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黄兴 辛亥革命后黄兴留守南京为何功未成身先退?

  辛亥革命之后,黄兴先是担任南京留守,后又出任川汉铁路督办,直至1916年,黄兴又与蔡锷推动了反对袁世凯的护国运动。不幸的是,黄兴在1916年10月因病逝世,时年仅42岁。即使在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当上大总统之后,黄兴也可说是手握重兵,他以南京留守之职掌管着南方革命党人的军队。但没过多久,他就坚决辞职。

  黄兴为何功未成而身先退?其实原因很简单:没钱。当时,无论北方袁世凯还是南方革命党人,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钱,就调不动军队也开不了战。担任南京留守一职的黄兴,因为没有资金,度日如年。黄兴尝试各种方式试图改善这种局面,但最终他仍然失败了。

  南京乱象:要钱的人挤破了门

  1911年南京光复后,因为要推进“北伐”,南京城内外驻扎了各路军队。城内有浙军、沪军、光复军、铁血军、卫戍军等合计不下10万余众。若加上江苏境内及各地陆续开来的援军,则不下20万人。

  时任南京临时卫戊司令兼第一独立混成旅旅长的许崇灏(许崇智之弟,原第九镇管带)回忆说:“南京光复后,号称师长者二十六人。情形极为混杂,名虽曰师,而兵不过千人或数百人而已。此等师长皆自称革命有功者,终日奔走于南京留守之门,要索饷械,无所不在,甚至彼此利用种种手段,勾引他人之营连长投编所属,以期巩固自身之地位。而为营连长者,每有朝秦暮楚以求升官发财之目的,革命精神扫地无遗矣。”

  20万义军云集金陵,这固然是革命大义的感召。但是,革命将士毕竟不是神仙,他们也要吃饭穿衣、要发饷、要武器还有各种日常的补给。这每天下来,维持费不是小数目,何况这些人所要的东西还远不止日常开支这么简单。

辛亥革命黄兴 辛亥革命后黄兴留守南京为何功未成身先退?

  据革命党人李书城回忆,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的原因之一,就是众人认为他与外国关系好,能使革命政府获得承认并借得巨款而归,“但结果都成泡影,因而他们对孙先生多不谅解”。

  没有钱,孙中山、黄兴等人在南京的日子简直度日如年。被提名为实业部长的张謇,最初把解决财政困难的希望寄托在孙中山身上,谓孙先生“久在外洋,信用素著”,如能募集外债一万万两或至少五千万两以上,那么临时政府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但是,借债并非易事,孙中山四处奔走,不遗余力,但直到临时政府解散,仍旧一无所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9951/938461611997.html

更多阅读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论文 辛亥革命80周年纪念币

近一个世纪之前,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如同站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口。摧枯拉朽的革命,掀翻了统治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然而,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唤醒,封建痼疾却未能去除;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已经建立,“良政治之建设”却

三十、朱元璋为篡权害老丈人郭子兴绝后 朱元璋和郭子兴

朱元璋驾驭部下的手段十分苛刻,而他铲除内部竞争者的手段更是毒辣,从朱元璋的发迹史可以看出,在调皮捣蛋和陷害他人方面,朱元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虽然史料对朱元璋进行了美化,但是我们仍然能够拭去脂粉看到他的许多阴暗面,其中最具

张治中故居 张治中故居-简介,张治中故居-故居

张治中故居,位于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洪家疃村,由故居和桂翁堂组成,建于1927年。张治中简介_张治中故居 -简介张治中故居张治中(1890-1969年),原名本尧,字文白,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人。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参加学生军。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

张治中简介 张治中 张治中-人物简介,张治中-人物履历

张治中(1890.10.27―1969.4.6),中华民国高级将领,著名爱国将领,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人。黄埔系骨干将领,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民革领导人之一。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参加学生军。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

声明:《辛亥革命黄兴 辛亥革命后黄兴留守南京为何功未成身先退?》为网友谈场末日恋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