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司马迁讲了什么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为官期间因替李陵求情而受到宫刑,之后司马迁忍辱负重,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话剧司马迁是由任鸣、冯远征联合导演,冯远征演绎的大型历史话剧。
话剧司马迁
在话剧司马迁中,编剧熊召政将司马迁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这段历史,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解读,给人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司马迁作为我国杰出的史学家,其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人们对司马迁的印象也是十分高大的。然而在话剧司马迁中,司马迁却自言“我没你想的那么高大”。
话剧司马迁中主要展示了司马迁的倔强与真实。在话剧中,当御史任安在狱中向司马迁表示钦佩之情时,编剧熊召政并没有特意安排司马迁这一角色表现出大义凛然,剧中司马迁十分坦白的说“我没你想的那么英雄,我也没想到皇帝会赐我腰斩,而我又说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话。”,观众可以从这其中感受到司马迁的悔意,这也使得司马迁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的真实。然而在奸臣公孙贺面前,司马迁却又展现了士大夫的无畏气概,十分符合人物设定。
话剧司马迁中司马迁的扮演者冯远征大部分时间都在舞台上,他瘦削的形象与古代的司马迁也是十分相似,而冯远征凭借其出色的演技更是让人们看到了“活”的司马迁。
赞颂司马迁的诗句都有哪些
赞颂司马迁的诗句不胜枚举,对于赞颂其恢弘巨著《史记》更是多的难以数计。后人对其行事风格,记录史料的严谨同样大家称颂。
司马迁画像
其中鲁迅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不仅是赞颂史记的诗句,同样也是赞颂司马迁的诗句。除了司马迁,还有谁会历经千辛万苦,一路风餐露宿,最后只为那渺渺数笔的真实史料。后来的史学巨著有《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但鲁迅偏偏只评价《史记》为史家绝唱,并与文学的中诗歌最高成就的《离骚》划为等号。可见《史记》在后人心中的位置。
作为史学家记录历史方面,司马迁为后人树立良好的榜样。班固赞颂司马迁的诗句:不虚美,不隐恶,故为之实录。要知道司马迁的记载了很多古代君王,甚至包括再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的楚霸王项羽,同时还对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大加赞扬,这是作为帝王的武帝所不喜欢的。但司马迁以历史史实功绩为主要标准,并不惧怕武帝的喜好,做到了实录的客观性。
班彪同样赞颂司马迁:文质相称,良史之才。司马迁书写的《史记》不仅是史学名著,其文学造诣同样深厚,说那是文学巨著也不为过。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人们留下无数的名言警句,更为我们留下拼搏的动力。赞颂司马迁的诗句再多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他的光辉不需要任何诗句的赞美。
史学家司马迁之死揭秘
司马迁的死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死因没有被记载,连死年都存在很大的疑问和争议,这其中也有许多可以讨论的空间。
司马迁介绍
班固在《汉书》中为司马迁专门写过一篇传记,但是在这篇传记中也没有记载司马迁的死亡原因和日期,以至于后世对司马迁的死充满了疑惑,也使得司马迁之死成为了一个千古谜团。但是坊间也流传着几个关于司马迁死因的说法,可以从中判断一二。
第一种说法是司马迁是因为在给任安的回信中,出现了埋怨的语句,被汉武帝知道之后就下令,秘密处死司马迁了。这个说法中存在很大的漏洞,首先我们能从报任安书书中发现,司马迁并没有写什么埋怨的语句,表达的是自己没有把话数清楚,而导致了汉武帝的发怒。而且后来汉武帝为司马迁平反,还重用了司马迁,让司马迁担任了中书令一职。要是汉武帝下令杀了司马迁,如此反复无常的人,又怎么能做皇帝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司马迁因为自己的史记能够公开,为世人所知而高兴致死的,这个说话中实在有太多的漏洞,就不再赘述了。另外一种说法是司马迁退居故里,颐养天年,最终无疾而终。这个说法在韩城市司马迁祠内《翟邑侯重修太史庙记》碑文可以查证。
因为司马迁的死没有被明确的记载,而且坊间又有许多的传闻,因此司马迁之死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司马迁的爱国名言都有哪些
司马迁的爱国名言最著名的一句是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之急。司马迁在鸿篇巨制的《史记》当中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名言,他不仅是西汉的史学家更是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画像
那么多的名言警句,是司马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每每读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那段不禁精神振奋,似乎浑身充满了力量。但每当看到这一句司马迁的爱国名言总是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嘲讽。这句诗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形容李陵而说到的,但也就是因为李陵,司马迁收到了宫刑,由于生性耿直,所以司马迁站在客观的江都讲述李陵投降匈奴的苦衷,没想到却因此得罪了汉武帝,汉武帝将其收监下狱处以宫刑,司马迁原本想一死了之,却为了史记而屈辱的活了下来。
终于给好友书信一封在《报任安书》书中写下了这句千古名言。无乱司马迁的爱国名言是写给李陵还是写个自己,这对于汉武帝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一心报复为了天下,可天下是谁的天下,是刘家的天下!当自己的观点与你不一致便是残酷的对待,对待一个随时准备为国殉身的忠志之士。如果汉武帝就在面前,真想问他一句:良心可安?司马迁的爱国名言出现的时间更是讽刺,偏偏是在自己受过宫刑之后书写下来,对于这样的事,我也只能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四个字:悲夫!悲夫!
太史公司马迁为什么把陈涉归入世家
在《史记》中,人物传记主要是分为三类来归纳的,主要依据就是人物的地位。收录皇帝的叫“本纪”,收录诸侯的叫“世家”,还有就是收录一些有杰出贡献的人士的叫“列传”。但是这个分类也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其中也有几个是例外的。
《汉武大帝》的司马迁形象
如,没有当过皇帝却被归类到“本纪”里的项羽,还有不是王侯却被归入“世家”一类的孔子,还有就是只是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却也被司马迁归入到“世家”的陈涉。所以说,这个分类的方法,只是一个大致方向上的分类,具体到每个人的时候,还要看这个人的功绩和司马迁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的,当然这个是极少数的例子了。
陈涉就是陈胜,是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对推翻秦朝的统治有着重要的作用,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因此,司马迁对陈涉这种能够为百姓着想,在强权之下揭竿而起不愿为人鱼肉的勇气非常的敬佩,因此破例将陈涉收录到了“世家”之中。还引用贾谊的《过秦论》来代替自己对陈涉的评价,司马迁对陈涉的感情可见一斑。
其实从这些方面也能看出,司马迁的历史除了尊重史实之外,还尊重自己内心的情感。司马迁用自己的价值观为人们去判断千百年来这些为人的功绩,并将他们的事情传给下一代,所以司马迁对历史上许多人物的看法,影响着后世许多人对历史人物的态度。
司马迁的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文学家、思想家。在许多学科领域都有所建树,也有着超前的思想境界。
司马迁画像
首先,司马迁具有非常进步的历史观,对社会现实也有公正、先进的批判精神,这些思想也都体现在了司马迁的《史记》中。首先司马迁对封建统治阶级,尤其是汉朝时期最高权力统治集团阴暗一面的讽刺和揭露。大胆地揭露了汉武帝的残暴与虚伪,其中《封禅书》写的就是汉武帝行“鬼神之说”的事情。但是因为司马迁个人情感原因,很难客观的对汉武帝进行评价,这也是历史上公认的。另外司马迁也在《史记》中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反抗,并且还肯定和赞扬了一系列的底层人物,描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形象。
除此之外司马迁对历史的“实录”精神,也影响着《史记》的内容。在记录下客观真实历史的前提下,司马迁也用艺术手段塑造出了一系列鲜活的历史人物,将人物置于矛盾与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完成对认为性格的刻画。
另外司马迁的文章中也能够看出经过他自己改造的治世理想,其中保留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另外司马迁也受到董仲舒和孔国安的影响,在《史记》中也多能看待公羊学的思想。当然从司马迁推崇孔子的态度,也能够看出儒家思想对司马迁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