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加制售油条的色泽口感、招揽食客,黑心商户竟在油条制作中过量添加明矾膨松剂。近日,永嘉县公安局乌牛派出所联合永嘉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破获了两起在油条中加入过量明矾进行兜售的食品案件,成功抓获叶某等四名犯罪嫌疑人。
2015年以来,叶某等人一直在永嘉县乌牛街道孙宅村菜场旁卖早点油条。不加膨松剂的油条卖相不好且口感瓷实,加了膨松剂后的油条松软香脆且个头大,而含铝的明矾膨松剂价格低廉,适合制售油条这种小本生意,故油条中添加明矾在当地已是人尽皆知的“秘方”,购买者也是络绎不绝。
明矾化学名称硫酸铝钾,性寒味酸涩,有毒。如果长期食用铝超标的油条,铝在人体中积蓄,难被排出,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大脑神经细胞产生损害,引起记忆力减退、抑郁和烦躁、增加患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几率,严重的可导致“老年痴呆”等可怕疾病。部分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明矾,但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只对铝残留量有小于等于100mg/kg的限量,对明矾的添加也没有一个具体硬性的限量标准,小商贩很容易过量添加。
叶某等人通过每十斤面粉里添加二两明矾的方式制售油条。通过对涉案油条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的含铝量严重超标近7倍之多,直接影响食用者身体健康。7月20日,叶某等人被永嘉警方刑拘。

揭秘食品添加剂乱象 对人体危害极大
吹弹可破的虾仁、鲜嫩多汁的牛肉、“上乘食材熬制”的高汤……当你大快朵颐之时,能想到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少是靠各类添加剂“调”出来的吗?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五花八门的添加剂成为众多餐馆调味揽客的利器。不少美食的背后都存在滥用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等问题,有损消费者健康。还有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工业原料。几毛钱达到熬制几小时口感一些家庭主妇发现,如果使用从菜市场购买的新鲜食材烹调,却往往很难做出餐厅类似的口感、色泽和味道。业内人士称,厨艺并不是导致口感和味道悬殊的关键,真实原因是一些饭馆、餐厅靠添加剂增色、提香的“潜规则”。
记者日前走进上海闵行区毛家塘市场、武汉市舵落口市场和南宁市中华路的多家添加剂销售门店。气味扑鼻的香辛料、五颜六色的食用色素遍布市场,众多商铺正在火热销售各种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这些产品虽名称五花八门,用处却大同小异:要么增鲜,要么提香。
在毛家塘市场内的一家调味料店,黄姓店主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名为“骨粒香”的调味料。“这是菌类提取物,只需加一滴就能让一锅汤香气四溢,自己熬得要多少菌啊。不过,这个不健康,家庭一般不会用,都是卖给饭店的”。
一些商贩和餐馆厨师透露,要使饭馆烹炒的食物色香味俱全,使用相应的添加剂就能轻松实现。比如,使用名为日落黄的添加剂,只要在卤水中加上小半勺,就让烧鸡、猪头肉等卤肉油光发亮、黄里透红;号称是牛骨熬炼、整鸡炖制的纯正肉汤,其实很多都是使用类似牛肉精等包含大量食品添加剂的复合调味料,加入开水制成。
记者采访发现,无论是猪骨膏、牛肉精、一滴香等调味品,还是柠檬黄、发泡剂等添加剂,最大特点就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一整瓶1千克的飘香剂或一大包号称猪骨熬制的肉骨粉,售价才三四十元,一包肉骨粉就能做成几百甚至上千锅的火锅或高汤。算下来,每次使用成本只有几毛钱,就能达到“熬制数小时”的口感效果。
业内流传“无肉不亚硝”的说法
根据《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等规定,相关物质要被纳入食品添加剂范畴,必须获得卫生部门批准,同时其生产工艺、使用范围、使用量均必须遵循相应标准。而记者采访发现,一些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超范围滥用的现象较为突出。此外,一些未纳入食品添加剂范围的物质,也常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
2015年初,山东省食药监局就公布,8种食品检测不合格,其中多是蔬菜制品、酱腌制品、豆腐等,多为食品添加剂超量添加的问题。比如,在野山椒、老虎菜、芝麻辣丝、豆腐等产品中都检出苯甲酸、山梨酸超标。据介绍,这两种添加剂均属于防腐类添加剂,一些餐饮商贩或企业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往往过量加入食品添加剂。
俗称“工业盐”的亚硝酸钠,在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中仅限于腌腊肉制品类,并对肉制品和熏煮火腿中的残留量进行了严格限定。然而,不少餐馆经营者和肉品加工商,为使肉熟后颜色鲜亮,口感滑嫩,且延长保质期,往往违规添加使用。
记者采访了解到,包括亚硝酸钠在内的亚硝酸盐,以往在餐饮肉制品中使用较为普遍,在业内甚至流传“无肉不亚硝”的说法,但亚硝酸钠具有较强毒性和致癌性。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双氧水、硼砂等对人体严重有害的化工原料,时常出现在猪肠、牛百叶等食品的加工环节中。广西食品餐饮行业人士李伟向记者透露,使用双氧水或硼砂浸泡肥肠等猪牛内脏,既能洗掉这些内脏的异味,更有弹性,还有很好的膨胀效果。一般肥肠或百叶浸泡后,一斤能增重半斤到1斤,“能泡一大盆内脏的双氧水,1斤才花6块钱,你说这划算不?”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马志英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应该是“非必要不使用”,更不能用于掩盖食品腐败变质。而在我国的餐饮行业,为了卖相、口味、成本、甚至掺假等目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明显已经过头,非法添加问题也十分突出。
延伸阅读:常吃明矾凉粉或可诱发老年痴呆马蹄酥放了十天不变质 “长寿”或因添加明矾黑作坊仍在继续生产 凉粉凉皮检测明矾超标邢台男子用明矾炸油条致铝超标被判处拘役三个月专家称吃含明矾葵花籽有损身体健康宁德市检查含铝添加剂 规定面制品禁用明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