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网3月31日电 (徐瀚文)联合国大会2007年12月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和关注。2017年4月1日,在第十届“世界自闭症日”来临之际,杭州复旦儿童医院联合浙江省关心桥教育公益基金会、乐创会等各界人士共同发起的浙江省关心桥复旦儿童关爱基金暨复旦“星希望”公益活动将在杭州举行。
据了解,自闭症被定义为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症候群和神经精神发育类疾病,且多发于儿童早期,临床诊断由三个典型特征所判定,分别是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以及语言沟通障碍。
然而,大多数人对于自闭症的认知仍停留在它的字面解释上,甚至把自闭症与智力残疾等同起来。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儿科专家陈虹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家长仍然忽视对自闭症的诊断,认为孩子只是发育比较迟缓,等到孩子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自闭症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期是三岁之前,倾向和轻度自闭症患者在通过积极地干预之后会有极大地进步。”陈虹说。
“早筛查,早干预是自闭症康复的关键所在。”杭州复旦儿童医院感统培训特聘专家高致娟同样认为,更早一步预防或是能有更好的方法来协助家长,他们孩子的状况或许就会好一些。

“自闭症的孩子和智障的不一样,自闭的孩子有重复性行为,虽然自闭症也伴随着智能不足,但是他们比智能不足更复杂的是他们还会有其他行为反应,所以社会教育很重要。”高致娟说,不光只针对有问题的家庭来做教育,一般的民众也要正确的来了解什么是自闭症。
“很多家长在孩子被诊断出自闭症后都非常紧张和沮丧,其实自闭症并不是一个病,而是一个多重原因导致的行为表现,家长应该积极地找一些正规的机构进行康复。”浙江医疗康复中心儿童教育康复部主任孙爱军表示,自闭症儿童依然会有情绪的感受,哪怕不说出来,家长的情绪依然可以影响到自闭症儿童。
“我们需要教导自闭症儿童与家长,去告诉他们怎样去观察,怎样去操作,怎样去生活。”孙爱军表示,每年都会有不下于1000人次的爱心人士会来到康复中心来做义工、献爱心,希望这些家长能够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人都可以帮助到他们,自闭症儿童已经受到来自社会与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浙江,政府对于自闭症儿童给予了相当大的扶持力度。孙爱军介绍道,对于拥有浙江省省级户籍、被诊断为自闭症的0到6周岁有康复需求的儿童,政府会给予每人不少于一年24000元(人民币)的康复补助;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入学,也是零拒绝;等孩子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工作;若无法工作,也可以去往工疗站,或者实施寄养、托养等安置措施。
“在政府的政策扶持、爱心人士的关怀之下,自闭症儿童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接纳。”孙爱军表示,帮助自闭症儿童是一条艰难且曲折的路,但是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自闭症儿童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据悉,杭州复旦儿童医院一直践行的公益脚步已经先后开展过“爱圆梦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双性人手术援助活动”、 “100名多动症免费普查”、 “健康讲堂”、“一路童行”等大型公益活动,还多次开展暑期寒假小儿泌尿、生长发育、发育行为免费专家号及免费筛查活动,先后受惠患儿8500余人。因此,此次复旦“星希望”公益活动,将让更多的人注意和正确认识儿童健康,传递社会正能量,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帮助自闭症儿童及其家人的行列中,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