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睡着,就是晴天,你若不睡,就是晴天霹雳......
怎么引导宝宝睡觉?
1、保证睡眠总量
月子里的宝宝基本都在昏睡。2-3月的宝宝,每天需要16-18小时的睡眠。
2、培养自行入睡
出生后就尽量让宝宝睡小床,让宝宝从小就明白睡眠是需要他独立完成的行为。
开始会比较累,但是让宝宝养成这样的习惯后,你也会很轻松,省下也未来的麻烦。如果实在做不到,也不要太勉强,慢慢去调整就好了。
3、建立昼夜节律
宝宝六周以后会慢慢建立起昼夜节律,最长的连续睡眠应该发生在晚上。如果白天睡眠超过3个小时,应该唤醒喂奶、活动,避免昼夜颠倒。
4、培养早睡习惯
八周开始,要注意培养早睡的习惯(18~20点);观察孩子在近傍晚时分的神色以及活动状态,在30到60分钟范围内,调整宝宝的入睡时间。
5、避免过度疲劳
保持短的清醒时间,把握入睡时机。月子里的宝宝醒半小时就困了,2个月内的宝宝能醒1小时左右,3个月的宝宝能醒1.5小时左右,超过上述时间不睡就会造成宝宝过度疲劳。清醒时间里还要根据哄睡难易程度留出10~20分钟的哄睡时间。
12~16周间,可以通过引导和培养形成白天的小睡机制,因此3个月前的宝宝可能不会有规律的白天小睡,在他表现出困倦的睡眠信号时给他安排小睡即可
6、克服落地醒
“抱手上睡很熟,一放床就醒”是小月龄宝宝的普遍现象,这个是不好的坏习惯,尽量还是放床睡。如果必须抱睡,可以尝试先放脚再放头,手臂上垫毛巾(放下时温度变化不那么明显),或者抱20分钟睡熟后再放(宝宝前20分钟是浅睡眠,很容易醒)。
等到四个月以后,宝宝的睡眠开始更像成人,会慢慢的有规律,而之前有慢慢调整的宝宝,“落地醒”的现象会明显得到改善。
7、帮助宝宝接着睡
宝宝可能睡30-40分钟就会醒,一个睡眠周期结束后无法再次入睡,需要帮助宝宝睡长。抱睡的就要及时抱起来,拍睡的就提前拍拍。
必要时需守着宝宝睡觉,外在环境很重要,如果一吵的话很容易醒来,而醒来的话就很难入睡了,这点要多注意,避免醒了之后宝宝无法入睡。
如何清除睡眠障碍?
1、合理安排午睡
宝宝都需要午睡,但不宜超过两小时,且应尽量离晚饭时间远些,这样有足够的时间让其在晚饭前玩,晚上就容易因累了安静入睡。
2、给宝宝妈妈的气味
婴儿对于气味比较敏感,妈妈的味道对宝宝而言非常特别。入睡时,闻着妈妈的味道,可以令宝宝心安,渐渐入睡。
3、在宝宝面前打呵欠
打哈欠是可以传染的哦!宝宝该入睡时,妈妈可以边打呵欠,边说:好累啊好困。还可以假装闭眼睛,宝宝会受影响,睡着的。
4、区别黑夜和白天
用光与声音来促进宝宝生物钟的形成,通过光亮、黑暗的对比让宝宝学会分别白天与黑夜,醒着与睡着的区别。
在早上宝宝该起床的时候,把宝宝放在光线很亮的地方,最好有充足的阳光。

而在晚上宝宝入睡前一两小时,把室内的光线调暗,在宝宝该睡觉的时候,关掉所有的灯,就剩下一盏小夜灯。把门关好,不要让门外透光或传进嘈杂声。
宝宝【犯困】信号有哪些?
1、宝宝开始发呆;
2、宝宝身体和语言都逐渐安静;
3、宝宝对周围的事物兴趣不大了;
4、宝宝的反应变慢了。
当你观察到以上这些信号的时候,其实宝宝就是在对你说:妈妈,我想睡觉了。
宝宝【过困】的信号有哪些?
1、 宝宝打哈欠、揉眼睛;
2、 宝宝开始闹情绪;
3、 宝宝身体扭动打挺。
宝宝困过头了就比较难哄睡了。因为,此时宝宝的感官和身体都是非常累,低级别的安抚方式很难让睡眠能力弱的宝宝放松情绪和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