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胎政策的利弊 全面二胎政策的利弊 浅析全面二胎利弊

随着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落地,我国生育政策就发生了改变。那么二胎政策是利还是弊呢?

二胎政策的利

1、抑制男女比例失衡在传统观念等原因促使下,“一胎政策”导致了许多父母“选择性生育”,因而最终出现男女比例失调问题。如今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则能极大减少这个问题的出现。

2、缓解人口老龄化生育率的降低不可避免地带来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对社会保障体制的财务可持续性产生直接冲击。开放二胎政策则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减少未来的社会风险。

二胎政策的弊

1、国家财政支出将增加开放二胎政策后,国家将面对一系列人口增长遇到的问题。环境承受能力、财政支出、公共福利体系等宏观层面将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面临压力。

2、加重个人家庭负担在如今高物价时代,把一个幼儿养育成人需要巨大的花费。开放二胎,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讲,这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www.aIhUaU.com--华丽丽的分割线------------------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特别提出,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公报指出,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舰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

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自70年代初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我国在50年代和1962~1972年间先后出现了两次生育高峰,使得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始终没有改变。进入80年代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每5~7年即可增长1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将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1982年十二大,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身为80后的小编,出生时正赶上计划生育时期。

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也并非一成不变,正所谓“文章因时而著,政策因时而易”。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

全面二胎政策的利弊 全面二胎政策的利弊 浅析全面二胎利弊

全面放开二孩,为几何?

1、单独两孩实践遇冷 生育率低到危险

◆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虽然也有专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陷阱”没有根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没了人口红利,在竞争力上就少了一枚盾牌。

知识贴

◆ “人口红利” 简单通俗地理解为: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

深入的经济学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在扣除技术进步和城镇化的作用外,人口衰减带来的将是人均GDP下降。如果不信的话,看看邻国——日本:长期低生育率被认为是日本经济长达20多年的停滞的根本原因。

2、“银发危机”

从人口结构上看,现在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目前,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人生活旅居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出来。

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

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出生率降低,年轻人越来越少,今后谁来工作、谁来纳税、谁来养活数以亿计的老年人?

3、“刘易斯拐点”隐忧

知识贴

◆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68年提出。它指的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口红利慢慢消失,最终枯竭。

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低生育率和老龄化是中国经济刘易斯拐点提前出现的关键诱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催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目前农村问题频发。以“老弱病残”为主的农村人口结构已逐步凸显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乏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2014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4年开始民工荒,从沿海城市迅速蔓延到内地,此后再没有停止过,工资从那个时候开始上涨,也没有再停止过,而且是低端劳动者工资上涨。所以2004年肯定是一个起点。如果说区间的话,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开始,中国15岁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

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不是减慢了,而是一路负增长下去了,所以让我说一个区间,就是从2004年到2010年,这个区间总共才6年,但是这个区间在日本走了30年,在韩国走了40年,中国还是很快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8151/250673935394.html

更多阅读

重庆实施单独二胎政策 单独二胎放行 搅动产业新蓝海

      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将在短期内拉动母婴及育儿相关的消费,包括奶粉业、房地产业、婴幼儿用品业等多个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商机。  近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已就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做出决议,同意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

二胎 母婴市场 单独二胎政策引爆母婴产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开放单独二胎的政策,伴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一系列话题成为热门,各个行业开始摩拳擦掌,蠢蠢欲动。而首当其冲的必然就是母婴行业了,不久的将来,母婴产品、玩具、儿童服装等势必会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春天。

对二胎政策的建议 二胎政策“完善”押后待议

     政策规划“主导权”暂不明朗  3月14日上午,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下称《方案》)获表决通过,其中,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简称“人口计生委”)不再保留,新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同

中国二胎政策的影响 伯南克主政对中国的影响

如果不出意外,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主持美联储的工作是不成问题的,从伯南克的一系列讲话和政策取向看,他跟格林斯潘是不一样的。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人对中国会更加强硬,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几个政策主张看出来。

二胎政策的利弊辩论赛 生二胎利大于弊

    我有好几个同事在准备交罚款生二胎,他们的经济条件都是不错的。事实上他们这种情况不算很典型,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80后正值婚育高峰年龄,但是按照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他们符合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可以合法生二胎的规定,因此

声明:《全面二胎政策的利弊 全面二胎政策的利弊 浅析全面二胎利弊》为网友最后一抹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