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势头还没过去,小伙伴们是不是还没过够吃吃吃玩玩玩的日子?其实吧这几天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另一个节日让人们光明正大地游手好闲,那就是德国狂欢节。
作为德国仅次于圣诞节的重要节日,每一年,狂欢节都有各种游行、聚会,庆祝活动一般能持续一周。而之前还笼罩在难民潮阴霾下的科隆正是狂欢节的“主战场”之一。
2月8号适逢狂欢节高潮“玫瑰星期一”,天不遂人愿,大游行赶上暴风雨,另外两个主要举办地杜塞尔多夫、美茵茨的花车游行都在最后一秒钟取消了。而当天早晨还大雨如注的科隆却在上午10点突然雨过天晴,盛大游行就此正式开始,大约200多辆彩车和80多个演奏方队开始了历时4小时的花车大游行。人们乔装打扮与游行队伍一起行进,花车上还不时撒下鲜花、糖果、巧克力。科隆性侵事件的余波虽然还未过去,人们的狂欢活动却未受到太大影响,欧洲菌都不知道该说这些德国人乐观还是心大。
德国人一反平时严肃高冷的形象,用花车游行调侃时事,画风清奇,萌萌的造型背后却有浓厚的政治意图。要是不知道一点德国时事,连玩都不让人好好玩了呐!
比方说像这个被核桃塞住嘴的默克尔造型,配上默克尔经典名言“我们能做”,不难看出对现今德国的艰难时世的浓浓讽刺意味。
或是这个被难民潮卷走的默克尔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默克尔又孤独地坐在欧盟上,也讽刺了欧盟内部各自为政,从来达不成对待难民的统一意见,看着躺枪的默克尔,欧洲菌想问:你们这么对待默克尔,默克尔知道吗?
所谓一入毒舌深似海,傲娇的德国人不仅要讽刺当局引入难民的圣母行为,相反的言论他们一样要讽刺。看来“我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对德国人并不奏效,相反,他们拿出横眉冷对千夫指,立志要和一切政治力量斗争到底。
这个不是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而是为了讽刺德国右翼党“AFD选择党”。这个党派最开始主张反对默克尔救市欧元,发展中却不断歪楼,种族歧视的苗头越发明显,甚至发言要向非法入境的难民开枪。花车上的小人表情越来越愤怒,颜色也逐渐变成象征纳粹的棕色,就是讽刺右翼党要走纳粹的老路。
这个干脆直接开炮科隆性侵事件。对于今年元旦震惊世界的性侵事件(传送门:1000男子成群作案),德国人竟然拿自己开涮,模拟了一下明年元旦女性们的狂欢——直接把性侵者捆在炮仗上,这还真是要上天呀~
还记得难民进入欧洲的门户巴伐利亚吗?一向威武的巴伐利亚作为德国比较富庶的地方,算是受难民潮影响严重的重灾区,政治上自然也就比较强硬。巴伐利亚州长西霍夫就是这辆花车上小绿人,他一向主张德国限制难民进入数量,设置20万的限制,在这个问题上他和默克尔相持不下。所以花车将他塑成为拉下边境杆挣个脸红脖子粗的形象。
象征德国的鹰翅膀着火,上书几个大字"袭击难民营",欧洲菌竟然能从这只鹰中看出几分呆萌感。
当然咯,光自黑怎么够,吐槽道路任重道远,无尽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腹黑的德国人这次有槽堪吐直须吐,一吐就停不下来了……
比方说,黑大众汽车尾气排放造假的……
黑足联主席贪腐的……
黑波兰司法不独立跪舔的……
黑企业巨头亚马逊一家独大的……
肥胖的默克尔和瘦骨嶙峋的荷兰豆,黑宿敌老对头法国的经济劣势也是分分钟……
这些人怎么会漏掉米国呢?奥巴马如此“欢迎”斯诺登。
他们倒是没怎么黑普京大帝,只是表现了克里米亚危机。
欧洲菌看着,内心其实很是有几分羡慕的。在中国人民看着春晚,导演或是新闻都说着就是好呀就是好的时候,德国还有一些人,勇于黑人并且勇于自黑,无论他们有怎样的政治主张,能把对时事的思考用戏谑的方式自由表达出来,将一切化解在狂欢节的欢乐气氛里,甚至敢于在自己伤疤上撒盐,在欢乐时也不忘反思,从这个角度来讲,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其实吧,德国狂欢节由来已久,它在历史上是富于宗教色彩的庆祝活动,据说源于东正教和天主教信徒的民间庆祝活动,庆祝冬天结束、春季来临。它也叫“谢肉节”,是天主教徒斋戒前最后的享乐。它可以长达3个月,但高潮一般在最后一周。和春节有小年、除夕、元宵节一样,科隆狂欢节也有一些重要的日子,像2月4号的妇女狂欢节,这一天据说女性可以肆意妄为,也叫“脂肪星期四”,大概因为世界各地女人都一样,休息就是吃吃吃。2月8号的“玫瑰星期一”一般是狂欢节的最高潮,上面这些花车游行就是德国人在“玫瑰星期一”化妆游行上的杰作,除此之外还有化妆舞会等。2月10号,也就是今天人们还会迎来圣灰星期三,标志即将进入大斋期。不过随着历史更迭,现在宗教意味也淡了。
科隆难民潮阴霾未散,这次的嘉年华其实是受到高度保护的。这次嘉年华中依旧有不和谐的声音,比如有记者当众被骚扰
不过人们依旧玩得很high~最后再来看看欢乐的人群,感受一下欢乐气氛吧~
BBC拍了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画风和平时有点不一样...
不要报警不要污,关于爱情里的嘿嘿嘿,来看看这位法国插画家的清奇脑洞

“赫敏” 说了句欢迎难民,大伙就要投票把她送去难民营体验生活
揭开传说中的500欧大钞背后的秘密,究竟是钱还是鬼?
新欧洲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