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北大改革 蔡元培北大改革中体现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北大改革

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绝对少不了蔡元培北大改革的功劳。在蔡元培接手之前,北大的整体氛围相当混乱。北大是在光绪皇帝时期建立,目的是培养新时期的人才。但是慈禧的一番搅和,京师大学堂也就沦为培养官僚的机构。

蔡元培照片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北大改革 蔡元培北大改革中体现的教育思想

最开始的京师大学堂,整个学校里都弥漫着一股严重的封建气息。最搞笑的是老师上课称呼学生为老爷。虽然民国时期风俗改进不少,但是校园里的封建气氛依然遗留不少。再者,那时候的学生依然将大学当成是科举考试的培训机构,目的就是及第,所以没有多少学术氛围。学生个个都是老爷少爷的,经常去逛“八大胡同”,所以北大的老师学生在那里还是挺有名声的。这样的一个环境,蔡元培北大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

蔡元培在之前的欧洲游学中,对欧洲教育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提倡思想自由。而这样的办学理念也是北大之后的教学理念。蔡元培积极地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大学中去。所以那时候的北大既能看到留着辫子的老师,也有新时代的激进青年。蔡元培对大家的解释是:我希望各种思想在这里衍生碰撞,但是不相悖。

此时将近半百的蔡元培越发地忙碌起来。他下一步开始再校园里组建一系列专业团队,也就是现在大学里的各类学院。在品德上,蔡元培成立了进德会。会员根据不同的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种,当时入会的将近四五百人。

蔡元培北大改革当然是成功的,看看如今的北大就知道了。

蔡元培北大精神

北大一直是作为我国大学的风向标,它的知名度在国内很高,更是由于它丰富的人才资源。而著名的蔡元培先生就是其中最独具慧眼的“伯乐”。蔡元培先生不顾各派军阀混战的局面,毅然出任北大校长。当时在北大的学生们整日搞运动、想做官,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少之又少。所以从就任起,蔡元培就开始建立北大精神。

蔡元培雕像

当时的陈独秀是被千里马蔡元培发现的。陈独秀在当时只是在数次革命运动中愿意扛起大旗的一位年轻人,满怀朝气准备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奋斗。蔡元培就发现了他,并多次去登门拜访,可是陈独秀却不领情,不愿意当这个苦差事,于是两人便开始了一次次的博弈。蔡元培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每天都去,直到有一次,因为陈独秀在睡觉便在外面苦等,而且不让看门人去叫醒他。为此陈独秀很感动,最终为这种蔡元培这种执着的精神感动,这也是蔡元培的北大精神的体现。不为困难所打倒,身为北大人就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达目地誓不罢休。还有当时只有初中毕业的梁漱溟,本来只是希望蔡元培能让自己去北大旁听,最后却被邀请留下当教授,这种不拘泥于学历的的任用方式也是蔡元培北大精神的体现。

蔡元培是北大精神的先锋者,他这种用人方式,求贤若渴的治校方式,令许多本来不看好北大的学者纷纷加入到北大的团队中,譬如激进的鲁迅先生、留着辫子的辜鸿铭老先生、博闻强识的儒学大师刘师培都成为北大一道道最耀眼的风景线。他们虽然政治立场不同,但均被蔡元培北大精神所感染,在教师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从小就接触西方文化的他在教育方面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新颖而不拘一格的教育模式,和他很早就接触和吸收西方文化有很大的联系。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新生出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鲜的文化元素,这也成为了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照片

只有还原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其实,从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学风,我们就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解放思想的境界,同时,又能以宽容的胸怀接纳新鲜事物从而使自己得到更上一层的进步。用八个字概括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当时的中国处于民国时期,清政府的势力刚瓦解不久,中国的大门正渐渐打开,各方文化都争先恐后地涌入中国。中国,处于吸收外来文化,文化荟萃发展时期。这个时候就需要将思想从旧观念中解放出来,以一种自由而轻松的方式看待新事物。同时,在接触外来文化的时候,还要以宽广的胸怀接受和吸收其中优秀的文化和思想,从而发展我国的文化。

他自己就曾两次到欧洲游学,亲自体验文艺复兴后欧洲的科学文化。同时,他还特别提倡民权和女权。这在当时,是先于其他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的一大进步。在他的带领下,一群热血的知识分子冲破旧有习俗的禁锢,发展出一股新思潮,新潮流,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从此生根发芽。

对蔡元培的评价

蔡元培在封建旧科举制度到现代教育制度的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本身是晚清科举里的进士,但是通过到出国学习到先进文化,蔡元培不断摸索改变中国的旧教育,引领中国文化教育走向前进道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世人对蔡元培的评价也非常多,小编这里简单说说几点。

蔡元培照片

第一,蔡元培的包容思想。虽然他出生封建家庭,祖先甚至能追溯到明朝,但是他个人具有博大胸怀,包容精神。他让中国的平民,女性都有机会得到教育。第二,他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引导学习者走向正确的道路上,他坚决发对文化知识成为官场利用的工具,坚持人文发展,重视人格的培养。在儿童教育上他做出了大胆创新,引进了新的理念,使得下一代得到更好的学习教育。第三,他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他在外国侵略中国的时候,积极为中国自强而努力。虽然他一直在资产阶级阵营,但是面对国难,他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精神,坚决站在国共合作这一方,并且联合了许多的民主人士共同组建联盟,为中国抗战贡献了个人力量。

蔡元培是一个以身作则的思想实践者。他自身的婚姻在早期受到封建束缚被迫接受了家族安排的妻子,但是他不断的影响和改造妻子,使妻子摆脱旧观念的影响学习男女平等先进的婚姻观。蔡元培本身也是一个一夫一妻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实践者。庆幸的是,所有对蔡元培的评价都是正面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7251/95769247622.html

更多阅读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图)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图)孔子,儒家思想创始人,中华民族文化大成者。----诸葛长青翻开中华历史,品味历史文化,我们总是深深感动。走进曲阜,走进儒家思想,我们感叹孔子等先辈的无私奉献。诸葛长青认为,作为中国人,作为教育者

程颢的教育思想803 游月陂 程颢

第803篇: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研究·程颢的教育思想逍遥行者2011年4月15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自然是源远流长。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学一直是主流,也就是儒家思想。所谓儒家思想,即是指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延续

浅谈张雪门关于见习实习的教育思想

浅谈张雪门关于见习实习的教育思想文章摘要: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将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学前教育这片神圣的事业上,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有对于教育目的的划分与思考、幼儿园行为课程的研究,而最有影响意义的思想莫过于对于幼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第三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采编:张晶 出处: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科所 发布日期:2011-10-25 阅读次数 345第三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按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行简陋的课桌,紧紧地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这些课桌的大小几乎都是一样的,仅能够放置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教育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教育思想一、欧文生平罗伯特·欧文(1771—1858 年),出生于北威尔士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家境贫穷,只读完乡村初级小学,10 岁就开始学徒,自谋生计。他自幼好学,勤于思考,看了许多书。在工作十分劳累、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

声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北大改革 蔡元培北大改革中体现的教育思想》为网友做耀眼的坏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