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乘法口诀的由来 九九乘法口诀由来

九九乘法口诀的由来 九九乘法口诀由来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 “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三联阅读配图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现在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

  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国的希腊和巴比伦,也有发明的乘法表,不过比起九九表繁复些。巴比伦发明的希腊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项,而且不够完全。由于在十三世纪之前他们计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够除一个大数的人,会被人视若数学专家。十三世纪之初,东方的计算方法,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欧洲人发现了他的方便之处,所以学习这个新方法。当时,用新法乘两个数这类题目,是当时大学的教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2651/964575019072.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学习乘法口诀

如何学习乘法口诀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在乘法教学的中要利用情景图,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取得更好

人教版二上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人教版赵州桥教学设计

7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3、培养他们

关于乘法口诀的学习

各位家长:你们好!这个星期,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表内乘法了。本册青岛版数学教材将表内乘法分成二、四两个单元进行教学。我们现在学的是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即1-5的乘法口诀及其应用),是在学习了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

《7的乘法口诀》教案、反思与课件 7的乘法口诀ppt课件

《7的乘法口诀》教案与反思东台市梁垛镇小学卜正华教学内容:7的乘法口诀。教材简析(包括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及突破方法):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因此,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是件难事.因此我们认为本

声明:《九九乘法口诀的由来 九九乘法口诀由来》为网友趁桃红柳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