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的故事 佛教善导大师身上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善导大师的故事

善导大师的故事 佛教善导大师身上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善导大师出生于隋大业九年,其一生致力于佛教的德业教化。在世时以乞讨为生,粗茶淡饭从不嫌弃,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对人慈祥颇受大众敬仰。那么善导大师的故事有哪些呢?

善导大师画像

  在他十岁时,他选择出家,用心的学习《法华》《维摩》等著名书籍。十八岁时,明白西方净土改变的真相,这为他以后行极乐的愿望奠定了基础。他在公元681年去世,享年69岁。去世时,面色柔和,空气中飘散着一种奇异的香味,久久才消散。他有很多的作品流传于后世。像《观经四帖疏》是基础的教科书,而《法事赞》《观念法门》《往生礼赞》《般舟赞》是环绕诵读,观察,礼拜及赞叹等修行方面的知识来进行教学。

  其一生中有很多关于净土的思想要点,其核心思想就是被生活琐事束缚住的平凡之人,只要不怀疑佛教,没有顾虑的相信,那么就可以长生。他还有很多广被后人说道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善导大师在长安城施教时,极力的劝阻众生向善,吃斋念佛,长期以往大家渐渐习惯吃素不吃肉。但此行为大大降低了屠夫的利益,对此屠夫很是不满,发誓要杀了善导大师。

  于是多方打听得到善导大师的住处,气势汹汹的提着大刀冲进大师所住的院寺,但当他看到一脸慈祥,背后仿佛金光四散的大师时,犹如当头棒喝,意识到自己这愚蠢的行为是多么的万恶,他放下屠刀,扑通跪地双手合十忏悔,经典语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出自这里。

  善导大师的成就

  善导大师出生于隋大业九年,其一生致力于佛教的德业教化。在世时以乞讨为生,粗茶淡饭从不嫌弃,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对人慈祥颇受大众敬仰。

善导大师画像

  在善导大师的成就中提到,其著有《观经四帖疏》、《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等五部作品。《观念四帖疏》是习练佛道的基本教程,而《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是环绕诵读,观察,礼拜和赞叹等四方面进行修行。善导大师对待敬业修持十分认真,他认为专心致志地对待敬业修持是通往往生的关键。

  他是净土宗的创始人,在他的号召之下,很多人都参与其中。他还有五大思想,其中核心思想就是就是被生活琐事束缚住的平凡之人,只要不怀疑佛教,没有顾虑的相信,那么就可以长生。他在德业教化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传记中曾记载,在他在长安传教三年间,很多妇女跟随他成为修士,家家吃斋念佛,户户都拜观音。满城中有数十万人都戒肉吃素。写下《阿弥陀经》十万卷,他那广泛的布教传化令人惊叹。他也画过《观音》曼茶罗,被保存在敦煌的千佛洞。更有监造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在他著作《观经疏》时,每晚都有高僧进入梦中指导他如何写作,待完成写作后,各路大佛都为他放光证明。

  在他去世后,全城悲伤,高宗皇帝及皇后前往敬礼,后世为他修建了十三层的崇灵塔,并在其左右建香积寺来供奉他。

推荐阅读伟大的善导大师是哪个朝代的和尚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是怎样的善导大师有哪些伟大的成就 一生致力于佛教事业佛教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是谁简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3051/45689551379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佛教经典故事之——薄荷猪的故事 佛教经典故事

原文地址:佛教经典故事之——薄荷猪的故事作者:青麦泽翁活佛在印光大师修订的《清凉山志》里,有这样一个关于菩萨化身为猪的公案。说的是在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有一位法名辨聪的僧人,游方到五台山,时值仲夏,便于清凉寺内寄驻,随五台山僧众结

绳子未断——禅宗马祖道一大师的故事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

“心即是佛”、“平常心是道”,是非常有名的,这句话是马祖弘扬开来的,马祖是禅宗的大人物,经过他的指点,有八十四位开悟的,他首开禅宗丛林制度。丛林制度,就是住在山里搞农业,自食其力,而此前中国的出家人,主要靠化缘为生的。他的弟子百丈怀海

古代清官廉政的故事 古代清官廉吏故事集萃

古代清官廉政的故事古今中外,不论大官小官,只要你身在其位,总有人亲近你,或为酬谢、或为打通关节、或另有你图,纳之,“受人钱财,为人办事”。拒之,“堂堂正正,刚直不阿”,拒、纳乃一字之差,则是天壤之别。古今中外,为官者,贪官多,清官少,现将中国

《中国合伙人》--光阴的故事歌词 光阴的故事 歌词意思

光阴的故事词曲:罗大佑演唱:黄晓明,邓超,佟大为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声明:《善导大师的故事 佛教善导大师身上有哪些著名的故事》为网友蛊惑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