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野田间牛得草的下联 每个学生都是天使 作者碧野耕夫

每个学生都是天使 作者碧野耕夫  

2011-09-10 20:55:39|  分类: 教学园地 | 

 

  每个学生都是天使

   文/碧野耕夫 

碧野田间牛得草的下联 每个学生都是天使 作者碧野耕夫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说,她的一名学生对教师角色有个最好的解释。这位学生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翅膀断了。在他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一直想要寻找为他缝补翅膀的人,这个人就是老师。——多么形象生动精妙感人的比喻!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师者的使命就是拯救、放飞天使。
        无独有偶,笔者还读过一则有关“天使”的教育故事。一名叫辉仔的孩子出世时患了重病,高明的大夫用手术挽救了他,可他的背部却留下了两条疤痕。小朋友看到后很害怕,都说他是“怪物”。辉仔十分伤心,不知流过多少眼泪。母亲带他找到了老师,老师脑海里灵光一闪,做出了让他在全体同学面前换一次衣服的决定。第二天,当辉仔怯生生地在教室里脱掉上衣的时候,同学们又发出了嘲笑和厌恶的声音。老师没有说话,只是慢慢地走向辉仔,亲切地抚摸他的伤痕,然后对学生说,每个小朋友都是天使变成的,有的天使变成小孩时很快就把翅膀脱下来了,有的却动作慢了些,来不及脱掉翅膀,就在背上留下两道疤痕。孩子们发出惊叹的声音:“原来这就是天使的翅膀呀!”从此,辉仔就变成了同学们心中羡慕的天使……
         高超的教育机智来源于对教育对象真挚的热爱和尊重,来源于视学生为天使的理念和希冀。
有了这种情感和认识,才能拥有一颗对“天使”火热诚挚、极力保护的童心;才能拥有一双公正诚实、善于发现闪光点的眼睛;才能使用健康和美、极富鼓励的语言;才能永远想着赋予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和重返天空的技能。

有了这种情感和认识,才能像春风吹拂大地,像丝雨滋润心田;才能既有父亲的威严,又有母亲的慈祥;才能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他们以温暖;指导他们的学习,给他们以希望;启迪他们的思想,给他们以放飞理想的动力。

有了这种情感和认识,才能做到不管学生出生背景、智商高低、美丑妍媸、顺从与不驯、先进或落后,都一视同仁,一体施教。
有了这种情感和认识,才能牵引着学生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回到本原的心灵感觉,去体验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才能在他们心中培植安全感、自豪感、崇高感、神圣感、责任感,进而形成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勤于反思、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让我们共同营造“每个学生都是天使”的思想氛围,让他们在这种圣洁思想和美丽心灵的沐浴下,医治伤痛,抛却烦恼,在星光灿烂的天空中自由地舞蹈,幸福地翱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7851/75395923988.html

更多阅读

十八扯与颠倒歌 牛得草十八扯

找不到“十八扯”的权威定义,笔者根据《成都方言词典》中的释义(十八扯,流行于成都地区的一种民谣,常常把一些互不相干、完全不能发生的事硬扯在一起,以娱听众),将之扩展为:十八扯,在民谣和传统戏剧中,将一些互不相干,或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硬扯

碧野田间牛得草 碧野田间牛得草的下联

上世纪80年代前期,中央电视台举办过几届迎春征对联活动。活动方式是在电视上、报纸出上联征下联、或出下联征上联,号召观众、读者来应征。全国的应征者,也是成千上万。征联主办者组

小学牛吃草应用题的解答 繁分数计算

小升初牛吃草应用题的解答历史起源:英国数学家牛顿(1642—1727)的《普遍的算术》一书中,有一个关于求牛和头数的题目,人们称之为牛顿的牛吃草问题。乍一看牛顿问题,好像是归一问题,其实不然,归一问题的总量是不变的,而牛顿问题的关键之处是

牛吃草问题的解答 牛吃草的问题名师解答

牛吃草问题是小学奥数的一类难题,记得在某本书上看到过:“牛吃草问题就是追及问题,牛吃草问题就是工程问题。”对于前半句很好理解,给孩子讲的时候,也是按追及问题的思路来讲的。而对于后半句,直到上周才算明白。例1 小军家的一片牧场上

声明:《碧野田间牛得草的下联 每个学生都是天使 作者碧野耕夫》为网友从心开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