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微信公众号:我走我世界
You call it Africa, he calls it home
如果你也喜欢非洲,如果你想用脚步丈量非洲
也欢迎微信搜索 Jinafrica 加我为微信好友
在非洲西南部曾经有一个西南非洲省,
现在是一个国家,国土82万平方公里,
在没有“只生一胎最光荣”的政策下,
人口却只有少的可怜的240万人,
最早为德国殖民地、1990年才脱离南非的监管,
国家主权评级达到投资级,
有大海有沙漠,这么一个有意思的国家,
名为纳米比亚。
有幸于2015年末之际到达这么一个沙与海交融,
沙与海争锋的地方,
路上看到了一些新鲜有趣的事儿,
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凑够10条,十全十美,
为此行完美收场。
▼
2000年不落叶的植物—Welwitschia
不要问我这个单词怎么读,
照着发音当地人就能听懂。
中文叫百岁兰、千岁兰,
一种仅存活在非洲西海岸沙漠地带的植物。
维基百科说最高寿命达2000年,
一生从不落叶,“枝叶”长青。
想来还是国语名字更直白,
Welwitschia这么复杂的单词,
是发现这种植物的科学家的名字,老外如此简单。
有幸在驱车途中同行当地白人发现了一株,
掉头返回,与长者留念。
也别以为图片中叶尾被烧灼,其实它好着呢。
▼
非洲啤酒、德国工艺—Windhoek啤酒
2013年初访非洲时,
在博茨瓦纳就被拉着灌了几瓶Windhoek啤酒,
去纳米前只记得当时劝酒的朋友不停的告诉我此酒如何之好。
这个以纳米比亚首都命名的啤酒,
据说保持着数百年来德国传承的工艺。
本不是好酒之人,再品也不知好在哪里,
权且人云亦云吧。
机场里显眼的位置打出广告:
欢迎来到纳米比亚:非洲世界级啤酒的之乡。
▼
没有车的路,不是好路
噩梦般的安哥拉、肯尼亚出差堵车,
让我每次出行非洲都心有余悸。
到了Windhoek也不例外,
脑海里还不停的浮现上一次肯尼亚出差从内罗毕机场驶向市中心,
30公里路开了2个小时的情境。
场景像极了,路也像极了,
只是偶有车,偶有树,偶有人...
下午五点多,走出客户的办公室,
正值市中心下班高峰期,路上三三两两的车,
当地小伙子说现在是最拥堵的时候。
我真想爆粗口的说,
纳米人的人生TMD真不够完整!
▼
银行业高度集中在外资银行手中
没见过哪个国家金融开放到如此程度。
调研标银期间了解到,按照贷款份额计,

纳米最大的三家银行为
Bank of Windhoek、First National Bank、标准银行,
市场占比分别达到32%、31%和22%,合计达到85%,
而后两家银行均来自南非。
别的数据不知道,自家的“秘密”知道一点,
作为市场份额第三大银行的标准银行,
全国50家网点,169台ATM(全国第一)。
似乎和宇宙航北京某支行规模差不多大?
细想准确的说可能和某些郊区支行规模差不多,
总资产110亿人民币,全年净利润4亿人民币。
对了,纳米比亚整体银行业中,
住房按揭贷款占到了4成以上...
我没泄密,这些都是公开数据。
#论生对地方很重要 T_T
▼
北朝鲜援建纳米比亚国家博物馆
你没看错,北朝鲜,就是那个金三胖的国家。
在纳米比亚市中心最核心的位置,
德国留下的某著名教堂对面,
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
就是朝鲜意识形态的输出。
纳米比亚开国元勋、国父Dr. Sam Nujoma高举圣经,
这个姿势如此熟悉,
而那本圣经想必是协商、妥协的结果。
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在非洲见到朝鲜援助的建筑,
在安哥拉也曾见过一个气势磅礴的纪念馆,
当时还与几个抽着烟施工的朝鲜工人有过几句闲聊。
那个听说老百姓吃不起饭的国家,
把非洲真的当兄弟啊。
有没有人研究这个领域?
和我分享下
《论主体思想在非洲开花结果》?lol
▼
你进铀矿为什么不穿放射服?
在朋友圈发了考察项目照片后,
很多人给我留言这么问。
我其实也好奇这个问题很久。
到纳米比亚考察了中核投资的纳米比亚Langer Heinrich铀矿,
几度“期待”穿着放射服,仿佛来到月球般,
拍照留念,朋友圈嘚瑟,
却未能如愿,人生尚不完整。
铀在自然环境下没有辐射!
具体请百度百科。
后悔告诉你们了。
其实很危险,请称赞我为了工作,
不顾个人安危,感动宇宙行。
▼
欧洲还是非洲?
站在纳米比亚Swokopund小镇的街角,
一瞬间让我有了一丝错觉,
干净、整洁的道路,欧式建筑,
满街的白人,这是非洲?
因为,纳米比亚航空公司和前宗主国德国有直航,
且当地人据说也讲德语,
故吸引来很多德国游客。
对了,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Hansa Hotel的酒店,
尝一尝Colonial Coffee,
据说世界只此一家,
火烤加热咖啡+白兰地+奶油,
和酒吧常见的Irish Coffee差不多,
后者加的是威士忌。
▼
火烈鸟的红,并非本色
纳米比亚路边随处可见群居的火烈鸟,
美丽的红色,十分妖娆。
据说火烈鸟本身不是红色,
而是吃多了浮游生物所致。
不经意间,妖娆了几分。
▼
神奇的沙与海交融之地
一条笔直的马路两边,一边是大西洋,
一边是南部非洲最大的沙漠卡拉哈里大沙漠
(面积63万平方公里),
不知道几千年后,
是沙填了海,还是海吞了沙?
可惜缺了浪漫的才气,
不然一定写首诗--沙海之恋:你是沙儿,我是海
......
张雨生若到过此处,
也许会犹豫下到底让大海,
还是让大漠,带走他的哀愁。
你一定要自己去玩儿一趟,
你一定要自己去玩儿一趟,
你一定要自己去玩儿一趟,
因为这里美丽、美丽、美丽!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一条其实很重要,我只是走马观花,
想必来旅游时,一定是另一番滋味。
世界那么大,你总说想去看看,
可是到现在还躲在手机屏幕后面,
叹息错过的风景。。。
人生尚不完整,难道青春是用来错过的?
与其踌躇莫不如勇敢去犯错。
小编没什么可说的,
去纳米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