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2014年度我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总体状况良好,食品的抽检合格率是9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药品的抽检合格率是93.3%。
记者了解到,针对现在网络销售各种食品及药品的情况比较普遍,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在研究具体的管理办法。

白酒中抽查出氰化物超标
去年我省未发现系统性、行业性和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食品领域抽查了11330批次的样品,不合格批次为405批次,不合格率为3.6%。
食品领域主要有四大问题:微生物污染、滥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和化学污染以及掺杂使假。
在重金属和化学污染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是460批次白酒抽检中检出18批次氰化物超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省食药监局专家表示,这和生产工艺有一定关系,生产工艺、包装容器会间接或直接地造成化学污染。
白酒中的氰化物污染,主要来自以木薯、野生植物等为原料在制酒过程中水解产生的氢氰酸,以粮谷为原料酿制的白酒,氰化物基本没有或含量极微,基本对人体没有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氰化物的限量值为8mg/l(以HCN计算,按照100%酒精度折算)。
此外,还发现蔬菜及蔬菜制品“铅”超标,生食水产品、大米和菌菇类制品“镉”超标、动物内脏(猪肝)“铜”含量较高等问题。
这些和大环境有一定关系,现代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造成自然界中大气、土壤、水和食物中的重金属和各种化学物质含量急剧增加,生长、生产环境被污染,动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的蓄积量也随之升高,最终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作为原料带入食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