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出了问题的中国教育
中国现今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摧毁。中国当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也正是创造性人才的缺乏,独立性格的缺乏,社会生活中人们趋同、从众的趋势极其严重。当然这是多种因素与教育合力的结果,教育对此当然负有责任,但是要教育承担全部责任是不客观、不合理的。历史、文化、社会的因素都渗透到教育中,政府、家长、学生的需求都作用于学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社会竭力去摧毁其成员的创造力的代理部门。尽管如此,一方面教育对之有负有独立的责任,另一方面从教育领域可以集中透视出我们对创造力的摧毁,因为它是培养人才的部门。
赵向中:中国教育之恸
引言:在中国,自从独尊了儒术,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二十四孝图;愚忠愚孝,盲从盲信,天地人伦;就一直是古代私塾教育的基本内容,根本目标,这也成为历朝封建政权赖以维持统治的共同手段,更是中国古代朝野相结,桎梏国人思想,扼杀中华学术的千年祸首。
中国社会,凡有真才实学的,必不懂或不甘趋炎附势,于是倍遭排挤打击;凡夸夸其谈,善于钻营的,必能左右逢源,出人头地。学校就是个出学历的,要成功先得抹杀了良心,学历只给权钱帮凶;结果一个产业化,不仅使中国教育成应试做题,高分低能变本加厉,更又加上了学校搂钱,穷人失学...[详情]
中国教育本末倒置
引言:义务教育对于培养一个人来说要比大学教育更加重要。我们国家搞这么多年,可以说是本末倒置,越高就越重视,可能也跟我国的情况有关系,现在博士后最受重视,然后是博士、硕士、大学。我们学习都是以更高的层次为目标,小学就是为了考初中,初中就是为了考高中,高中是为了考大学,整个是完全颠倒了。
我们现在资源的不均衡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我发现这种不均衡还不仅仅是教育这个层面,是这么多年来的不均衡发展模式决定的。在城乡二元化体制下,即便想追求教育平等,也没有办法真正去落实...[详情]
再谈中国教育
引言:发达国家的穷人数量虽然少之又少,但当局依然在尽力保障这么少部分人的权利;中国的教育问题多得如雨后春笋,仍然有那么些人对此视而不见,只知道鼓吹它生产出了多少(其实就是凤毛麟角)赚了大钱有多少身家和多大社会地位的 “合格产品”人才。
中国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挂牌,并且挂的是很多名不副实的牌,像我上学以来所见到的所谓“三好生”几乎没一个是真正的三好,最起码的体育不见得好,很多人品也一般般甚至有小小年纪便对黄色话题感兴趣的,尤其跟同学很不团结的。当然它的评选标准是取决于班主任一个人,又不是大家公选...[详情]
郑也夫:摧毁创造力的中国社会中国教育
引言:古代的科举制没有扼杀创造力的大罪过,有大问题的是科举制的列车竟然装载着数理化等科目驶进了当代社会。依旧是无休无止的复习,且因科目的增多,今天的学生比古代举子复习(我们不说学习,因为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负担重得多的。依旧凭单一的考试来筛选,其他的方式,推荐、面试等等,因社会信任的降低不被采用,或徒具形式,于是独木桥上的拥挤达到空前。
一向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为理性的民族,但远不是最富理论兴趣的民族……这两方面很可能相互关联。我们的神话系统没有得到完好的保存,我们不信宗教...[详情]
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最大失败
引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说:“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不是抑制了青年人的创造性,消灭了他们的好奇心,而是使人变得虚伪,说假话不再脸红!”
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也提了多年,但一直没有成效!很多人都能看到中国教育制度下的弊端,但又有无能为力之感。学者资中筠也开始发声:“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那么,中国教育应教会学生什么?我想首先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然后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如果只教会学生考试,只教会学生如何作弊说谎,那么,我们的社会就必然沦为假话连篇的社会...[详情]

钱理群:中国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
引言:当下中国教育改革之所以陷入困境,就是因为只限于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实验,而回避了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建设;而且是在政治改革滞后、经济改革畸形化情况下,单方面进行教育改革。这样的教育改革必然受到未加改革与约束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干预,甚至控制,其走向形式化,以至变质,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不可避免的。
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在前一次讲话里,我谈到自己大概是从1998年左右介入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在回过头来总结,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以"思想者"的身份与姿态参与...[详情]
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
引言:现在社会上并不是说你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就永远没有出路,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的空间还是有的。年轻人不能以此为借口,觉得一切都是白搭,用不着努力,等到机会来了的时候,你又没有准备好,这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8月2日《南都周刊》资中筠文称,在中国的所有问题中,教育问题最为严峻,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国人已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详情]
教育已经死亡,呼唤中国教育由沉沦走向崛起!
引言:最好小学生的学习不用电脑与上互联网,上初中以后才开始使用电脑与开设这些课程,“电脑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是错误的和不可靠的,要延缓儿童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与接触电子产品的亲密度。
教育的“沉沦”是全世界教育的共同问题。当今世界教育遗忘了“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优雅”这一伟大的品格,重视科学技术而轻视情感世界与人文艺术所造成的灾难正在渐渐地呈现出来,当代学生们沉湎于互联网与电子游戏,就像是一群浮游动物,在一种寻求刺激的虚幻的世界中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详情]
史良君:论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转型
引言:有五个方面严重制约和阻碍着当前中国教育的正常发展:教育根本目的和意义的缺失、过度的行政管理、教材内容的落后、教学动力的丧失、畸形的评价机制。这些制约和阻碍,严重束缚了教育生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这表明中国教育充满着庸俗唯物主义思想。
在我们眼中的一粒微尘,在细菌的眼中就是一座高山,在我们眼中的一个水滴,在细菌的眼中就是一个大海。细菌觉得翻越高山、跨越大海都已经难于登天了,根本不敢幻想让高山与大海挪动位置,可在我们眼中,要帮助细菌完成幻想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详情]
民国公民课中的宪政思想
引言:抗战后期,李慎之在燕京大学毕业,曾在成都一个中学教过半年书,校长让他包教全校高中三个年级六个班的全部公民课,教的大概已是国定本。他说自己利用这个机会“大肆宣传共产主义,居然大受学生欢迎”,晚年回想起来他深感惭愧,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为未来的民主建设多培养一些元气……
中国的公民教育滥觞于晚清的修身课,到民国初年,公民课正式成为一门功课,进入中小学课堂。1912年新任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的教育方针,并且将“公民道德教育”作为“五育”之首...[详情]
中国教育究竟比美国教育差多远?
引言:许多中国人可能听说过,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实际上,第一句是比较正确的;在美国,少年儿童确实是幸福的。
美国的小学教育是:传授做人的知识,即所谓的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美国家庭的核心价值):平等、博爱、诚实、公正、自信、包容、独立等。而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的知识与具体技能的学习是在次要地位的。学校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体育活动,文化艺术活动,集体社会活动,以及家庭配合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