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也会有自己的脾气。当孩子发脾气时是达到自我目的的一种手段。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发脾气是孩子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一种情绪宣泄――让他充分�l泄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有好处。如果一个孩子从来不发脾气,不见得就有利于他心理的健康发展。因为他将许多不良情绪都闷在心理,将来将会使得他不堪重负,产生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怕孩子发脾气,甚至还鼓励孩子心中有不满时,适当发发脾气。

其实发脾气太正常不过了,只不过是孩子的一种发泄方式而已,孩子没有学会正确的、有益于自身和他人的渲泄坏情绪的方式,所以才任性才暴躁。这就需要我们教孩子学会“发脾气”。
首先家长要做好自己情绪的管理者,给孩子一个好的楷模。家长要正确认识管理自己情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坏情绪,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渲泄坏情绪。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对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是最大的影响。
第二是采取正确的渲泄方式。当孩子难以控制自己的坏情绪,非常生气时,家长要教孩子学会正确的渲泄方式。我觉得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带离原来的环境,使他冷静下来,可以带他到自己的房间,再教他正确的渲泄方法,比如可以拿一些废纸让他撕;帮他把心中的愤怒写下来或画下来;还可以让他倾诉出来;如果他实在控制不住,还可以让他打打自己的枕头或玩具熊等软物,孩子就会慢慢冷静下来了。
适当发脾气对孩子有好处,我们了解了孩子的成长和心理特点,这样教育孩子的时候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轻松教育好孩子。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城区童乐幼儿园 04600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5251/233014355443.html
更多阅读

《小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100个故事》内容简介:关心在左手,关爱在右手,牵起两只手,困难都溜走。“关爱”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爱心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夜;爱心是蜡烛,只要燃烧起来,就会温暖人心,照亮你我的生活。关于爱的小故事

 高三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评价 1、曾经的一些小毛病在初中的三年里基本上得到了“治疗”,懂得孝敬父母、善解人意,也懂得得了换位思考,对事情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大胆地表达出来。在家里在能够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育孩子要有方,溺爱是会伤害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的。要想知道,对孩子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溺爱孩子只会让孩子受到伤害,如孩子会变得更加的自私,会变得蛮横等。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家长溺爱孩子的危害。爱华育儿知识配图

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家长朋友在教育孩子时常用的语言就是“你怎么就那么不懂事呢?”“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事有爸妈呢!”等类似的话,也许是大家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给孩子留下深深的烙印。虽然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家长一定要想好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那么,家长教育孩子经常犯什么错误? 身边有人照看孩子就好了 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安全看作为第一,认为孩子只要没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