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焖面是打牙祭的,从妈妈开始准备食材时,就开始享受等待的幸福。记得家里有一口好大的铁锅,专门用于烩菜和焖面。每当香味儿从锅盖的缝里慢慢飘散开来,馋虫也把口水调动到了极致。焖面出锅了,妈妈用大铲翻动底下的菜和面条拌匀,早在锅边的我,捧着小碗,急的不行,但是,上饭的顺序还是长幼有别的。终于拿到了自己的那份,先把调料汁用小勺洒在面上,因为面总是满满的一碗,要拌匀就要小心翼翼。吃焖面可不是一根根的挑着吃,而是一大口一大口的大快朵颐。吃了一些,再把凉拌的黄瓜丝夹进碗里,又成了满满的一碗。碗里的肉总是留在最后,香香地嚼,给这一碗焖面一个完美的结尾。
上大学了,接触到来自区内八盟四市的同学,才知道内蒙的焖面以巴盟的著称。一次机会,几个穷学生下馆子,吃了一次比较正宗的巴盟焖面。要不是囊中羞涩,恨不得吃到撑。内蒙的土豆很沙,焖面里的面条粘裹着土豆泥,数量不多的几块肉色泽诱人,豆角也软软的……

大概04年的时候,同小肥羊一样同是来自包头的乡土居来到了青城,也是从这个时候起,焖面不论碗卖了,而是一大锅。那时,乡土居每个连锁店的生意都很好,稍微晚点儿就得排队。就是这样,人们也固执地等着前面的顾客翻台。不过,每次吃完焖面,身上都有一股焖面馆特有的饭味儿。谁吃了,不用说,老远就闻的出来。
大概从09年起,在呼和浩特红火了好几年的乡土居就像翻牌子似的全改了名----铁锅一居,焖面虽然还是那个焖面,但兰兰再也没有去过,因为兰兰自己也能做出可以跟乡土居PK一下的焖面了。
材料:五花肉、排骨、土豆、西红柿、豆角、手擀面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辅料:葱、姜、辣椒等
查看原图
做法;
1、 和面(醒的时间长,面筋道)
2、 土豆切成条状入水滤去淀粉,豆角洗净掰成小段待用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3、铁锅内把油烧热,倒入葱末、姜丝爆香
4、 把洗净的五花肉和排骨一并入锅翻炒,待五花肉出油后倒入西红柿和老抽继续翻炒
查看原图
5、锅内倒水,小火炖
6、 擀面
查看原图
7、 锅内的汤收汁后放入豆角翻炒
8、把滤去淀粉的土豆条放在菜的上面,加水(以不没过土豆条为宜)
9、擀好的面条一层一层地铺在菜的上面,层和层中间可以淋点食用油,防止粘连
10、大火开10分钟后关火,用两双筷子把菜和面搅匀就可以出锅了。
查看原图
提示:
1、 土豆条入锅后直到出锅前不能翻动,防止底下的粘锅
2、 放面条前的加水过程是关键,水多了,面条容易粘;水少了,容易糊锅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