初期(17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明代万历年间,朝鲜陶工李参平在日本佐贺县有田郡泉山发现优质瓷土并开窑烧制瓷器成功,开始生产日本最早的白瓷,相比陶器,这种瓷器又薄又轻,结实美观,立刻风靡全日本,被称为“有田烧”,李参平也被尊封为“陶祖”,因此日本早期的瓷器深受朝鲜李朝白瓷的影响。后来随着中国瓷器涌入日本,中国瓷器的风格特别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情趣,日本的陶工们开始仿制各种风格的中国瓷器,如五彩、青花、青瓷等,如中国的“万历五彩”被日本称为“万历赤绘”,“天启五彩”被称为“南京赤绘”,康熙五彩被称为“康熙赤绘”,在西方被称为“克拉克瓷”的青花分格开光盘在日本则被称为“芙蓉手”。在日本江户时期的和平年代中,中国瓷器和它们的日本仿制品大量取代传统的陶器、漆器和金属器,成为了日本诸侯之间互相馈赠的礼物和平民日常生活必需品。这些日本的中国瓷器仿制品也开始远销欧洲,西方人很难分清中国瓷器和日本仿制品的区别,甚至有些日本仿制品上也出现了“大明成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富贵长春”等款识。并且,德国的梅森、荷兰的德尔夫特等欧洲的陶瓷作坊纷纷开始模仿中国和日本瓷器的风格和技法。日本古瓷器的主要流派有:有田烧、伊万里、锅岛、柿右卫门、九谷、萨摩等,各有自己鲜明的风格特征。

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

早期瓷器的历史渊源 日本瓷器:日本瓷器-概况,日本瓷器-中国的渊源及发展过程 瓷器的种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8551/778880399374.html

更多阅读

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 中日两国最大的矛盾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帮日本,又称扶桑,早在2000年以前,两国人民就有交往。文化发达的汉朝,就将汉文化传播给“大汉国东二万余里的扶桑”。进入唐朝,日本国派出多位学者、使者、僧人到中国留学,出现过众多文化交流的使者。像鉴真、阿倍中麻吕

解放军历史上各“山头”及渊源 zt 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

  “山头”,是对革命战争时期,不同根据地、不同部队序列的群体的一种别称(或俗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军是由大大小小的“山头”组成的,随着革命战争形势的变化,各个“山头”又发生分化、重组和衍生,关系非常复杂。  我军的“山头”是

青花瓷器的历史简介 瓷器 瓷器-简介,瓷器-瓷器的发展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

声明:《早期瓷器的历史渊源 日本瓷器:日本瓷器-概况,日本瓷器-中国的渊源及发展过程 瓷器的种类》为网友青衫人未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