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例子 实事求是 语文教学一例严重的集体性失误——实事求是精神在这里的缺失

实事求是的例子 实事求是 语文教学一例严重的集体性失误——实事求是精神在这里的缺失

教 材 研 讨 2 0 J 4 / 6 旨是不 相 干 的 。 ◎天津 / 徐 江河北 / 朱金恒 语 文教 学一例严 重 的集体 性失误 实事求是精神 在这 里的缺 失 我们两位作者 ,一是大学老 师 ,一是 语文 老 师 出身 的 中学校 长。文…

第3 5卷 第 5期 2 0 1 4年 9月 通化 师 范学 院学报 ( 人 文社会 科 学) J OURNAL OF T ONGHUA NORMAL U NI VE RS I T Y Vo l - 3 5№ 5 S e p.2 01 4 论马克思 …

术A CA D E眦 实事求是是做好企业文化的根本 ◎ 左力生 湛江港石化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 企业文化是一 个企业 的做事传统 或 习惯 的延伸 , 也 就是说每个企业都 有每个企 业的潜规则 。 他们构成了企业 文化的大部分。 关 键词 …

教 材 研 讨  

2 0 J 4 / 6  

旨是不 相 干 的 。  

◎天津 / 徐 江

河北 / 朱金恒 

语 文教 学一例严 重 的集体 性失误 
实事求是精神 在这 里的缺 失 
我们两位作者 ,一是大学老  师 ,一是 语文 老 师 出身 的 中学校  长。文章开头作如此介绍并非显  示 大 学 老师 和语 文教 师 出身 的 中  学校 长有 什 么 了不起 ,而是 因 为  这两 个 因素促 成 在一 所 中学 平心  静气 、理性地讨论了这样一个话  题——语文教学一例严重的集体  性失误 ,实事求是精神在这里的  缺失 。具体说就是教材《 谈骨气》   文本及其讲读逻辑性失误。 《 谈骨  气》 是一篇经典文本 , 目前仍是某  些 省 的初 中语 文教 材 中 的重点 篇  目。 在讲议论文常识时 , 人们仍然  习惯 以它为 样 本 。然而 它 自身 存  在 的典 型逻 辑错 误 至今 仍未 被 纠  正 ,乃致 初 中语 文 存在 一 个规 模  很 大 的集体 性 教学 失误 。这 个 问  题在 时间 长河 中传 流 的越久 越显  示着 语 文界 学 风 、教风 乃 至价 值  观 方 面严重 的失魂 丢 魄 。相 关 教  学管理者不熟悉这个问题 ,很难  在 教学 一线 进行 这 样 的讨论 。我  们搭 挡讨 论它是 一个偶 然 的结  合, 之 所 以提 这个 问题 , 是想 引发  人们 思 考— — 这种 严重 的集 体性   失误 为 什么 长期 存 在? 还有 , 这 样  的愚化 教育 为什 么必须 在校 长 熟  悉 的专 业范 畴 内才 能摆 在教 学 管  理 的 日程上 讨论 呢?   《 谈 骨气 》 文本 问题 分 析  这 篇文 章本 身有 什 么 问题 


都 压不 扁 、折 不 弯 ,碰 上 狂 风 巨   浪, 能 够顶 得 住 , 吓 不倒 , 坚持 斗  争 的人 。”   如果我们去 掉那些 定语 , 最  后 看到 的是 “ 什 么 叫骨气 , 指 的是  的人” 。 这 是 明 显 的 搭 配 不  当。 “ 骨气” 不 是 指“ 人” , 而是 人所   具有的一种精神气概 。如果我们  来 给 骨气 下定 义 ,它 应 当是 这样   的: 所谓 骨气 , 是指 行 为 主体 在逆   境 下 坚守 正义 性 原则 和行 动 所体   现 出的精神气概 。这才是恰 当的  属 加 种差 的定 义 。   其二 ,不食嗟来食者事例有 
… …

不仅如此 ,论文作者在叙述  事例时,还 以文学 中万能叙事人  的身 份虚 构说 : “ 那 人摆 着 一副 慈  善 家 的 面孑 L . . …・ 显 然 ,他 不会 白   白施 舍 ,吃 他 的 饭 就 要 替 他 办  事” , 同时 , 还虚构 “ 饿者 ” 的心 理  活动说 : “ 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  气, 宁 可饿死 , 也不 吃你 的饭 。 ” 作  为
一 位历 史学 家 ,作 者 为 了论 证  自己的 观点 , 修 改历 史 , 添 油加 醋  描述 故 事 , 这 就违 背 了论 据 最基  本 的特性——真实——的原则 。   黔敖 就 是一 个慈 善 家 ,不 是 摆 出   “ 慈善 家 的面孔 ” 。 “ 饿者 ” 饿死 , 不  是 有 骨 气 ,而是 不珍 视他 人 的善  意 ,甚 至让 人怀 疑他 不 是道 地 的  穷人, 因 为他 太挑 剔 , 充 满 了一 种 
酸 腐气 。  

其三 , 文天祥事例使用不妥 。  
文本 : “ 从 孟 子 三句话 举 三 个  例 子 。” 这 其 中 的“ 从” 字, 应 该 理  解 为“ 顺” 或“ 遵” , 就 是 说 孟 子 的  三句话是纲,所举三个例子要与  三 句话 有恰 当的对 应关 系 。   但 是 ,文 天祥 的事 例并 不 恰 
当。  

误。  

不食嗟来食者的事例与骨气  不相关 , 充其量是放不下架子 , 死  要面子 , 为面子而死 。 《 礼记 ・ 檀弓   下》明确地记载了这个故事 : “ 齐  大饥 , 黔敖为食于路 , 以待饿者而  食之。有饿者 , 蒙袂辑屦 , 贸贸然  来。 黔敖 左奉 食 , 右执饮 , 日: ‘ 嗟!   来食 ! ’ 扬其 目而视之日: ‘ 予唯不  食 嗟来 之 食 , 以至 于斯 也 !’ 从 而  谢 焉 ,终 不食 而 死 。 曾子 日 : ‘ 微  与! 其 嗟也可 去 , 其 谢也 可 食 。” ’   很 显 然 ,故事 中 的施 饭 者 黔  敖是一个很有善心的人 , 他“ 为食  于路 ” , 见“ 饿者 ” 来, “ 左奉食 , 右  执饮” , 热情招呼“ 饿者 ” 。也许他  是一个粗人 , 不善言语 , 没能很有  礼貌地说 : “ 请! 来食 ! ” 而是粗鲁  地喊 : “ 嗟! 来食 ! ” 当“ 饿者” 表示  不满时, 黔敖立即“ 谢焉” , 表示道  歉, 但“ 饿者” 最终还是不食 , 饿死  了。曾子知道这件事感叹说 : “ 其  谢 也 可食 。” 所 以说 , 这位 “ 饿者”   饿 死是 不值 的。此 事例 与 文 本 主 

文本云 : “ 孟 子 的几 句话 , 在  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 了。 ” 这其  中 的“ 都” 字就不准确 , 至 少 文 天  祥与所谓“ 贫贱不能移” 无关。他  身 陷元 人 囹 圄之 内 , 也 不 算贫 贱 。   况 且文 天 祥 “ 都 表现 出 ” 了孟 子 三  句话的精神 ,后边再叙述他人事  例就是重复事例了。  
再者 , “ 从孟 子 三句 话举 三 个 



呢?  

其一 , 定义 不 当 。   文本原文第三段这样说 : “ 什  么叫 骨 气, 指 的是 抱有 正 确 、 坚定 
的主 张始终 如 一地 勇敢 地 为 当时 

例” 所 应 有 的对应 关 系看 , 似 乎 闻  多与 “ 威武不能屈” 对应 , 不 食  嗟来食者
与 “ 贫贱不能移” 对应 ,   那么文天祥也只能是与 “ 富贵不  能淫” 对 应 了。   但是 , 正 如文 中引 “ 人 生 自古  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句所  云,文天祥的精神是被俘后宁死 


不投降, 实际上是“ 威武不能屈” 。   倘若文天祥没被杀害 ,不管他拒  不拒做元人的官 ,他都不会有那 
样 的历 史 影响 。  

的进步事业服务 , 遭遇任何 困难 。  

其 四 ,对孟 子 三句话 的解 释 

谨 文教 学  支 总第3 9 0 期  



3一  

教 材 研 讨

Ⅷ , r   2 0 j 4 / 6  

不准。  

文本 说孟 子三 句话 的 意思 是  “ 高官厚 禄 收买 不 了 , 贫 穷 困苦 折  磨不了   强暴武力威胁不了” , 这  样 的人是 大丈 夫 。那么 文本 的解  释不 准确 表现 在 哪里 呢? “ 富贵 ”   不等于“ 高官厚禄” , “ 淫” 没有“ 收  买” 的意思 ; “ 贫贱 ” 并不是“ 贫穷  困苦” , 其 中“ 贱” 指地位低下 , 文  本 的解释 丢掉 了“ 贱” 的意思 。   我们 来解 释这 三句 话应 该 是  这样 的 : 财 物多 、 地 位高 时不 能 乱  心 志而淫 侈 ; 生活 贫 困 、 地 位 低 下  时 不能 改变 自己所 坚持 的 正义 行  为; 威 势武力 胁 迫下 不能 屈服 , 这  才是 大丈 夫 。   其五, “ 我 们 中国 人是 有骨 气  的” 与全文 脱节 , 是 多余 的话 。   单就 “ 我 们 中国人 是 有骨 气  的” 这句话作为全文的领启句 , 它  虽 然 是 在 形 式上 立 在 了前 面 , 但  这 句话在 该 文没有 立住 脚 ,与 后  面 的 阐述 关联 不 大 。   为什 么这 样说 呢 ?   全 文 四次 提 到孟 子 三 句话 :   ①“ 战国 时代 的孟 子 , 有 几句 很 好  的话” ; ②“ 从孟子 的三句话举 三  个 例子 ” ; ③“ 孟 子说 的几 句话 , 在  文天 祥身上都 表现 出来 了” ; ④  “ 孟子 的这 些话 , 虽 然是 在 两千 多  年以前说 的, 但直到现在 , 还有它  的积极 意义 。 ” 先 不说 孟子 的话 是  什 么意思 ,单 这字 面 的表述 形 式  就 足 以说 明孟 子 三句话 在 全文 中  的地 位 和作用 , 它是 全文 的核心 。   而这 三句 话 到底是 说什 么 的  呢?这三 句话 是解 释什 么样 的人  是 大丈夫 ,或 者说 怎样 做是 大 丈  夫 。按照 文本 所说 : “ 大 丈夫 的这  种 种行 为 , 表现 出 了英雄 气概 , 我  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 而文中所举  三个例子——文天祥、 闻一多、 不食  嗟来食的穷 ^ 、 ——就是具体解释像  这三 个人 这榉敞就是有骨气。   除此 之外 ,文 本 中再 引
人 注  意 的就是 给骨 气下 定 义 ,即关 于  “ 什 么 是骨 气 ” 的解 释 , 尽 管 解 释  得不对 , 但从形式上是在解释“ 什  么 是骨气 ” 。  

由此 可 以看 出 , 《 谈骨气》 就  是 以孟 子 话 为 纲 论 述 什 么 是 骨  气、 怎样做才算有骨气 , 号召人们  做有 骨气 的人 。 很 明显 , 这 些论 述  与领 启句 “ 我们 中 国人 是有 骨 气  的” 内在文 脉是不 通 的 , 是不 连 贯  的。有哲 学家说 : “ 连贯 性不 能 确  立真理 , 但是不连贯性和不一致  性却 能确立谬误 。” ( 《 猜想与反 

释是: 论点 是 “ 我们 中 国人 是有 骨  气的” ; 论据又分为理论论据和事  例论 据 ,即孟 子三 句话 和 文 天祥  等三个人 的事;论证方法就是引   证 法和例 证 法 。此 文 可 以让学 生  容易掌握议论三要素及其基本框  架 结构 。   为什么会有这种的讲读呢?   其根源之一是 出版部门教材编辑 
出了问题 。  

驳》 , 『 英1 卡尔・ 波普尔著 , 傅季重 
等译 , 上海 译文 出版 , 第 4 0页 ) 全  文并没有阐述“ 中国人 ” 如何如何  的有骨气。 倘若把“ 我们 中国人是  有骨气的“ 改作” 我们中国人要有  骨气” , 或者干脆删掉“ 我们 中国  人是 有骨 气 的”这 句话 ,并 且 以  “ 什 么 是骨 气” 开端 , 然 后 下定 义 ,   继 之 以孟 子 三句话 ,再 继 之 以具  体的事例作解释 ,这样文章会顺  畅许 多 。   综上所述 , 吴晗先生 的《 谈骨  气 》一文 没有 很 准确地 对有 关 事  实进行深 入的研究 , 在“ 求” 的方  面做 得很 不 够 , 所 以, 他 没有 得 出  真 正的 “ 是” 。其 错 误除 了定 义 有  误外 ,关键 在 于孟 子三 句话 的引  用。 “ 富贵不 能 淫 , 贪贱 不能 移 , 威  武不 能屈 ” , “ 这种 种 行 为” 是大 丈  夫所应为,但并不见得都涉及骨  气 问题 。有 骨气 的行为 统 统涵 于  大丈夫行为之范畴内,而大丈夫  的行 为有 些 涉及 骨气 问题 ,有 些  就 不涉 及骨 气 问题 。“ 富 贵 不 能  淫” ,即便按吴晗的解释—— “ 高  官 厚 禄 收 买 不 了” — —也 不 一 定  涉及 骨气 问题 。它 是在 逆境 下 的  种 正义 性坚 持 。这是 另 一种 优  良品质的表现。 更何况“ 富贵不能  淫” 不是 “ 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 而  是有地位有财富但不淫侈 ,这是  大丈夫行为 , 但不涉及骨气。 不管  作者是 否有意 曲解孟子的话 , 用  这句话 来论骨气则是不妥当的。   “ 大丈夫行为” 与“ 有骨气行为” 是  包含 与被 包含 的关 系
。   二 、语 文界 常规讲 读 《 谈 骨  气》 之 错及 其原 因分 析  《 谈骨气》 多年 以来被奉为议  论文的经典样本。人们通常的解 


出现 在教 材 中的 《 谈 骨 气》 被  删掉 了“ 什 么是 骨气 ” 一 段 定义 解  释。编辑这样做显然是感觉到作  者原 文文 本有 些不 妥 ,但 他们 没  有 因此而 警觉 细读 文本 ,而是 把  它删 掉 , 有点 儿 鸵鸟 的思 维 。 这 样  做似 乎淡 化 了 “ 什 么是骨 气 、 怎样  做 才算有 骨气 ” 的 印象 , 从而突出   了“ 我 们 中 国人 是有 骨气 的 ” 这 一  论断。可 以说这是草菅其文的做  法。编辑应有 的实事求是编风在  这 里沦 陷 了。他们 给学 生 的是 一  个假文本 , 尽管标有作者的名字 ,   但 已不是 作者 完 整 的原文 。   然而 ,这 样做 并 不能 掩饰 原  文 本 先 天 的 错 误— — “ 我们 中国   人是有骨气 的” — — 这 是 一 句 多  余的话。因为这个肯定性的性质  判 断是需 要有 充分 的理 由来支 撑  的。 要论 证 “ 我 们 中国人是 有 骨气  的” 这 个 问题 , 必须 用 中华 民族 整  体性 的事例。比如近百年来在反  抗 外 国列 强殖 民统 治 的斗 争 中 ,   忍 受屈辱 、 践踏 , 反抗 、 失败 , 再 反  抗, 直 至胜 利 。 而后又 经过 种种 磨  难, 不懈气 , 不低头 , 坚持斗争, 建  成 一个 强大 的 中 国, 自立 于世 界  之林 。 这 种事 迹才 能证 明 “ 我们 中   国人是有骨气 的” 。 而《 谈骨气》 文  中所引孟 子 的话 ,他说 的是有 关  大 丈夫 的行 为 ,并 不 涉及 中国人  如何如何 。文 中所举三个人的事  例, 即便都是毫无缺陷的事实 , 也  不 能证 明 “ 我们 中 国人是 有 骨气  的” 。 因为 “ 中 国人 ” 是 一个 集合 性  概念, 指称 的是 亿万 个人 。 而 文天  祥 等三个 人 只是 这亿 万个 人 中 的  三 个单 例 ,三个 单分 子不 能 支撑  那 个包 含亿 万个 人 的集合 概念 的 



4一  

谨 文教 学  支 总 第3 9 0 期  

教 材 研 讨



2 o 1 4 / 6  

性质。  

本 文教 学 是非 颠倒 根 源 之二  是 语 文界 存在 学 风不 正 问题 。有  人 曾经 面对记 者 发表 过这 样 的判  断: “ 语文 界专 家不专 ,学者 不  学。 ” 当然这样说过于极端。 但语  文界确有人以学者、 专家 自诩 , 却  在事实上人云亦云 , 盲 目附和。 因  而导致把错误的东西当作经典经  验去误导学生。这样缺少认真求  实研 究 态度 的 现象 , 并 不 少见 , 典  型 的事 例是 某位 语 文界 知 名人 士  说:
“ 不 食嗟 来食 的黔敖 是 战 国时  期的一个穷苦平民的代表……黔  敖 在贫 困中不肯 放弃 做人 的尊  严, 宁可饿死 , 也不接受侮辱 。”   ( 《 初 中课文分析集》 选文《 读( 谈  骨气 ) 》 , 作者刘且 f B 月 出 、 高原 , 广东  教 育 出版 社 出版 )在前 边 我 已经  引述《 丰 L 记・ 檀 弓》 讲过 , 黔敖是那  个“ 为食于路 ” 的人 , 即被斥作伪  慈善家的人 , 是他喊“ 嗟! 来食 ! ”   连 基 本 的 文 献 事 例 都 张 冠 李 戴  了 ,典 型地 体 现 出语 文界 某些 号  称专家、 学 者的人 是 多 么的 不专 、  
不学。  

本 文 教学 是非 颠倒 根 源 之三  是 语 文 教 师 专 业 素 养 有 较 大 缺  陷, 以致于不能是是 , 不 能非非 ,   盲 目听信 他人 。   目前 ,语 文老 师有 相 当多相  当 多 的人 是 “ 三一 教 师 ” , 即凭 着  本教材 , 一本教参 , 一台电脑”   三 件家 伙 当教 师 ,其 中的 电脑 也  很 少是 查 问题 ,而 是下 载 现成 的  教案 , 可以说一个大容量教参库。   凭 什 么这 样指 责 中学 语文 老  师呢?   根 据逻 辑学 的常识 我们 应 该  知 道 ,一篇 论文 论 点和 论据 之 间  必须有正确的关联方式 。换句话  说 ,有 效 的论 证 必 须是 在 分析 论  据 的过 程 中能够 推 导 出该论 文 的  论点。如果把《 谈骨气》 的论点看  作是 “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 的” ,   那 么 ,你必须 从孟 子 的话 和 三 个  人 的 事 例 中推 导 出 这个 结论 来 。   扪心 自问, 我们能推出来 吗? 这说  明什么问题呢?除了专业素养有 



缺陷外 ,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 自   主教 学 意识 严 重缺 失 ,很 多 老师  不过是个传声筒而 已。 课程改革 ,   其中最主要 的工作是提高教师专  业素养 ,包括提高教师的 自主教  学 意识 及 自主教学 能 力 。这个 问  题 解决 了 ,老 师就 会 发挥 主观 能  动性探究文本存在 的问题 。 否则 ,   他只能是教参说什 么他讲什么。   三、 突 出重 围之 道—— “ 先 读  书。 后教 书 ; 会读 书 , 才 能会 教 书”   这是一个“ 古老” 的话题 。但  却是最真切最朴素最实在的为师  之道 。 很多 人 忽略 了这 一 点 。 这 是  语文界的危机。 仅仅凭借其教材 、   教参 、电脑是很难成为一个优秀  的语 文老师的 , 甚至连“ 合格” 二  字也谈不到。   仍以《 谈骨气》 教 学为例 , 至  少老 师 在备 课 的过 程 中能 够思 考  和追 问上述有关 的问题 ,并且不  是用 电脑下 载现 成 教案 ,而是 当   作一个
重要的读书 、 检索的工具 ,   带着 问 题去 读 书 。   许 多问 题不 是 不 能做 ,而是  流于形式不认真做 。 关于读书 , 我  们就不再说其他空洞的大道理 ,   说一 点 儿实 际 的吧 !倘 若 中学 老  师把所谓集体 备课落实到实处 ,   就会有好 的效果 。我们为 了讲好  《 谈骨气》 这篇课文 , 可 以组织追  问 以下 几个 问题 ,有 关 老 师分 头  去读有关书藉 :   1 . 为 了解 决 不食 嗟 来食 者 到  底怎么一回事 ,有人 去查阅相 关  
历 史文 献 。  

能 的 阐述 。  

6 . 为 了认 识 “ 我 们 中 国人 是 

有骨气的” 是否立得住 , 到底有何  问题 ,有人 去 查逻 辑 学 中充足 理  由律 ,看一 看从 孟 子 的话及 三个  人 的事例 中能 不能推 出这 个结  论, 作者有没有“ 推不出” 错误。  
7 . 为 了认 识 大丈 夫 的精 神 气 

概 与 骨 气的 关 系 ,有人 去 查概 念 
的 包含 与被 包含 的关 系。   8 . 为 了认 识 “ 我 们 中 国 人 是 

有骨 气 的”这 句话 在 文 中是 否有  , 必要 写 , 有人去 查逻辑 学中 “ 不 
相 干” 错误。  

2 . 为了认清文天祥 的基本特  点, 有人去查《 宋史・ 文天祥传》 。  
3 . 为 了认 识 作 者 关 于 骨 气 的  定 义 ,有 人 去读 逻 辑 学 中关 于 怎   样 下定 义 的论 述 ,然后 判 断 文本  中什 么是 骨气 的定 义是 否 正确 。   4 . 为 了认 识 三 个人 的事 例 能  否证 明“ 中国人 ” 如何如何 , 有人  去查 阅逻辑 学 中集合概 念 的性 
质。  

5 . 为 了认 识 三 个人 的事 例 到 

固然 这许 多 问题不 一 定 都有  明确 的答 案 , 但 大家 分头 来 找 , 集  思广 益 , 总 会有 收获 的 。 这 样 的集  体备课 才是真正 的集体备课 , 而  不 是 由某 人 作 主题 说 课 发 言 , 其  他人 只是 评说 、 补充 而 已 。 经 典 的  错误也是经典的。 我们应该把《 谈  骨气》 当作一个难得的反例 , 从认  识 不 应该 这样 写 教学 生认 识 应该  怎样 写 。   这 其 中 的 关 键 还 是 前 边 所  论, 要 有 自主教 学 意识 , 能想 到关  键问题 ,能够带着问题去读书备  课, 合起 来 进行讨 论 鉴别 。   《 淮南子》 批评人的错误行为  有“ 缘木 求鱼 ” 和“ 树荷 山上 ” 之  讥 。我们 以 为把 《 谈 骨 气》 文本当   作经典 , 按 教参 去教 , 企 图以 此让  学生 明 白有关 道 理 ,这 种 做法 可  以说是缘木求鱼 ; 教师不读书 , 没  有 自主 意识 ,如此 用错 误 的东 西  去教 育学 生 ,这 种教育 可 以说 是  树 荷
山上 。这 种现 象 到 了必须 改  变 的时候 了 。 面对 “ 用 三个 人 事例  充 分证 明 ‘ 我们 中 国人 是 有骨 气  的” ’ 这 样 的教 学 , 我 们 的 学 生 却  提 不 出— — “ 举 三 百 个 汪 精 卫 式  的人 物是 不是 更 能证 明我 们 中 国   人 是 没 有 骨 气 的” — — 这样 的反  问 ,当下 的事 实 足以说 明语 文教  学 在理性 思维 方面是 如何 的失  败。 如此搞教育, “ 中国梦” 会永远  成为“ 梦” 的。  
( 作者 单 位: 南 开 大 学 文 学 院 

底有何 意义 ,有人 去查找写作理  论 关于议 论 文 写作 引述 事例 之 功 

沧县 实验 学 校 】  

诺 文教 学  支 总第3 9 0 期  



5一  


教 材 研 讨 2 0 J 4 / 6 旨是不 相 干 的 。 ◎天津 / 徐 江河北 / 朱金恒 语 文教 学一例严 重 的集体 性失误 实事求是精神 在这 里的缺 失 我们两位作者 ,一是大学老 师 ,一是 语文 老 师 出身 的 中学校 长。文…

教 材 研 讨 2 0 J 4 / 6 旨是不 相 干 的 。 ◎天津 / 徐 江河北 / 朱金恒 语 文教 学一例严 重 的集体 性失误 实事求是精神 在这 里的缺 失 我们两位作者 ,一是大学老 师 ,一是 语文 老 师 出身 的 中学校 长。文…

教 材 研 讨 2 0 J 4 / 6 旨是不 相 干 的 。 ◎天津 / 徐 江河北 / 朱金恒 语 文教 学一例严 重 的集体 性失误 实事求是精神 在这 里的缺 失 我们两位作者 ,一是大学老 师 ,一是 语文 老 师 出身 的 中学校 长。文…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4251/78494054417.html

更多阅读

流程图符号及流程图的例子 生产流程图符号含义

介绍常见的流程图符号及流程图的例子。本章例1-1的算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本章例1-2的算法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在流程图中,判断框左边的流程线表示判断条件为真时的流程,右边的流程线表示条件为假时的流程,有时就在其左、右流程线

一个用eXosip实现的UAC和UAS的例子调试成功 libexosip2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sip总算有了一点认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太多的问题,郁闷过,惆怅过,但是一咬牙,还是过来了。令我感动的是,在网上遇到一些很热心的朋友,不厌其烦地给我以解惑,感谢他们,尤其是友善的大狗,呵呵,希望将来有一天他能看到这篇

关于送给父亲的健康祝福语短信精选 送给父亲生日祝福语

精品学习网作文频道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关于送给父亲的健康祝福语短信精选,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夏日高温不退,生活枯燥无味,革命工作太累,个人身体宝贵,多吃瓜果是对,再烦也要去睡,找个时间聚会,地方不要太贵,祝父亲节快乐!天气变得

声明:《实事求是的例子 实事求是 语文教学一例严重的集体性失误——实事求是精神在这里的缺失》为网友猜心游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