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浪迹浮踪
小河里有一片小小的浮萍,他随着波浪,一会儿在小溪里舞蹈,一会儿在河流里奔跑,过着漂泊不定,浪迹天涯的日子。
在流浪的日子里,他与小鱼做朋友,与蝴蝶谈天;听过鸟儿唱歌,听过蟋蟀弹琴;看春花秋月,看蓝天白云。日子虽然简单,但很快乐。
一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河边的芦苇问:“浮萍朋友,你从哪里来?”
“我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浮萍回答。
“你又要到那里去?”芦苇又问。
“我没有目的地,我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你真可怜。连个家都没有。”芦苇同情的说。
“不,我交过数不尽的朋友,我看过数不尽风景,这样的生活很快乐!”
127杳如黄鹤
从前,在黄鹤矶边,在有位姓辛的人,开店卖酒为业,为人热情好客,乐善好施,。有一天,店来了一位仙风道骨,但衣着褴褛的道士,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道士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他喝酒。
有一天道士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但我也不会忘恩负义。”说完就拿出一支笔,在墙上画了一只黄色仙鹤。他对辛氏说:“只要座中人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就会从墙上走下来,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说完道士就不见了。
此后酒店里的客人唱歌,黄鹤从墙上飞下来跳舞。看到这种奇妙的事,客人们都会付钱观赏,因此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
如此过了许多年,酒店传到了辛氏的儿子时,已是非比从前,酒店盖得金碧辉煌,顾客车水马龙。但他儿子却与他父亲的相反,是个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人,看见穷人就把人撵走,生怕影响他的生意。
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道士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的儿子不认识他,就上前驱赶。“滚滚滚,喝不起酒的穷鬼,不要来打搅我走生意。”道士很生气,就从怀里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伴着白云,乘着清风,越过远山,翩翩飞到上天,无影无踪了。
后来有人听说这个故事,就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称为“黄鹤楼”。
128寥若晨星
晚上,天上没有月亮,满天的星星闪着光芒,洒向人间。你看,那璀璨的银河、隔河牛郎织女、明亮的金星、闪烁的火星……还有无数不知名的星星,都毫不吝啬贡献着自己的光彩。是呀,今天晚上,月亮姐姐没有出来。她因为思念,已经消瘦得暗淡无光,正在家里休息呢!太阳公公呢?整整一个白天的热情燃烧,也已经累了,此刻,正在汤河里睡大觉呢!
是呀!如果没有了这满天星星,晚上的人们该多么无聊呀?虽然他们的光芒很微弱,比不上太阳的灿烂,也比不上月亮的皎洁,但他们努力放射每一寸光芒来照亮人间,不仅为人们带来了光明,还为夜行的人们指引了方向。
夜越来越深了,有的星星疲惫了。你看,他们困得只眨眼睛,渐渐地睡着了。
东方泛白,一个新的早晨即将开始了。啊!放眼望去,银河消失了,满天的星星不见了。不,还有几颗,一颗、两颗……寥寥还剩三四颗星星,依旧在那里不知疲倦闪耀着。
三十三129苍松翠柏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里,一棵苍松和一棵翠生长在一群杂树中间。
秋天,一阵寒风吹来,树叶纷纷扬扬,落了一地,只有松树柏树依旧郁郁葱葱,傲然挺立,不改本色。
一棵落光的树叶小树奇怪的问松树:“柏树先生,我们抗拒不了寒风,落光了树叶。您为什么可以四季常青呢?”
松树回答道:“活着,就应该有品格,宁折不弯,岂可因寒风而堕了气节。”
小树又问柏树:“柏树先生,我们害怕严霜,掉光了树叶。您为什么依旧苍翠欲滴呢?”
柏树回答道:“活着,就应该有精神,不卑不亢,岂可因严霜而失了风度。”
寒风呼啸,飞雪飘零。山野里一片荒芜,只有松树柏树依旧如故,为山野增添了一丝生机。
131绿蓑青笠
春天,西塞山前,小河里流水潺潺,田野里白鹭翩翩,山坡里桃花盛开,真是风光无限,一派生机。
一个渔翁坐在河边的小船上,戴着青斗笠,披着绿蓑衣,正在悠闲的垂钓。
白鹭飞过来,问:“渔翁渔翁,看你钓了一天的鱼,怎么一条鱼也没钓到呢?”
渔翁说:“钓不到鱼不要紧,能够欣赏到西塞山春天的的美景也就足够了。”
小船悠悠,小河里的鳜鱼游过来,奇怪的问:“渔翁渔翁,人家的鱼钩是弯的,您的鱼钩怎么是直的呢?”
渔翁笑着说:“我钓的不是鱼,而是悠闲的心情。”
东风吹拂,春雨蒙蒙,渔翁不由得高兴的唱起渔歌——
三十四133一箭双雕
南北朝时,北周有个叫长孙晟的武将武艺高强,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特别是射箭的功夫,无人敢与他相比。
北周的皇帝为了安定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人,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突厥王。为了安全起见,派长孙晟率领一批将士护送公主前往突厥。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突厥。突厥王大摆酒宴,宴请长孙晟。酒过三巡,按照突厥人的习惯要比武助兴。
突厥王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的铜钱。只听得“格勒勒”一声,硬弓被拉成弯月,一枝利箭“嗖”地一声射进了铜钱的小方孔。从此突厥王对长孙晟非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并经常让他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
有一次,他俩正在打猎,突厥王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于是他递给长孙晟两枝箭请长孙晟把这两只雕射下来。长孙晟接过箭策马驰去,对准两只厮打得难分难解的大雕,“嗖”的一声,两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来了。
135落井下石
从前,有个财主家有一头驴子和一匹老马,他们一同为主人干活,一同吃草料,一同在棚子里睡觉。天长日久,驴子与老马成了好朋友。
后来,驴子变懒惰了,不爱干活,而老马却一如既往的勤劳。主人对驴子很生气,而对老马更加喜爱了,他就把上等精致草料让老马吃,让驴子吃糟糕的草料。因为这事,驴子对不仅主人心生不满,还对老马怀恨在心。“可恨的主人,可恨的老马,哪天出门都给雷劈死。”驴子常常咒骂道。
一天,老马驴子像往常一样,出门散步。走这走着,只听得“哎呀!”一声,原来老马掉进了一个枯井里面。“救命呀!救命呀!”老马在井里痛苦的呼喊。
驴子想:“如果没有了你老马,那些上等的草料还都不是我吃的。”想到这儿,驴子不但不去营救老马,还搬来石头使劲从井口扔了进去。只听得老马一声惨叫,再也没有了声音。驴子还不肯罢休,又往里扔了几块石头,吹着口哨,摇着尾巴回去了。
第二天,正当驴子吃着上等甜美的草料时,老马满身伤痕的回家了。驴子惊讶的问:“你怎么还没死?”
老马说:“你可真是我知心的好朋友哦,我掉到井里,你竟然扔石头来搭救我。幸亏我老马命大,只是被砸晕了”
“那你怎么爬上来的?”驴子奇怪的又问。
“托你的福,当我醒来时,我用你扔下的石头垫着脚自己爬上来了。”
136过河拆桥
从前有个村庄,村庄外有条河,河上有座木桥,桥对面有座山,山上有一棵树,树上结每年金果子。每到金果子成熟季节,村子里人都渡过桥去摘金果子。
这一年,金果子又成熟了,村民张三早早起来,第一个渡过桥去摘金果子。过了桥,张三想:“今年的金果子很好,不如我一个人摘好了。”想到这,他就把木桥给拆了。“哈哈,我把桥拆了,看你们怎么过河。你们过不了河,山上树上的金果子全部是我的了。”说完张三得意的上山采金果子去了。果然,因为桥没了,没人来分享与他金果子,张三就摘了满满一大袋金果子。
张三高兴得背着沉甸甸的金果子往回走。走到河边,张三傻眼了,“哎呀,桥被我自己给拆了,我怎么过去呢?”张三在河边急得团团转,终于想到一个办法:他把木桥拆下来的木料搭成一个筏子,再把金果子放在筏上,自己坐在上面,小心翼翼的向河对面划去。划着划着,突然一阵风吹过来,掀起巨大的波浪,因为果子太沉了,筏子翻了。金果子都掉到了水里,张三只好扑腾着游到对岸。站在岸上,望着被河水飘走的金果子,张三叹了一口气:“过河拆桥,真是害人害己!”
三十五137端倪可察
从前有位算命先生算卦特别灵验,他的故事被传得神乎其神。
算命先生对村子里人说:“大家赶紧搬到地势高处去住,不然会有灭顶之灾。”村里人听了算命先生的话,大部分人都搬家了。但有几个不信邪的说:“住得好好的,干嘛要搬家。我看是算命先生故意在那装神弄鬼。”可过了几天,天下暴雨,村子前的河提溃口了,洪水把村子冲走了,留在村子里的人都送了命。
又有一次,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到村子里来征兵。算命先生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将军后。对村子里的年轻人说:“千万别跟这个将军去打仗,不然会送命的。”但有几个年轻人不停劝告,怀着当将军的梦想去当兵了。果不其然,这几个年轻人读命丧沙场。
算命先生的徒弟请师父喝酒,酒酣耳热之际,徒弟向师父请教:“师父呀,您算得这么准,有吗绝招吗?”
师父却说:“其实我哪有吗绝招呀。只不过是善于观察罢了。”
徒弟好奇的问:“怎么观察呀?”
“比如上次,我看见河提上有好多蚁穴,又逢雨季,我就估计河提会溃口。”师父说。
“那当兵会送命又是这么回事?”徒弟有问。
“我看将军的马蹄钉掉了。就知道去当兵的人会送命。你想想看,马蹄钉掉了,马腿就会折,马腿折了,将军就会死,将军死了,战争就会输,战争输了,当兵的当然就会送命”算命先生说。
“啊---”徒弟佩服不已。
”
138锱铢必较
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它们长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两只笨狗熊。
有一天,天气真好,哥儿俩手拉手一起出去玩。它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块年糕,捡起来闻闻,嘿,香喷喷!可是只有一块年糕,两只小狗熊怎么吃呢?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也怕大黑多吃一点,这可不好办呀!
大黑说:“咱们分了吃,可要分得公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
小黑说:“对,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
哥儿俩正闹着呢,狐狸来了,它看见年糕,眼睛骨碌碌一转,说:“噢。你们是怕分得不公平吧,让我来帮你们分吧。”哥儿俩说:“好,咱们就让狐狸来分吧。”狐狸接过年糕,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可是它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随手把干面包分成了两块,哥儿俩一看,连忙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狐狸说:“你们别着急,既然这一块大一点儿,那我就咬它一口。”狐狸张开大嘴,啊呜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又叫了起来:“不行,不行,这块大的被你咬了一口,又变成小的了。”
狐狸说:“你们急什么,大的我再咬它一口就小了。”狐狸张开大嘴又啊呜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那块大的被你咬了一口,又变成小的了。”
狐狸就这样,这块咬一口,那块咬一口,年糕只剩下小手指那么一点儿了。它把一丁点儿大的年糕分给大黑和小黑,说:“现在两块年糕都一样大小了,吃吧,吃吧。”
大黑和小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朋友们说说看,它们是不是两只笨狗熊?
139绠短汲深
一天,猴妈妈派几只猴子去打井水,几只猴子提着桶高高兴兴的出发了。
来到井边,一只猴子提着绳子,把水桶放到井里去打水。“不好,井水很深,而绳子太短,打不着水。”怎么办呢?有的猴子提议,回家去找长绳子来接上。可家太远了,来回需要好多时间,而且家里还不一定有绳子;又有猴子提议,就近找些藤条接上。可猴子们找来找去,却一根藤条也没找到。还有的猴子提议,叫一只猴子跳到井里去打水。可井这么深,下去又怎么出来呢?
猴子们商量来,商量去,硬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急得在井边打转。
忽然,一个小猴子喊道:“我有办法了?我们一个抓着一个的尾巴,连起来就是一根长绳子,挂到井里面,不就可以打井水了吗?”
啊!这真是一个好办法。经过猴子们的齐心协力,终于打到了满满一桶甜甜的井水。
140僧多粥少?
从前有座小庙,庙里有三个和尚:大和尚、二和尚、三和尚。由于粮食不够多,他们每餐喝稀粥过日子。
开始由大和尚每天煮粥分粥,最先他把粥分得很均匀,一人一小碗。渐渐地大和尚自私起来,把自己的碗打的多,别人的碗里打得少。如此一来,二和尚和三和尚不满意了,就提议轮流煮粥分粥。
此后,三个和尚轮流煮粥分粥。谁粥煮好后,都把自己碗乘的满满的,剩下不多的粥乘给第二碗,第三碗完全没有了。就这样,两个吃的,一个瞅的,吃的津津有味,瞅的口水横流。
不久,大家对这个方案又不满了。那怎么办呢?最后小和尚提议:煮粥、分粥的人必须最后端碗吃粥。这个方法真好,如果谁把粥分得不匀,最少的那碗粥就会是他自己的,三个和尚都同意了。从此以后,三个碗里的粥都分得匀匀的,虽然少了点,但都心安理得、心平气和。
142 死搬硬套
从前有个人要上街去买鞋,买鞋之前,他在家用一根绳子量了量脚,掐了一段跟脚一样长的,准备按这一段的尺码去买鞋。
走在路上,他的绳子断了一小节,但他还不知道。
在市场上,他拿出绳子,按绳子的尺码去买鞋。卖鞋的人有些奇怪:“您给谁买鞋子呀?”
“我给自己买。”那人回答。
“给您自己买鞋子,干嘛不亲自用脚试一试呢?”卖鞋的人更奇怪了。
“比起我的脚,我更相信尺寸。”那人解释道。
最后,那人按手中绳子的长短买了一双鞋子。
回家后,那人试穿鞋子,鞋子有些小。那人自言自语的说:“我是按尺码去买的鞋子,鞋子大小肯定没错,一定是我的脚错了。”于是,使劲的把鞋子往子脚上套。穿好后出门了,走了一段路,脚疼痛难忍,脱开鞋子一看:脚都起泡了。
143 旁敲侧击
齐王喜欢养鸟。有一次,他捕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命令一个仆人精心喂养。可不久,鸟儿竟飞跑了。齐景公气坏了,大喊:“来人,把养鸟的家伙给砍了。”
这时,一个叫晏子的大臣看见了,忙说:“且慢,大王,养鸟的仆人真是该千刀万剐。他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列数他的罪状然后杀掉他,这样他也无话可说了。”
齐王说:“好吧。你说说看。”
晏子就指着仆人说:“笨蛋,你给大王养鸟,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大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败坏了大王的名声,这是第二条罪行;让天下人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大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你说你该不该死?”说完,又对齐王说:“请大王定夺。”
齐王一听,这哪是列举仆人的罪行,这分明是在批评我啊!于是就对养鸟的仆人说:“你下去吧,我不杀你了。”

144拐弯抹角?
从前,有一个美好的国度。这个国家的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因为美好,不断人从有人申请加入这个富足国家。开始,对于投奔的人,国王来者不拒,热情地接纳。可想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国王渐渐有些吃不消了。
这天,又有几个难民申请加入。申请书投送到国王那儿,国王一看,头就大了。不允许吧,显得本国没有包容的气度;允许吧,国家人满为患,难以为继。国王犹豫好久,就想了个主意:派人送了满满一杯牛奶给这几个难民。
几个难民没盼来国王答复,却看到国王送来的的一杯满满的牛奶。你望我,我望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一个聪明的难民说:“我知道了。国王想拒绝我们的加入,可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就拐弯抹角的告诉我们:他们国家就像这杯满满的牛奶,再也容不下别人了。”听到这样的话,大家很失望。这时,还是那个聪明的难民说:“我有办法了。我们在杯子里加些糖,糖在牛奶里融化了,这样牛奶变甜了,水又不会漫出来。我们要告诉国王:我们的加入不仅不会增加负担,还会使这个国家更美好,更幸福。”
果然,国王尝了加了糖的牛奶后,很高兴的欢迎了他们的加入。
150名列前茅?
在森林学校里,蜗牛同学虽然慢吞吞的,但他笨鸟先飞,勤奋努力,因而门门功课都考得第一名。
一天,兔子看见了蜗牛,很不服气的说:“蜗牛,虽然我学习不如你,但跑步你绝对不是我的对手。不服气的话,我们就来比试一番。”
蜗牛眼睛一转,说:“比就比,不过起点和终点由我来决定。”
“没问题。”兔子轻蔑的说。
“那我们就从这个山顶跑到山脚下吧。”蜗牛胸有成竹的说。
比赛开始了,兔子像离弦之箭一样向山下跑去。一眨眼的功夫,兔子已经跑到了终点。当他跑到终点时却发现蜗牛早已经站在山脚下了,兔子大吃一惊:“你是怎么跑下来的?”
“我虽然没有你敏捷的四肢,但我有善于思考的脑袋。我把自己缩成一团,从山上滚下来的,当然比你快。”蜗牛解释说。
“蜗牛名列前茅的成绩真不是浪得虚名啊!”兔子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