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小满欧阳修解析 唐代五绝百首选析(四)

1.唐·杨炯·夜送赵纵“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把友人辞官归家比作完璧归赵,表示赞赏和仰慕。你这个人就像国宝和氏璧,从来都是天下人所传诵的。把你送回原籍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满前川。结句既可以实指送别的时地,又可以表示送别后但见清冷的月光普照大地,空旷、寂寥之感逼人。

          
    2.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发上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送别诗成了抒情诗,抒写恨不逢燕丹之情。这里就是荆轲与燕丹告别去刺秦王的地方, 送别时在场的壮士们都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古代的英雄已经不存在,今天的易水仍然还寒冷。结句意为历史经验影响深远,尤其难忘荆轲是为知己而死的。

           
    3.唐·骆宾王·在军登城楼“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激励讨伐武则天的大军不怕困难去夺取胜利。城上风威使人感到刺骨的冷,江中水气使人觉得入心的寒。我们冒着寒冷进行的武装革命何日可定?那时我们就可以载歌载舞进入长安城了。古书说周武王 “一戎衣而天下定”,戎衣指武装革命。

五绝小满欧阳修解析 唐代五绝百首选析(四)

           
    4.唐·七岁女·送兄“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感叹不能与兄同归。送别的路上远处烟云刚刚升起,分手的亭子周围树木叶子稀疏。令人感叹的是人与雁不一样,不能排成一行共同飞向远方。以云烟初起、树叶稀疏映衬心情的难过,转上人雁有异,推出不作一行飞,即所嗟是己与兄不作一起归。

            
    5.唐·陈子昂·郭隗“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羡慕郭隗幸运,感慨自己生不逢时。生得逢时方能受到重视,尽管历代并非没有人才。郭隗先生你可算是十分幸运,昭王遇见你就修筑了黄金台。诗人所向往的人尽其才的时代,至今仍须努力创造条件,促其实现。郭隗,助燕昭王建黄金台吸纳贤能者。

            
    6.唐·郑文靖·咏黄莺儿“欲转声犹涩,将飞羽未调。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写黄莺的需助,或寓指人需有助。想唱得动听可声音仍旧青涩,要飞得高远可羽翼尙欠协调。如果大风不给它方便的话,怎么能迁到那高高的地方? 所写的黄莺儿似是正在学飞的雏莺,着墨不多却能表现雏莺的困难处境,以及吃力之情、无奈之状。

           
    7.唐·李世民·咏烛“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对烛作了多面形容,唯寓意待解。烛焰听命于风而摆动,烛光像花开而不待春。烛台下留着千行泪,该不是为了思念人。用拟人说烛听命,用比喻说烛开花,以及再用拟人说烛流泪、说烛思念,已颇见功力。由烛流泪联想到“非是为思人”,更属难得。

            
    8.唐·卢僎·途中口号“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年年洛阳陌,花鸟弄归人。”连年应考失意,依然抱有希望。卞和怀抱美玉三次朝见楚王,苏秦怀揣书策十回上奏秦君。我年年应考行走在洛阳的大路上,连花与鸟也戏弄我这个失意归人。卞和、苏秦累经挫折,最后都实现了自己所坚持的,引用他们仍相信自己也会像他们一样。 

           
    9.唐·孙处玄·失题:“汉家轻壮士,无状杀彭王。一遇风尘起,令谁守四方?”借汉说唐,暗刺朝政。汉朝不爱惜勇士,无端猜忌杀彭王。一旦遇到敌对势力来侵犯,可以派遣谁人去镇守四方?彭王,指西汉的梁王彭越,他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与韩信、英布并称为汉初的三大名将,三人最后均先后被刘邦、吕雉阴谋杀害。

             
    10唐·武平一·奉和正旦赐宰臣柏叶应制“绿叶迎春绿,寒枝历岁寒。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应皇帝之命所写的颇有新意的诗。绿叶迎接春来显得深绿,寒枝经过岁末更觉耐寒。愿手持柏叶为您祝寿,长久祝贺欢乐万年长。开头一联,两绿两寒相对固然别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其寓意“人越年长越老练”,贴切祝寿的主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1651/767594073412.html

更多阅读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欧阳修二三事 云深不知羞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欧阳修二三事黄绍坚我并不认识欧阳修。因为他是北宋初期人,距今已近千年。所以,虽然内心仰慕得很,却实在无缘得见。我不知道有谁敢妄称自己是欧阳修的门生弟子。因为受他提携、尊他为师的,是曾巩、王

《欧阳修集》 欧阳修文集

居士集卷三十五◎墓志四首【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治平四年〉】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

从晏殊到王安石欧阳修文学友谊与知遇之恩 欧阳修 王安石

  话说北宋年间,在主考官欧阳修的主持下,苏轼兄弟双双中榜,同榜进士还包括文学青年曾巩。就连年事已高,已进入中老年的苏洵,几年后也受到欧阳修特别关照,被举荐赴任一个县官。  这让人联想起“岭南第一人”张九龄兄弟,在当朝宰相张说

六一诗话 宋 欧阳修 撰 荷叶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宋】欧阳修 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五集部四十八诗文评类一《六一诗话》·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欧阳修撰。修有《诗本义》,已著录。是书前有自题一行,称退居汝阴时集之,以资闲谈。盖熙宁四年致仕以后所作。越一岁而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 秋天到的诗歌创作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庐陵(今江西吉水)人。少孤贫,四岁丧父,母郑氏以荻梗划地教其学书,修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仁宗天圣间举进士第一,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声明:《五绝小满欧阳修解析 唐代五绝百首选析(四)》为网友坚持下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