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好教师》读书笔记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天津四中 张达
教育作为一项工作无所不在--人人都在从事它:家长培养孩子,教练指导运动员,当然,还有职业教师教育他们的学生。而教育学生往往也会令人头疼和充满失望。通常的情况是,父母和教师沮丧地发现,他们想教孩子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但这一充满热情的愿望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他们遇到的是顽强的抵制,低迷的学习态度,无法持久的注意力,莫名其妙的厌倦情绪,并且经常公开存在着敌意。
无论何时发生上述的情况,教师们会发现自己对此束手无策,即使使用诸如此类的劝告:
是什么塑造了成功的教育?又是什么导致了失败的教育?当然,许多不同的因素影响一个人教育另一个人的结果,但有一个因素起的作用最大,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特殊类型关系的有效程度--这就是《顶好教师》这本书的主题。
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关系的质量是极其重要的。实际上,它比教师在教什么、怎么教或在努力教谁更重要。阅读这本书,我学习探讨了怎样取得这种有效的质量。例如,在阅读中我做了笔记,总结出了12条可能成为师生交流道路上的绊脚石信息:
(1) 命令性、指令性或指挥性。例如:
(2) 警告性、威胁性。例如:

(3) 说教性、鼓吹性、给出
(4) 说教性、训诫性、给出符合逻辑的论据。例如:
(5) 忠告性、提供解决方法或建议。例如:
(6) 判断性、批评性、不同意、责备性。例如:
(7) 责骂性、带有成见、奚落性。例如:
(8) 解释性、分析性、诊断性。例如:
(9) 表扬性、同意性、给予肯定的评价。例如:
(10) 保证性、同意性、安慰性、支持性。例如:
(11) 询问性、探听性、审问性、盘问性。例如:
(12) 退却性、转移性、讽刺性、幽默性和逗乐性。例如:
每一种障碍都会或多或少地对班级里的学生造成各式各样的破坏性的或没有帮助性的后果。而真正能有效地促进师生交流的是:教师的主动倾听。教师通过主动倾听的方法可以帮助依赖性强或任性的学生。
倾听主要包括被动性倾听、赞同性反应、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