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攻克济南,全歼守敌10.4万余人,俘获王耀武、庞镜塘等23名高级将领。

济南的攻克,还另有一番意义。战后,中共中央在贺电中指出,济南的攻克“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
无独有偶,美国媒体也作了类似评论:“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
不过,新的记录仍然在产生。比如,用更快的速度,将国民党部队重兵防守的大城市攻克。
在淮海战役结束仅仅4天,东北野战军发起的天津战役,就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短短29个小时,就将一座特大城市——天津收入囊中。
天津战役由东北野战军参谋刘亚楼指挥。国民党部队方面由天津警备总司令部中将司令官陈长捷指挥。两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从双方的兵力对比上看,国民党守城部队有13万人,而且大部分是从东北战场上撤退下来的部队,战斗力不强。而东北野战军集中了5个纵队22个师共计34万人,还拥有坦克、装甲车、重炮等重型武器装备,战斗力有了很大提升。
从双方的精神状况上看,国民党守城部队普遍情绪低落,特别是从东北战场上撤退的那些部队,对东北野战军怕得要命。而东北野战军刚刚打完了辽沈战役,对于参加天津战役情绪很高,都踊跃参战。
这似乎就决定了天津战役的结局。
不过,在天津战役正式打响前,发生了一个插曲,差点让天津战役提前夭折。
刘亚楼是一位19岁就参加红军的老将,不但参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还曾到苏联参加“卫国战争”,被授予少校军衔。苏联方面一度想让他加入苏联国籍,被他拒绝了。
刘亚楼指挥作战有一个特点,就是必须亲自到前线察看、熟悉敌情。1月13日即总攻开始的头一天晚上,刘亚楼非常不放心,因为他此前向林彪立下军令状,保证在30个小时拿下天津。于是,刘亚楼带领几个警卫趁着夜色来到阵地前沿察看敌情。
由于刘亚楼等人走得太靠前,竟进入国民党部队防区。巧好一队国民党巡逻队走过来,发现了他们。
国民党巡逻队用手电筒扫到了他们后,喝问:“什么人?”
刘亚楼镇定地回答:“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