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与孙膑 揭秘孙膑是怎样被庞涓残害的

田忌和孙膑

田忌是齐国的大将军,为人豪爽不羁,作战勇猛,知人善任,心胸开阔。他一生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为齐国成为战国七雄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田忌赛马的故事更是千古流传。

孙膑画像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没有好下场,原来因为田忌打了很多胜仗,功高盖主,引起了齐国一些大臣的嫉妒。其中就有当时齐国的国相邹忌,邹忌是个美男子,早年也是一个善于进谏的忠臣,因而才得到齐威王的重用,可是随着官位的升高以及官场的磨练,他逐渐失去了年轻时的棱角,变得圆滑世故,老奸巨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看到田忌的功劳很大,于是就设计陷害他,诬陷他有谋反之心,此时齐威王也对田忌有所猜忌,不再像以前那么信任田忌,竟然下令逮捕田忌。田忌心灰意冷,只好逃到楚国,被楚王封到了江南,最终郁郁而终。

孙膑是战国著名的军事家,可惜早年被同门师兄弟庞涓陷害,变成残疾人。好在他命大,逃到齐国,又因为赛马的事情被田忌认识,推荐给齐威王。他与田忌配合默契,共同导演了一出精彩的围魏救赵,不仅让他杀了庞涓,为自己报仇,还使得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就在孙膑和田忌班师回朝之后,田忌却被国相邹忌陷害,被迫逃到楚国,本来就在齐国无权无势的孙膑感到世态炎凉,也厌倦了尔虞我诈的斗争,于是就效仿老师鬼谷子,隐居起来,做起了世外高人,不知所踪。

孙膑庞涓的故事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有很多,现在流传最广的有三个,分别是师兄弟相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庞涓与孙膑 揭秘孙膑是怎样被庞涓残害的

庞涓(左)和孙膑剧照

师兄弟相残这个故事,讲的是孙膑是怎样被庞涓残害的。庞涓和孙膑都求学于名家鬼谷子门下,庞涓比孙膑要早出仕。相传,庞涓为人小气自大,非常喜欢嫉妒别人。在和孙膑学习的过程中,庞涓就非常嫉妒孙膑的才学。后来他在魏国做了将军,为了除掉孙膑这个比他厉害的人,他说服孙膑来到魏王宫,效忠魏王。庞涓在魏国已经混了好长的时间,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脉,开始打压孙膑。

最后,庞涓抓住了一个机会,污蔑孙膑,不知实情的魏王就派人剜去孙膑的膝盖骨,然后又在孙膑的脸上刺字,给孙膑留下了一生都难以磨灭的记号。至此,孙膑才知道自己受苦受难的源头是自己的师兄从中作梗,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孙膑只好装疯卖傻来逃脱庞涓的杀害。后来,孙膑被齐国的使臣偷偷的带走,来到齐国的孙膑,被田忌收留,做了田忌的门客。

桂陵之战,是历史著名战役,由此战役流传出了很著名的战术“围魏救赵”。庞涓率大军攻伐赵国,齐国想救援赵国,田忌在孙膑的建议下,出兵魏国国都大梁,并包围了大梁城。庞涓为了救援国都,只得班师回朝,他在回大梁的途中被齐国军队埋伏,庞涓被擒,直到魏赵签署盟约的时候,才被放回赵国。

马陵之战是庞涓和孙膑的最后一战,因为这一战直接导致庞涓被乱箭射死,魏国国力衰败,齐国成为东方的霸主,继而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孙膑的主要思想

孙膑作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他的军事思想,以及对战争的思考都集中在他的著作《孙膑兵法》里,这本兵书汉朝班固的史书《汉书》兵法排名里,位列《孙子兵法》之后,又名《齐孙子》。

《孙膑和三十六记》孙膑剧照

这部兵法,现在大家看到的是197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根据1972年于山东银雀山汉墓上出土的《孙膑兵法》的竹简为蓝本,经过专家位的考证整理,推出的简行本,因为年代久远,有些竹简已经残缺不全,不能辨别字迹,所以,尽管我们现在能看到简行本,但是这个版本的并不是完整的。《孙膑兵法》在史书有记载收录,称它共有89篇,图四卷,这与现在的简行本内容要丰富很多。分为上下两部分。主要记录了孙膑的生平所经历的战争实际,并结合他的军事思想,阐明自己的军事观点,其中比较著名的篇章有《擒庞涓》,《见齐王》等。

从《孙膑兵法》里可以看出,孙膑对于战争的思考,他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了当时春秋时代对于道家的战争观念的主流思想,全书中提到道这个字非常多,认为万物发展都要遵循天道,顺应天命,战争是一种人为发动的杀戮武器,兵者就是凶器,把兵者分为五种,只有在正义的前提下发动的战争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让战争涂炭百姓,残害生灵,国家统治者要对战争怀有敬畏之心,发动战争要出师有名,自服于天下。

孙膑有后代吗

孙膑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是春秋初期的大军事家,兵家的代表人物孙子的后代。

《战国》孙膑剧照

孙氏一脉的先祖,经历史学家考证,是在周朝时,一个陈姓王公贵族,因为攻打邻国有功,被赐姓孙姓以示嘉奖,于是,孙氏一系就此流传几千年,而孙膑当然也是有后代的,经过史学家考证,孙膑生有一子,他的后代孙胜做过秦朝的将军,而三国时期的孙权家族相传也是孙膑的后人。

孙膑受到庞涓的陷害后,逃到齐国后,受到齐威王的重用,不但让孙膑做自己的兵法老师,还让孙膑担任齐国大军的军师,和田忌一同攻打魏国,在齐国的孙膑,才能得到了施展,却也逃不脱官场排挤,齐国大将军田忌,相来和齐国另一位大官邹忌有矛盾,两人不和已久,一次班师回朝,孙膑查觉邹忌可能要对田忌用计,力劝田忌掌握兵权自保,但是田忌没有听从孙膑的意见,果不其然,回到朝廷的田忌被邹忌陷害,孙膑做为田忌的门客,也受到牵连,两人逃出齐国,跑到楚国躲避,后来齐威王逝世,新王继任,为田忌平反回到齐国,而孙膑想回故里安度晚年,齐国感念其为齐国征战四方的功绩,把山东忆城改名仪城,划分给他做属地。

按说孙膑的晚年会是非常自在充实的,他潜心著书,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化为军事理论,留给后世,也算是造福后人吧,可是,从汉朝史学家班固的史记《汉书》记载,孙膑并没有得到善终,想来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5051/499741611483.html

更多阅读

庞涓与孙膑 庞涓与孙膑的结局

庞涓(?-前341),战国初期魏国名将。曾率领魏武卒横行天下,北拔邯郸,西围定阳。差点将赵国南面领土纳入魏国版图,桂陵之后尽数收回河西失地。但其心胸狭窄,为了实现自己成为第二个吴起的梦想,残害同窗孙膑。最终败于孙膑之手。他的人生起落成为

鬼谷子与兵家孙膑、军事家庞涓 兵家孙膑

鬼谷子培养出了不少杰出的军事家,其中包括了《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的后代孙膑,孙膑也总结了自己的作战经验写了《孙膑兵法》。关于鬼谷子,其才华横溢、博古通知,却怀才不遇,到了魏国却没有被君王魏武侯所用,其太子说是不喜欢他!没有用这样

孙膑与庞涓斗智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两大军事奇才孙膑与庞涓斗智

孙膑大破庞涓孙膑大破庞涓致其自杀的战役史记曰:“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於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同学期间两人情谊甚厚,并结拜为兄弟,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悬河是怎样形成的 悬河的特点和演化

  悬河是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那悬河要如何形成呢?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悬河形成的原因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悬河形成的原因  ①丰富的泥沙,上中游携带来丰富的泥沙是悬河

声明:《庞涓与孙膑 揭秘孙膑是怎样被庞涓残害的》为网友撕扯不破的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