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荒岛余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荒岛余生》之比较

摘 要:学界对李安根据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同名小说改编并导演的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文简称《少年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艺术特色上,一直以来,不少观众把该片看成是《荒岛余生》的翻版,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影片主题,还是叙事特色来看,两者均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差别 主题 艺术特色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根据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同名小说改编并导演的影片,2013年上映,该片凭借引人入胜的剧情、精美的画面、深刻而又多元化的主题,获得极高的票房,并荣获奥斯卡金奖。影片讲述主人公皮辛・莫利托・帕特尔(后文简称“派”)随家人乘船搬迁加拿大途中不幸遭遇狂风暴雨,轮船发生沉没,失去双亲、哥哥及父亲生前经营的动物园里的绝大部分动物,但派以顽强的毅力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历尽艰辛战胜老虎及各种困难,最终获救的故事。
  罗伯特・泽梅基斯(Robert Zemeckis)导演的影片《荒岛余生》,由曾两次荣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美国演员汤姆・汉克斯(Tom Hanks)主演,上映于2000年。影片讲述美国最大快递公司联邦快递(Fed Ex)公司任督导员的主人公查克工作尽职尽责,有着“时间即是金钱”的时间观念,他常用激情的演说向员工宣传工作中要珍惜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的观念,且常以身作则。在生活中,查克亦惜时如金,与女友的约会都是按时赶到,不提前也不推后,很好地利用每一分钟。不幸的是,查克乘坐的飞机遭遇恶劣天气在太平洋上坠毁,机上五人仅查克幸免于难,查克借助一艘救生艇随波逐流至与世隔绝的荒岛上,开始他长达四年之久的艰辛的荒岛生活。初到岛上,晚上,每逢风吹刮树枝嘎吱嘎吱作响,查克以为是猛兽来袭,毛骨悚然、胆战心惊。有时,突然咚咚一声,也令他不寒而栗,细看却是一个个椰子从树上掉下。这一切,使查克内心十分恐惧、绝望至极,甚至试图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细心谨慎的查克考查自己自杀地点及方式成功率不是百分之百,想到万一自杀不成功,将摔断胳膊和腿,他将过着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生活,他放弃了。此后,他改变自己当时短暂而又消极的人生观,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面对荒岛上的艰难生活。如为解决渴了而岛上又无淡水喝的难题,他喝椰子汁及树叶上的水;饿了,他采集野果、利用岸边漂来的快递包中的针织衣物来网鱼、钻木取火烘烤野兽为生;冷了,查克自己编织树皮衣服、捡来干树枝生火以御寒。查克在解决自身在荒岛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之后,为弥补自己日复一日精神空虚而又孤独寂寞的生活,他把快递包中的皮球当成自己的好朋友,并在皮球上画了人的头像,此后,他把皮球当作自己的朋友,和其交流与倾诉。如果说好友皮球的陪伴使查克的荒岛生活不至于孤单寂寞,则未婚妻送给查克的怀表就是其精神支柱,这可从他时常拿出怀表的举动可看出。一次,被海浪冲来的钢板再次燃起查克离开荒岛的希望,他聪敏地用树木、树皮做木筏,用钢板做成船帆,并根据四年来摸索出的海水涨潮的规律及海风的规律,乘着自己制作的木筏成功战胜海潮,而最后获救,回到陆地。
  据笔者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学界对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艺术特色的研究,影片上映之初,有些观众因该影片主人公积极面对并克服困难最终获救,而把其看成是《荒岛余生》的翻版,笔者认为,这仅触及两部影片的表层含义,尚未挖掘出两者在主题上迥异的深层内涵、叙事特色上的天渊之别,以下笔者将从影片主题、叙事特色方面来探讨该影片与《荒岛求生》的差异,以对该影片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主题差异
  如果说两部影片有些许相同之处,就是两部影片的表层含义――主人公在遇到困境后,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并最终获救,但更多的则是两部影片主题上的截然不同。
  1.生态、理性、人性自私与凶残的主题――《少年派》
  首先,从影片中派与老虎海上共存的那段经历看,派与老虎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即正因有了老虎,派每天必须要想方设法捕尽量多的鱼喂饱老虎才能使自己免于命丧虎口,这同时为派海上无所事事而精神绝望带来了生活的动力,派有了生活的目标,进而使他海上生活的每一天都过得有目标、充实。由此可见,派最终能活着回到陆地,老虎的作用功不可没。透过现象看本质,此处的老虎是自然界动物的一种,推而广之,人与自然既有矛盾,同时也有互利的一面,而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及各种野生动植物不断面临灭绝的危险,由此可见,影片所凸显的生态主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荒岛余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荒岛余生》之比较
  其次,常理看来,老虎是凶险的肉食动物,而且会游泳,故派与老虎很难在一起共存。而派却深受父亲当时的教导,要相信科学,要用理性的眼光来处理各种事务,所以派通过冷静思考,给自己与老虎的海上漂流定下计划――每天先寻找食物,扑食鱼类喂饱老虎――然后再给自己补充能量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不仅解决了派时时遭受老虎的威胁,同时,为老虎寻找食物,也为海上漂流、茫然无措的生活设定目标,也就解决了海上派内心孤独、精神颓废、意志被消磨的问题。这些都得益于派在海上漂流中理性的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于派的海上漂流,派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沉船事故发生后,幸存下来并在方舟上的有派、老虎、猎狗、斑马、猩猩,接下来是猎狗咬死了斑马,之后咬死了猩猩,随后老虎咬死了猎狗,最终仅老虎与派存活了下来。此故事中猎狗先后咬死斑马、猩猩,老虎咬死猎狗,可见动物间弱肉强食、兽性凶残的一面。第二个故事则是沉船事故发生后,最初存活下来的有派、派的妈妈、水手、厨子四人。水手船快沉没时,为了逃命,慌乱中从甲板上跳到救生艇上摔断了腿,并引发伤口感染。派及其妈妈为挽救水手的生命,决定给水手截肢,但由于救生艇上没有预防伤口感染的药物,最终水手不幸死掉了。面对水手的不幸去世,厨子不仅没有同情与悲痛,为扑食海鱼填饱自己的肚子,自私凶残的厨子竟然用水手的尸体做饵料扑鱼。此后,丧心病狂的厨子杀死了派的妈妈,并把其尸体丢入海里喂食鲨鱼,可见厨子内心凶残至极,派因妈妈的去世而悲痛欲绝,并发誓要为妈妈报仇以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恨,最后派出于报复心理,杀死了厨子。由此可见派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的凶残。更甚的是,派得救了,日本船运公司员工,为争取更多的赔偿款,不顾派失去所有亲人的内心的悲伤,而一再追问沉船的原因,无异于在派的伤口上撒盐,由此可见影片中厨子、派、日本船运公司员工人性中的自私凶残。   由上可见,《少年派》中派能与老虎在茫茫大海上同舟共济的故事首先表现人与老虎之间不仅仅是日常思维中的对立面,更有其统一面,正如影片中老虎是派海上漂流生活的伴侣,同时每日为老虎觅食充实了派海上漂流生活的单调、乏味及无目标,故影片体现人与动物共存的一面,即倡导我们保护动物的主题;其次,也体现派理性思考、处理,并解决各种问题的主题;最后,影片中沉船事故发生后,不论是派与老虎同舟共济的故事,还是映射出的派与水手、厨子、妈妈幸存的故事,均彰显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动物间的弱肉强食也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杀也好,均体现出人与动物的动物性的一面――自私与凶残。由此可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分别体现了生态主题、理性思考问题的主题、人性自私凶残的主题,与《少年派》的主题相比,《荒岛求生》的主题则迥然不同。
  2.人生中友谊与爱情分量的主题――《荒岛余生》
  正如学者魏颖超所言:“电影《荒岛余生》导演以荒岛为背景,以此表达导演所要表达的主题。”影片也表达了导演想要表达的多方面主题。
  该片通过主人公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毅力和敏锐的思考力,合理利用岛上的各种资源,岛上孤独、寂寞生活中有排球威尔森的陪伴,不难看出,此处的排球它已不是实物排球,在主人公的眼中或在导演心中,主人公四年与排球为伴,排球象征着主人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友谊,排球解决了主人公岛上生活的孤独、寂寞与绝望等情绪,是主人公心灵及精神的一剂良药,这可以从主人公木筏上醒来发现排球不在,以及在茫茫大海中极力追回随海水漂流已远而失败后的悲痛欲绝的心境可以看出。总之,影片中排球威尔森就是人生中好友的象征,是主人公孤岛生活中交流与倾诉的对象,陪伴主人公度过漫长而又艰辛的荒岛生活,可见影片彰显的人生困境中友谊对主人公人生逆转的重要性主题。
  当然,主人公强烈的求生欲则通过他经常打开未婚妻送给他的怀表――对未婚妻的思念表现出来,而最终,主人公自己想方设法自制一艘木筏成功逃离荒岛及最后被过往船只救起回到公司后,面对物是人非的场面,朋友们依旧,亲朋好友们设宴为其接风洗尘,而自己曾今热恋的未婚妻,已经为人妻母。飞机失事,查克了无音信,凯莉只能选择结婚生子,因为一个女子的青春耗不起,这就很好地反映出在时间面前,查克与凯莉的爱情经不起考验。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对主人公的归来,朋友如故,友情依旧,而爱情却一去不复还。影片则通过结尾处主人公位于十字路口,从未谋面的以为主人公迷路的热心女郎主动停下车为主人公解释每条路通向哪里的场景,含蓄地表达出主人公要回归到现实生活,应认知到友谊及爱情都是人生不可缺失的部分,但不同的是友谊就像酿造的酒,时间越长越甘甜,越有深情厚谊,相反,爱情因生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则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则经得起各种考验,故提醒当今人们如何正视人生中友谊与爱情是本片的主题,而非某些学者所分析的影片的主题是表现人生困境、交流困惑、人间的孤独感,或像有些学者所说的该片是对美国价值观的审视。
  二、叙事方式的差异
  1.多元化的叙事方式――《少年派》
  《少年派》在叙事上采用的是两条叙事线索,一条线索是沉船事故发生之后,幸存的有派和斑马、猩猩、猎狗及老虎,由此展开叙述,先是猎狗先后咬死斑马、猩猩,随后老虎咬死了猎狗,最后,派与老虎在方舟上共存。
  而另一条叙事线索则是沉船事故发生后,幸存并共同乘坐方舟的有派、派的母亲、水手及厨子,最初水手因伤口感染而死,接着厨子残忍地用水手的尸体喂鲨鱼,随后厨子杀死派的母亲,而派最后出于报复杀死厨子,最后派获救。两条叙事线索看似叙述了两个不同的故事:有动物的故事反映的是动物界的弱肉强食,而后者则反映了人性的凶残,实际上两条叙事线索反映的是同一个主题,人与动物是一样的,均有其自私、凶残的一面。导演试图通过两条线索凸显人性自私、凶残的主题。
  2.单一化的叙事方式――《荒岛余生》
  《荒岛余生》与《少年派》乘船事故相类似,主人公搭乘的飞机遭遇雷雨天气,在海上失事,机上五人除主人公外,其他人全部不幸遇难。所不同的是,《荒岛余生》采用的是单一的叙事线索,主人公在飞机失事后凭一皮划艇漂流至一荒无人烟的岛上,并在岛上坚强生活四年直至最后自己逃离荒岛。虽讲的只是一个故事,但在一个故事里面,导演构思缜密,通过一个故事中的两个事件对比,进而反映主题。一个是主人公的爱情,一个是主人公的友谊,四年后,爱情已不复存在,未婚妻已嫁与人妻,为人之母,间接表明了爱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四年后,主人公归来,朋友设宴为其祝贺、祝福,言外之意,四年后友谊依旧,再次证明友谊永恒,爱情则经不起时间考验,很脆弱。通过友谊与爱情的对比,表达导演所要表达的主题:现代人应正视人生中所存在的友情及爱情,并理智地面对与处理。
  三、结语
  从主题上看,《少年派》表达理性思考处理问题、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人性自私、凶残的多元化的主题;而《荒岛余生》则表达的是在友情与爱情之中,与爱情相比,友情更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从叙事结构上看,《少年派》中派海上失事及其接下来的生活是通过两条叙事线索展开,而《荒岛余生》则是通过单一叙事线索对查克的荒岛生活及其获救的故事进行叙述。故不论从主题还是从叙事结构,两部影片都不同,有着天渊之别,故《少年派》并不是《荒岛余生》的翻版。
  参考文献:
  [1] 魏颖超.英国荒岛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 刘景枝.荒岛余生:人海无处不漂流[J].电影评介,2008(19).
  [3] 陈英.跨越时空后的迷失――分析《荒岛余生》对美国社会价值观的重新审视[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5).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0951/73045102908.html

更多阅读

详细解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谜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详细解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谜题原创:于宗琦《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报近几年看过几部经典的电影,但思辨性如此之强、能够触及心灵深处、画面壮美绚丽,又能举重若轻,将生存和信仰的大命题以如此玄妙的叙事手法娓娓讲述的,就只有这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之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之感没有在电影院观看3D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这部电影,纵使是用电脑看2D的,仍然给予了我很大不同于3D动作片的震撼,一次深深的心灵的震撼。Pi是孩子时很天真、善良,相信世上一切都是美好的,包括哪些危险的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少年派奇幻漂流观后感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1、李昌顺:  下午,电影课程来的太突然了,马老师把自己的历史课贡献出来,让我们看电影。这是无私啊!  刚开始许多的小动物出现在我的眼前,啊!这是到了动物园吗?过后,一个男人回忆起小时候他和一个叔叔学习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寓意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寓意

好久没有看到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和让人思索的电影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算是其中的一部。电影表面上很奇幻,给人以视觉盛宴的超美享受,而在本质上又展现了人性的美与恶、真与假,并对现实与梦想、追求与恐惧有着精巧的探索,值得我们观后

声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荒岛余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荒岛余生》之比较》为网友最原始的记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