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野牡丹能够补血补肝,化结散瘀,可以有效去除面部的黄褐斑,延缓皮肤衰老,保持脸色的红润光泽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应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可以保持面色红润和精神饱满。
野牡丹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种灌木,一般长到半米到一米,具有很多分枝,花瓣是玫瑰红色或者粉红色的,花期一般是五月份到七月份,结果在十月份到十二月份。尤其是在广西、广东以及台湾等地海拔一百二一下的灌草丛或者是山坡松林比较常见。那么, 野牡丹的主要价值有哪些?
野牡丹英文名 Melastoma candidum D.Don ,别名金石榴、金榭榴,野生于山坡湿地及疏树林,花期7月,果期10月。野牡丹的花,盛开在夏季,在鲜艳之中带点柔弱的粉红花朵,但又不失本身具有的野生性。
野牡丹的形态特征
野牡丹是一种常绿灌木,高0.5~1.5米,分枝多;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伏毛,毛扁平边缘流苏状。叶片坚纸质,卵形或广卵形,顶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近圆形,长4~10厘米,宽2~6厘米,全缘,7基出脉,两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背面基出脉隆起,被鳞片状糙伏毛,侧脉隆起,密被长柔毛;叶柄长5~15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
叶对生,长椭圆形至阔卵形,正反面皆密被长柔毛。短聚伞花序着生于枝条顶端,5片粉红色的花瓣捧着中心金黄色的雄蕊,甚为娇艳美丽,另有显得清新可人的白花变种。两者皆盛开与夏季。
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3~5朵,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2;苞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梗长3~20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萼长约2.2厘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及长柔毛,裂片卵形或略宽,与萼管等长或略长,顶端渐尖,具细尖头,两面均被毛;花瓣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3~4厘米,顶端圆形,密被缘毛;雄蕊长者药隔基部伸长,弯曲,末端2深裂,短者药隔不伸延,药室基部具1对小瘤;子房半下位,密被糙伏毛,顶端具1圈刚毛。
花大而美丽,紫红色,通常3朵聚生于枝梢,有时单生或5朵聚生;苞片卵形至披针形,短于萼管或与萼等长;萼密被披针形、紧贴的鳞片状粗毛,裂片披针形与萼管等长;花瓣5;雄蕊10,花丝淡黄色,其中5枚具有紫色的药及延长的药隔,其他5枚花药黄色,线形,药隔不延长;雌蕊1,子房下部与萼管合生,上部密被柔毛,5室,胚珠多数,中轴胎座,花柱紫红色。
蒴果坛状球形,与宿存萼贴生,长1~1.5厘米,直径8~12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种子镶于肉质胎座内。
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野牡丹的生态习性
野牡丹是常绿小灌木,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旱和耐瘠。以疏松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栽培为好。耐瘠薄。野生种多生长于海拔约120米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开阔的灌草丛中,高约1~4米,根粗大,浅灰棕色。是酸性土常见的植物。
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腐叶土生长最佳,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性虽耐旱,但若土壤能经常保持湿润,则生长较旺。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旱和耐瘠。以向阳、疏松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栽培为好。
野牡丹的主要价值
野牡丹是美丽的植物,因此主要作用就是用作园林,可以单独的种植,也可以种植一片或者是丛林式的种植,用于布置园林。野牡丹的花朵一般都是有五片花瓣,花的颜色是粉红色或者是玫瑰红色,非常漂亮,尤其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动人更加美丽。把野牡丹用于园林等野牡丹陆续开放的时候,会非常美丽,装点我们的城市,而且野牡丹的花期可以是全年的,这样我们整年都可以观赏。而且野牡丹的植株形态比较好,管理起来也比较简单,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还可以用于花坛的绿化种植或者是盆栽都可以。
野牡丹不仅具有观赏绿化的价值,还具有药用价值。野牡丹具有消肿止痛、散瘀止血的功效,而且对于消化不良还有痢疾以及便血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野牡丹的叶子还能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等。
野牡丹还能有效地去除面部的黄褐斑,有效的延缓皮肤的衰老,让我们的脸色更加红润有光泽,而且对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还有一定的疗效。
用于跌打损伤我们可以使用野牡丹一两,然后再加入金樱子根五钱,之后和一些瘦猪肉然后加入一些红酒一起炖,然后服用。
膝盖肿痛,可以用野牡丹八钱、忍冬藤三钱然后经过水煎之后服用,一日两次。
治疗耳痛还可以用野牡丹一两,猪耳朵一个然后水煎之后服用。
治痈肿选择新鲜的野牡丹叶子一二两,然后水煎服用,剩余的残渣可以捣烂之后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