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患上糖尿病,相信不少人第一感觉便是要过苦行僧的日子了。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生活简直是黯淡无光。一些为了控制血糖,非常苛刻地控制饮食的人,他们每天吃的主食不足5~6两,水果拒绝食用,完全素食主义......而事实上,这种饮食方案对身体危害很大。那么,到底糖尿病患者应该多吃食物?怎么做一个会吃的糖尿病患者?
严控主食的危害?加重糖尿病神经性病变、糖尿病足
很多糖尿病人呢主食都是摄入不足的状态,因为担心主食里的淀粉会在体内变成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主食多吃一口,血糖都会升高,这怎么办?其实,这就是糖尿病的本质,对糖的调节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主食应该越少越好,主食的量至少要保证每天5~6两,如果运动量大的话,还可适当增加。当血糖升高时,可以采取分餐、增加餐后运动、调整降糖药等方法应对,万万不能因“糖”废食。主食并非“洪水猛兽”,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可比正常人标准略宽,因此更无需过度紧张。
糖友主食选择建议:
粗一点儿。稻谷、小麦等本身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在精加工过程中,由于谷胚和麸皮被碾磨掉,这些营养素遭到破坏。加工得越精细、越白,营养素损失越多,对控制血糖越不利,因此建议糖友吃得粗一点儿,如糙米。
杂一点儿。糖友比常人更需要维生素,如果缺乏会加重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同时,肝脏需要大量的B族维生素来参与代谢。而杂粮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往往较高,如小米、燕麦、高粱等。在烹调时,可在白米中加小米、玉米粒等杂粮做成米饭,既延缓了血糖升高,还增加了维生素的摄入。
深一点儿。颜色越深的粮食,其中的营养价值往往也越高。如黑紫色的主食富含花青素,能有效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自由基。此外,黑紫色粮食中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硒,如紫玉米、黑米等。
干一点儿。研究证明,米粒的完整性越好,消化速度越慢,血糖上升越慢。一般米饭被做熟后还能保持完整的颗粒,但是长时间熬制的粥里的米粒已经开花,因此对于同一种食材而言,粥往往比饭更容易升血糖。但如果原料中豆类占一半以上,则不必过于担心。煮粥的时候在做熟的基础上,尽量保持豆子和米粒的完整性。
严控水果的危害?抗氧化营养素的缺乏导致微血管病变
除了主食,水果也是很多糖尿病人严格控制的一类食物。一位毅力非常的大妈说,自从查出糖尿病来现在10年了,没吃过一口水果,因为水果里有糖分,不敢吃。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这样做,水果中含量最大的水分,高达百分之八九十,而且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性水。此外,水果富含丰富的抗氧化物质,除了我们熟悉的维生素C,还有黄酮、多酚类强抗氧化的保健成分,这些抗氧化物质对于改善血管病变、增加血管壁弹性、加快伤口愈合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控制都需要大量的抗氧化剂来支持。而且同B族维生素一样,它们大都是水溶性的,从尿液中流失偏多。当然,水果也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之一。
糖友们宜食水果建议
猕猴桃。每百克热量56卡路里,每天宜食100-200克,刺激细胞分泌胰岛素,辅助降低血糖。
柚子。每百克热量41卡路里,不超过80克/日,柚子汁中含有胰岛素样成分,可降低血糖、消除糖尿病,防治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粥样硬化。
柑橘。每百克热量51卡路里,每天宜食1-2 个,低热量,避免血糖骤然升高。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病和糖尿病的几率。
严控奶制品的危害?奶制品摄入与糖尿病风险负相关
很多上了年纪的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对喝奶这事兴致不高,因为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腹胀,再加上乳制品产业经常性的弄出食品安全事件高的人心惶惶,很多人干脆就从此不再尝试喝奶。其实这又是一个大的误区,牛奶含有4.6%左右的乳糖,乳糖本身消化速度很慢,其中所含的乳蛋白也有利于延缓餐后的消化速度。其血糖指数并不高,只有是28,对血糖的影响不大,是非常适合于糖尿病病人饮用的。且含有大量的水分,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适量的脂肪,能给糖尿病病人提供多种营养成分。
糖友宜喝奶制品建议:
1.成人糖尿病患者应该适度喝低脂牛奶,而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应饮用全脂牛奶,伴有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血脂的情况选择脱脂或半脱脂牛奶。
2.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纯牛奶或强化奶,饮用牛奶时不能加纯糖类,否则血糖会迅速升高从而加重病情,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3.糖尿病患者每天饮用牛奶的时间应根据各自的习惯而定。如在早晨饮用,应同时进食谷类食品,以便起到营养素互补的作用,也有助于各种营养素的充分吸收。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可在晚睡前作为分餐饮用,但要从晚餐中扣除牛奶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对此,要遵从临床营养师的指导。
4.糖尿病患者不能把奶当水喝,由于牛奶属蛋白质类食物,如大量进食,可使蛋白质摄入增加,使其所占每日总能量的比例过高,增加肾脏负担,为将来并发症埋下隐患。
5.在膳食平衡的基础上,每日饮奶量以250~500毫升较合理。
6.当糖尿病患者被查出有肾脏并发症或肾功能减退时,应慎用牛奶,要由临床营养师作科学计算后再饮奶,而不可随意饮用,否则就会加重病情。
严控动物性食品的危害?缺乏优质蛋白导致脏器受损加剧
很多人患上糖尿病之后,就改吃素食了,为了减肥,控制热量摄入。然而又吃素又有热量控制,如果缺乏专业的营养指导,只是一味地把吃素理解为“吃的清淡”,很容易导致优质蛋白摄入不足,器脏的受损会加剧,并发症的恢复也会受阻。
糖友宜食动物性食品建议:
选择低脂肪的肉类,例如鱼肉、虾、海鲜、鸡蛋、去皮的禽肉、牛、猪的里脊肉都是优质蛋白的来源,控制在每天动物性食物在100克左右就好,尽量采取清淡少盐烹饪方式,最好放在中午吃。
其实,患了糖尿病不一定非得过苦行僧的生活,多学点营养知识,或者定期去看营养门诊,不仅能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体下控制血糖,而且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适宜的热量、充足的营养、规律的生活、良好的心态、锻炼的习惯是糖尿病人除了打针吃药外最应该遵循的准则。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公众号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特别提示: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康迅学糖”所有。任何未经许可之转载都将视为剽窃,并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
康迅血糖
以专业的视角 暖心的服务
为您的血糖保驾护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高血糖调养宝典”或下载App“康迅学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