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发烧是孩子很容易生的病,虽然通常不会太严重,但是 如果家长护理不当的话,很容易造成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下面告诉大家在孩子发烧时不宜采取哪些做法。
错误做法1: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这样做不仅影响孩子散热、降温,还会诱发小儿高热惊厥。
正确做法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解开衣服,有利于散热。 错误做法2:选用高浓度酒精或冷水擦浴退热。当孩子发热时,皮肤血管扩张,体温与冷水的温差较大,用高浓度酒精或冷水擦浴,会引起小儿血管强烈收缩,导致畏寒、浑身发抖等不适症状,甚至会加重小儿缺氧,出现低氧血症。
正确做法用温水给孩子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之间,不宜过高。或者用热水给孩子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有助降温。如果孩子发热时四肢冰凉,可在脚下放置热水袋。 错误做法3:马上服用退烧药。降温过快并不表示病情有所好转,一旦用药不当,可能引起小儿大汗淋漓,出现虚脱等不良反应。
正确做法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烧药,最好是多喝白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采用物理降温方法;若体温超过38.5℃,则可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用药前,家长最好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错误做法4:家长自行开“处方”。由于小儿的病情变化快,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加上小儿的肝脏解毒功能不足,肾脏发育不完善,所以容易受药物影响,造成脏器功能损害。
正确做法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使用成人药物,自购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