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 烈 士 文
刘敏玚
兰松之庭,烈士之陵,青松巍巍,芳草葳蕤,烈士之风,山高水长,哀悼之情,经久不穷。
英勇杀敌,救国于危难之际,舍生取义,不拘于一己之利。此非烈士之节矣?高碑耸立,后人追忆,朱德亲笔题字,芳名留于青史,烈士为国捐躯,亦无憾矣。
松林深深,吊烈士之英魂,春草芬芳,叹先烈之消泯。后人无以评说,但自垂首默默,静思之过。念及烈士建国,赴汤蹈火,臵生死于度外,以性命抗国灾,此等胸怀,岂不壮哉?
如今前人不在,江山亦改,难免万千感慨。今人不念危难,湎于安乐之间,不明父母之劝,无思世事凶险,眼光未及长远,早已困于悠闲,迷于己念,如何更变?
观烈士之平生,予扪心以自省。不觉猛然惊醒,念及烈士之情,衷心致敬,思予心之未定,忧心忡忡。人有一死,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在于死之意义。烈士之死,名垂青史,国人引以为傲,其光昭昭,虽多年而不老。为国奔走,于国无疚,苦心学习,无愧于己,个中深意,无人可比。 昔荆轲之行刺,文天祥之就义,可谓之壮烈也。而烈士以死殉国,不至湮没,亦英雄之志也。既罹祸难,颜色不变,犹望国之统一也。烈士爱国,甚于己也。
“生,亦我所欲,然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烈士舍生取义,何其壮矣!
慕烈士之豪情,忆平日以自省,觉浮生皆如梦,应惜时而自珍,实应以国为先,承烈士之遗志,方不负烈士志,亦无愧于生时。
感于爱国之情,必穷毕生之用,勤勉励以报国,敬修身而忘我。林深暝暝,碑高雄雄,觉宇宙之无穷,叹吾生之须臾,思人生之如寄,当求知于真理。
深有感触,作《江神子》一篇结尾:飞尘尽日惹沧桑。故人亡,动神伤,船与飞机,见只断人肠。纪念馆如今尚在,思烈士,两茫茫。却依然旧日雕窗。伴游廊,沐残阳,何处风来,与一缕芳香。惆怅叹平生似梦,魂未定,晚风凉。
(指导:刘 斌)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