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粥,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大米粥。因为现在大米比小米更普遍。那么咱们就来说说怎么熬大米粥,怎么喝大米粥。
您别以为熬大米粥容易。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说了:“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光看见水见不到米,那不能叫粥,那叫米汤。光有米没有水也不能叫粥,那叫米饭。熬粥,必需是水米交融,分不出水和米。
要熬出是味儿的粥讲究用砂锅。怎么个比例呢?讲究要一份米兑十份水,大火煮开,小火慢熬,中间不能停顿,直熬到粥面上浮起一层油亮的米油才算熬到家。这样的粥盛在碗里是透青的,像脂一样,闻起来有稻香。
熬粥有窍门儿吗?当然有。就是不管熬什么粥。熬的时候一次把水加足,过程中不能兑水。一但兑了水,就没粥味儿了。
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熬好了之后,锅盖一定要撤了去。这是为什么呢?一锅滚烫的粥,蒸汽很盛,盖着锅盖,蒸汽散不去,锅盖稍微一凉,冲上锅盖的蒸汽立刻凝结成水,落到锅里,就等于是给粥兑了水。所以熬好的粥,锅盖一定要撤去。广州人用一种叫大牛头堡的大砂锅熬粥,索性不用锅盖,一熬就是四个钟头,把米粒都熬化了,熬得开不出米粒,这就叫粥糜。
现在您要想在家熬出这种粥糜来,又不能大砂锅熬那么长时间,怎么办呢?有办法。您把大米淘好了,带着水汽放在冰箱里冻上。熬的时候下到开水里。米粒自然就碎了。

喝粥也有喝粥的讲究。喝粥要喝新鲜的,不能让粥等了人,必得是人等粥。什么叫粥等人?就是把粥放到那不喝,时间稍微一长,粥就澥了,不醇了。只有说人等着粥熬好了,趁新鲜喝上,那才能喝出来甘美的粥味儿。好不容易熬一回粥,当然得喝出个好味道,要不然不就糟蹋东西了吗?
顺便说一下,粥和稀饭是两码事。粥是用生米和水直接熬制出来的。而稀饭是用剩米饭兑水煮成的,怎么熬也不会有粥的细腻,更不会有淳厚的稻香,弄不好还有股焦煳气。所以喝粥是种讲究,喝稀饭是种将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