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当地人文资源,开展“孝道文化”
教育的实践与意义
周鹏飞 陈瑞生 孙健龙
〖内容提要〗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在我们渌渚镇有一位南宋大孝子周雄,周雄以"孝"赢得历代百姓的推崇,受到历史上宋、元、明、清4个朝代六位皇帝的册封,一直以来周雄的孝道故事代代相传,孝道文化流传至今。而作为周雄故里的人们更应该学习他的孝道精神,并将孝道文化发扬光大。于是我们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2003年成立了周雄研究分会,建立了周雄事迹陈列室,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抛弃糟粕,吸收精华,将周雄的尽心尽孝和助人为乐的事迹编写成德育读本,该书分《尽心尽孝篇》、《助人为乐篇》、《孝道故事篇》,在社会上传诵,并开展评选“周雄孝心奖”活动;在学校将"孝道"、"孝德"等内容贯穿到平时的课堂教学和活动中,还确立了研究主课题《挖掘孝道文化,构建家校新孝道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弘扬孝道文化来实现和谐社会的目的,效果甚好。
〖关键词〗孝道 教育
一、提倡孝道文化的背景及意义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便从儒家的思维角度出发,制订了一整套规范的孝道礼制,他提出了"孝为道之本"。在新社会我国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已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朱总司令《回忆我的妈妈》,拳拳孝子之情,溢于言表;陈毅元帅帮妈妈洗衣的故事已被载入小学语文课本。还有一代名将许世友将军"生为国家尽忠,死为老母尽孝"的肺腑之言,令人强烈地感受到伟人们崇高的孝道。
而新时期中国正步入老龄社会,在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很多农村老人感到有后顾之忧;一旦子女不承担养老责任,当今社会不乏其人,农村老人的生活就陷入困境。家庭如何养老、敬老已成为社会问题,社会迫切呼唤孝道。不远的将来,便是一对夫妇赡养多位老人。如果不从小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强化他们的敬老意识,到时候不但他们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值得怀疑,而且必将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家庭也呼唤较早地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可是据对开展孝道前学校90名学生的随机测查表明,学生的孝道状况堪忧:

1.了解父母的(包括父母生日、爱好、身体状况)占21 %。
2.知道该孝敬父母的占69%。
3.知道怎样孝敬父母的占32%。
4.能坚持孝敬父母的占6%。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时期是培养和发展儿童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时期。为此,从小学开始,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孝道教育,这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对社会孝亲敬长风气的树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家庭和谐是当今倡导和谐社会最基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1个人连敬老
都做不到,还谈何家庭和谐,何况大家呼?故提倡加强孝道教育迫在眉睫。
二、开展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1)学校主要采用教育实验法。(以小学为例)
结合小学生的年纪和心理特征,我们把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概括为新孝道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以及评价4个方面。
(一) 新孝道教育的目标
对学生进行系统孝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孝道理念,让他们永远的孝敬父母,不遗余力地赡养父母,并且不断地给予父母以精神上的安慰。进而促使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风气。具体讲可以分3个层面。
1、小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孝敬父母光荣,应该孝敬父母这一道德认同,使每一位在校学生掌握新的孝道规则并恪守之;使每一位毕业生为能在我校较早地接受系统的孝道教育而自豪,使每一位家长毋庸担心孩子将来的孝道状况。因为无论将来贫贱富贵,孝道理念已在我校学生的头脑中深深扎根。简单地说,就是使我校培养的学生无论何人何时何地无一不孝敬父母。
2、中而言之,就是形成区域特色,打造新时期渌渚人的精神品牌。我们参加富阳市德育课题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名,不是为了做给人看,而是为了让渌渚人民得实惠,借课题研究的东风,培养渌渚孩子的好德行。我校承担的富阳市德育课题子课题《挖掘孝道文化,构建家校新孝道教育的实践研究》正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孝道理念,真正让每一位渌渚人受益。
3、大而言之,便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使古代孝道的精髓得以延续,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二) 新孝道教育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纪和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内容应具有梯度性,由浅入深,从灌输教育逐步变成学生的道德认同。现以小学生为例,分年级草拟了具体的孝道内容。
1、一二年级,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听父母话"的教育。因为对刚入校的学生来说,养成教育很重要。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求学生不淘气,不偏食,讲个人卫生,懂基本礼仪等,大都靠父母来进行最初的教育。没有1个父母希望孩子从小学坏,所以新孝道教育把"听父母话"作为基础性的孝道规范。
2、三四年级,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帮助父母"的教育。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身体逐步发育,动手能力逐渐增强,帮助父母进行简单的劳动十分必要。从家务劳动,如扫地、做稀饭等;到个人自理,如洗衣叠被等;再到为父母服务,如帮父母洗头洗脚,伺候生病的父母等。
3、五六年级,应着重对学生进行"理解父母"的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入,学生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开始能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感情上具备了和父母交流的基础。家长人到中年,百事忧烦。或互相吵架,或工作不顺。孩子应充分理解父母,要善于察颜观色,和父母谈心,进行双向交流,为他们解忧去烦,做1个善解人意的孩子。
(三) 新孝道教育的途径
对学生进行新孝道教育是1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共同努力。但最有效的途径是在学校,主要靠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同时,要密切联系家庭,让家长积极配合,采取多种方法,使新孝道教育深入人心,成为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必须首先遵守的道德规范。具体途径如下:
1、学校把每星期七设立为敬老日。班会时间组织学生汇报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同时,结合《德育》读本和《思想品德》课本中关于孝敬父母的内容,定期召开主题班会。
2、学校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一节孝道课,教材为学校编写的校本读物《德育》,用孝道文化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同时对其他学科都要求渗透孝道教育,特别是作文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敬老系列小作文的写作活动。其它学科也根据教材实际,有意识地渗透孝道教育。
3、举办多次专题孝道讲座。如重阳节聘请当地撰写《周雄传奇》的作者李仁贤为学生讲述周雄孝敬长辈、助人为乐的故事。随后,全校师生在写着"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以周雄为榜样,从我做起,从孝做起,让文明之花盛开"的长幅上签名。妈妈节、爸爸节等请一些"名"孝子进行现身说法,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孝道。
4、创设敬老氛围。在校园内张贴孝道标语, "学中华美德做时代新人","从小孝父母,长大报国家"等,使校园具有浓厚的孝道氛围。其次,各班定期出刊敬老板报;举行读校本读物《德育》,撰写读后感并进行评比活动,定期举行孝道故事演讲比赛。
5、指导学生人人撰写敬老日记,每周至少二篇。通过记载,让学生把道德认同外显为道德行为。让学生到家找事干。从小事做起,每天孝敬父母。许多学生的敬老日记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本,有的还发表在学校的校报上。同时学校每学期还举行一次以班为单位的孝道手抄报竞赛。
6、确立了孝道教育基地,将“周雄纪念馆”确立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各班定期带学生到德育基地参观并身临其境的接受孝道教育。
7、定期召开家长会,并确立以家庭新孝道教育为核心的家长会内容,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新孝道教育。树立孝敬老人的风气,基本上应从学校的教育着手,但家庭教育同样十分重要。现在的许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溺爱孩子的结果只能培养孩子的自私心理,产生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孩子幼小的心灵只懂得接受别人的爱,而不知道爱别人、关心别人。如此下去,当他们长大后很难象他们父母那样孝敬老人。做父母的在子女年幼时,就应该注意培养他们关心、理解他人的观念,也包括尊敬、关心老人的观念。对父母尽孝也包括对下一代言传身教。给父母尽孝,是给其子女作榜样。
8、不断地利用重大节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新孝道教育。春节期间,开展了"爸妈给我压岁钱,我用此钱献孝心"活动;妈妈节和三八节时,开展"我该为母亲做什么?"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学生用实际行动报答母亲日常的爱。九九重阳
节,开展了"我为老人洗洗脚"或者"我让老人笑开怀"活动。父母生日时,要求学生首先进行祝贺,高年级学生给父母写一篇祝贺信,低年级学生向爸妈说几句温馨的话。
(四)新孝道教育的评价
孝道评价是孝道管理的重要手段。我们进行孝道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以家长评价为主,以学校评价为辅。学校侧重于过程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家庭侧重于结果评价,即终结性评价。"我们建立了3种评价体系,即日常评价体系、期末评价体系和终身跟踪评价体系。
一是日常评价体系的建立
学生日常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保障新孝道教育健康、持续、扎实发展的必要条件,它是以学校评价为主,注重于过程评价。
(1) 广泛开展学生自评活动。
(2) 扎实搞好班级评价,在班级中广泛开展"争做班级小孝星"活动,根据新孝道教育的内容,经过自评、班评的程序,由老师授予班级小孝星的称号。目前,全校有38%的学生获得过此项荣誉。附:班级小孝星的评选条件(1)坚持天天敬老,敬老日记每星期二篇以上,且真实可信。(2)敬老事例突出,家长没有反对意见。(3)在班级活动中为父母争光,赢得同学好评。
(3)积极进行校级评价,每学期举行一次校级十佳小孝星评选,并将校级十佳小孝星的名字在校园醒目处公布,并通过学校校报《鼍江之星》,刊登其事迹。学校把各班获得校级十佳小孝星的多少作为评选文明班级的首要条件。
二是期末评价体系的建立
期末孝道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的评价,以家长评价为主,评价的范围包括全体学生。学校精心设计了家长评价卡,教师则对50%以上的学生进行家访,以取得直接真实的评价意见,我们还把每1个家长对孩子的孝道评价记录存档,以此作为衡量我们新孝道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同时,让家长积极推荐年度小孝星,学校负责收集、整理他们的事迹,在学校初评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家长意见,最终让家长代表民主评选出年度小孝星。届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让年度小孝星发言,邀请多位家长代表和社会贤达人士参加。
三是跟踪评价体系的建立
对学生从小进行系统的新孝道教育,目的是为让他们长大后孝道精神长盛不衰,实现新孝道教育3个层次的目标。为此,我们建立了孝道跟踪评价体系。孝道跟踪评价主要以社会的评价为主。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有选择地选取不同年龄段的90名学生作为跟踪评价对象,建立长期档案,进行判断分析,以评估新孝道教育的效果。
三、教育的实验成效
一年来,我镇各校的新孝道教育实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据我们对学生的随机孝道状况后测表明,学生的孝道状况有了明显变化。
1.了解父母的(包括父母生日、爱好、身体状况)占93%。
2.知道该孝敬父母的占100%。
3.知道怎样孝敬父母的占81%。
4.能坚持孝敬父母的占62%。
二年级学生吴小芳的父母在外打工,祖父十分疼她,她有时便撒娇、任性,自从学校开展了新孝道教育以来,现在她变得非常听话、懂事,还经常给祖父端饭、洗脚。四年级学生邵伟原来清早穿衣要父母代劳,吃饭也挑三拣四,现在自理、自立能力却有了很大提高,还经常帮助父母干一些家务活。五年级的许多学生都会用笑话逗父母开心,活跃了家庭气氛,化解了家庭矛盾。据另一项新孝道教育内容的调查显示,学生对新孝道普遍认同,且自觉践行。
单项评价 综合评价(是否孝顺)
88.2% 前 测 后 测 前 测 后 测
听父母话 25.5% 88.4% 35% 帮助父母 36.8% 86.5% 理解父母 9.5% 65.5%
同时新孝道教育实验又促进了学校全面工作的开展,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大改善。说脏话的少了,不浪费学习用具的多了。目前,学中华传统美德,做时代文明少年在我校已蔚然成风。同时,学生抱着"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期望"的孝道信念,学习劲头更足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教师普遍反映,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兴趣更浓了。五年级学生吴凯,原来学习并不好,为了让父母高兴,让父母放心,现在他刻苦学习,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许多家长也纷纷给学校写感谢信,对孩子的变化表示满意。
(2)农村主要采用倡导、评选法
在当地,以前百姓们一直把周雄神化,将其尊为“太太菩萨”,成千上万的人们常来盲目地朝拜,而真正知道周雄其人其事的却寥寥无几。针对这一情况,镇文化站 一方面于2003年成立了周雄研究分会,着手整理周雄的事迹,由当地业余作者李仁贤撰写,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周雄传奇》一书,发放到每一个家庭,让更多的人了解 周雄,倡导全社会学习周雄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的品格;另一方面,在镇、村两级开展“周雄孝心奖”和“孝男、孝女”评选活动,具体采用方式是:通过社会推荐、考察等,从社会公德、邻里家庭和睦等方面筛选确定获奖人员,然后召开大会隆重表彰,并将他(她)们的感人事迹编印成册,发放到每家每户,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感染人们,效果十分明显,全镇已形成了1个良好的敬老 、养老氛围。目前,周雄孝道文化的挖掘已成为渌渚镇文化建设的1大亮点,不仅得到了许多媒体和领导的关注,而且使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数据表明2006年渌渚镇各类案例发生率比2005年减少20.36%。1个稳定、安逸、和谐的新型渌渚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总之,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开展“孝道”教育,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能大大促进和谐社会的创建,而且在很大层面上能及大地提高公民的整体素养,“孝”永远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1个国家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