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乐毅 用人不疑:燕国大将乐毅为何被燕惠王逼迫出走?

  公元前284年,燕国上将军乐毅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只有莒城和即墨没有攻下,乐毅认为单靠武力征服,即使将这两座城攻下也不能征服民众的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因此,他便改变了策略,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想从根本上瓦解齐国。这样过了三年,这两座城还在齐国手中,有些嫉妒乐毅的人便借此在燕昭王面前挑拨说:“乐毅智谋过人,进攻齐国,一口气攻克七十余城。现在只剩两座城,不是他的兵力不能攻下,之所以三年不攻,就是他想倚仗兵威来收服齐国人心,自己好南面称王而已。希望大王早些防备!”燕昭王听罢,立即将那个人拉出来斥责道:“乐毅先生为我大破齐国,报却了旧仇;乐先生如果能拥有齐国,与燕国成为平等国家,结为友好的邻邦,抵御各国的来犯,这正是燕国的福气、我的心愿啊!你怎么敢说这种话呢!”于是下令将挑拨者处死,又赏赐乐毅妻子以王后服饰、赏赐他的儿子以王子服饰,派宰相侍奉送到乐毅那里,立乐毅为齐王。乐毅十分惶恐,不肯接受、一再拜谢,写下辞书并宣誓以死效忠燕王。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太子乐资即位,即燕惠王,齐国的田单见新君年轻没有经验,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所以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准备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燕惠王受了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开始怀疑乐毅,于是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下令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乐毅被逼出走,使燕国的兵士们十分寒心,内部开始不和,战斗力开始衰退。田单趁机开始反击,最终大败燕军,燕军四散溃逃,田单指挥军队乘胜追杀,被燕国占领的七十余座城市全部被田单收复。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一句著名的管理名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燕昭王做到了“用人不疑”,所以乐毅为他攻取了七十余座城池;燕惠王却对乐毅疑神疑鬼,结果使乐毅无奈出走,导致全盘皆输。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推心待士”就是指对任用的人才要推心置腹,要充分信任下属、并且让下属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这样下属才能死心塌地地为你效力。燕昭王和燕惠王对待下属的不同态度所导致的不同结局,是一正一反两面镜子,值得每个领导者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燕国乐毅 用人不疑:燕国大将乐毅为何被燕惠王逼迫出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3051/77510407305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大燕国的慕容家族1 慕容家族

原文地址:大燕国的慕容家族1作者:金猪娃参合陂·慕容垂读金庸的人一定都记得,《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博、慕容复父子是鲜卑人,大燕国的王孙遗族。慕容博在少室山之巅教训儿子,使出了家传绝学“参合指”,又提起慕容垂等先王,才被狡猾的玄慈老

燕国材 中国心理学史 燕国材

燕国材维克多燕国材,教授。湖南省桃源县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同年去上海师范大学任教至今。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主任,上海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科学》的主编。现任全国非智力因素研

一支天子血统的老贵族:燕国的故事,

一支天子血统的老贵族,尊严地秉承着遥远的传统,不懈地追求着祖先的仁德;一路走去,纵然一次又一次跌倒在地,纵然一次又一次成为天下笑柄,爬起来依然故我;直至灭顶之灾来临,依然没有丝毫的愧色。在整个战国之世,燕国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个例。特殊

《李左车帮助韩信制定攻心策略平定燕国》 韩信攻心

《李左车帮助韩信制定攻心策略平定燕国》(2011—3—20)李左车,西汉初年柏地(今邢台隆尧)人。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谋略家。秦朝末年,全国各地纷纷爆发反秦起义。李左车辅佐赵王歇,被赵王歇封为广武

声明:《燕国乐毅 用人不疑:燕国大将乐毅为何被燕惠王逼迫出走?》为网友永恒的双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