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与高血压,老中医谈高血压

六经病证是经络和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的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则是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於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天天营养网小编就谈到了六经辨证与高血压的关系,如何通过六经辨证与高血压的关系判断是否有高血压或者通过六经辨证与高血压的关系治疗高血压。

六经辨证与高血压

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从而导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那经络脏腑又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所以某一经的病变,就很有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是可以相互传变的。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的,由经络而脏腑或者由阳经入阴经。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会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如果病人体质衰弱或者医治不当,那么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果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那么阴证亦可转出三阳。所以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以及确立相应的治法,从而列出一定的方药,这就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了。

六经辨证与高血压的关系在与高血压病患者常表现出六经证候,在临床呢上以六经辨证为基础,那么治疗不以单纯降低血压为目的,而是从改善整体状态为基本目标灵活运用经方,这样的临床效果是极佳的。六经辨证与高血压的关系还在于高血压病患者多见头痛、眩晕之证,痛引眼目甚则伴下肢水肿,这是属太阳经证,临证治疗呢予以利水活血则血压可降;高血压病患者常伴大便不通日久,或者气机升降受阻、病属阳明,可釜底抽薪、泻下降压;六经辨证与高血压的关系还在于高血压病患者如果因郁火上窜,多会出现口苦烦躁、眩晕头痛等类似少阳病之证候,这时治疗宜疏泄少阳,分别施以解郁、泄热、平逆之法藉柴胡剂以主治之;如果抑郁或暴怒化火、胸胁胀满疼痛、烦躁多怒、便秘溲赤者则用大柴胡汤清泄之;倘若少阳相火挟厥阴风气上冲而见头目胀痛、眩晕、口苦耳鸣、胸满烦惊者宜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平之;太阴脾土不运、斡旋不力、清阳不升则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头为之苦倾、耳为之苦鸣、目为之眩、阳不化阴则生湿酿痰、清阳不升、浊阴反上,证属太阴治当以补中益气汤;六经辨证与高血压的关系还在于高血压病后期损及肝肾,每有热化、寒化或者阴虚格阳等症情,这时就应按少阴病论治。病情日久必入厥阴,可以采用相应方剂治疗

高血压饮食推荐

上一部分我们具体分析了六经辨证与高血压的关系,揭下来天天营养网小编就针对六经辨证与高血压的关系关系,推荐一些适合高血压患者的饮食。

苦瓜炒虾仁

用料:

苦瓜1根、虾6只、植物油15毫升、蚝油半勺、蒜2瓣、盐适量

做法:

1、苦瓜清洗干净一开两半,再掏去瓜籽,斜刀切成片。

2、大蒜去皮后用刀拍松然后切末。

3、鲜虾去皮后,开背挑去虾线。

4、锅内烧开水,放入处理好的虾仁,虾体卷起颜色变红捞出(煮虾后的水可以做汤)。

5、炒锅放油烧热后爆香蒜末,蒜末微微变黄后倒入切好的苦瓜。

6、紧接着倒入虾仁,并迅速调味关火,

蚝油小花菇

用料:花菇1碗、油菜(小)1把、花生油30克、食盐1茶匙、蚝油1汤匙、水适量

做法:

1、房县小花菇用热水提前泡上三十分钟,小白菜放入加了点盐和几滴油的开水中焯一下。

2、焯好的小白菜捞出摆盘,烧热锅放少许油,下入泡好的小花菇翻炒。

3、翻炒一下后加入适量的蚝油,继续翻炒倒入泡过花菇的水。

4、加盖焖煮二三分钟,再加入少许的盐调味。

西红柿茄子凉面

用料:紫皮茄子1个、西红柿1个、面条120克、尖椒1根、红尖椒1根、面粉60克、鲜花椒1棵、花生油50克、食盐1茶匙、鸡精1/2茶匙、生抽1勺、十三香少许、水小半碗。

做法:

1、材料切块备用,花椒洗净备用。

2、茄子倒入盆里,倒入面粉来回的晃下,使茄子均匀的裹上面粉,剩余的面粉就不用了。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与高血压,老中医谈高血压

3、中小火在锅中煎制,煎制两面金黄色盛出。

4、倒入西红柿翻炒下,倒入茄子再次翻炒,加入青、红椒,翻炒均匀。

5、加入半小碗的水和带叶的花椒,最后加入调料收汁,最后下碗面条再浇上菜汁即可。

六经辨证与高血压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患者可以通过六经辨证来治疗高血压。怎么样看了今天的六经辨证与高血压的关系各位读者朋友有没有很涨姿势呢?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7651/183832120640.html

更多阅读

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 胡希恕的全部著作

一、何谓经方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本书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jiuwei精校) 六经辨证

.1.目 录太阳证发热(长期低热)…………………………………1太阳证偏头痛(三叉神经痛)……………………………4太阳证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6太阳证咳嗽(支气管扩张)………………………………8太阳证咳嗽…………

中医病因学:病因在方证辨证中的作用

内经记载了中医学初期病因决定论"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这是病邪决定论的阶段,和其相应的思想,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把压制对抗疗法当做常规。这种疗法临床证明疗效不好,往往旧病未去,新病复起,即使暂时治愈复发率也很高。中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经络与伤寒论

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

六经辨证 胡希恕寄语:下大功夫学好六经辨证

关键词:胡希恕;六经辨证胡希恕先生生前力倡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的基础和灵魂,可谓言之凿凿!作为经方大师,胡老率先垂范,每每运用六经辨证,以经方治疗温病,尤显其卓著的疗效! 盛夏暑热,门诊依旧,难得空闲一天午后小睡。醒来竟感到周身酸

声明:《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与高血压,老中医谈高血压》为网友春带愁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