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旷神怡的意思是什么?什么是心旷神怡,如果你不了解的话跟随爱装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心旷神怡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心旷神怡
【拼音】:xīn kuàng shén yí
【解释】: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拼音代码】:xksy
【近义词】:赏心悦目、悠然自得
【反义词】:心烦意乱、心如火焚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发音技巧】:怡,不能读作“tái”。
【书写技巧】:旷,不能写作“矿”。
【英文】:pleasant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开头相同】:心寒胆战 心劳日拙 心稳 心知其意 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正 心粗 心神不定 心痒难挠 心月 心德 心劳意攘 心急 心乡往之 心无旁骛 心要 心狠手毒 心上
【结尾相同】:过心 五柳心 上下一心 重心 诲心 湖心 爽心 兽心 白水鉴心 养心 沥血披心 诈心 物心 鸥心 甜心 唯心 担心 包藏奸心
心旷神怡成语典故

aIhUaU.com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也就是原旧县城的西门城楼。岳阳楼高三层,向下可看到波光粼粼的洞庭湖。此楼初建于唐朝初 年,到北宋年间又加以重修。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好朋友,他们两个都在公元1015年考取进士。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滕子京担任了岳州知州,次年就 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为他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范仲淹就欣然接受了好友的请求,写成了《岳阳楼记》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文中写到了在不同的时令、气候条件下,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景 色和不同的感受。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写的就是在春风和暖,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景色。通过写上一自然段“若夫霪雨霏霏....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对比。这时,你就会觉得心胸开阔,豁然开朗,精神十分愉快;这时,所有的一切荣辱得失全都忘却,这时举起酒杯面对清风,举杯畅饮,这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心旷神怡造句
1、桂花开了,飘来阵阵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2、西湖被称为杭州的东方之珠,在这如诗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3、这里的景色如诗如画,使我心旷神怡。
4、站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真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5、站在泰山之巅,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受真让我心旷神怡。
6、来到蒙古大草原,那一望无垠的绿海让我遐思飞扬,心旷神怡。
7、你看,这里荷花飘香,荡舟湖上,心旷神怡,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受。
8、连续几天是阴天,今天太阳出来了,阳光一照,让人顿觉心旷神怡。
9、徜徉在清新雅致的香山上,只觉得心旷神怡,几天来的焦躁一扫而光,变得无忧无虑,不愧是誉满天下的香山红叶啊。
10、我来到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此时的山水场景让我心旷神怡!
作家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 ,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