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1、上课分心
“上课风都吹得倒,下课兔子都撵不到”就是上课效率低孩子的真实写照,而上课做小动作、看小说、聊天、骚扰同学更是家常便饭。要知道,上课的45分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倘若在这45分钟内无法弄清楚的问题,课后哪怕花几倍的时间都不一定能弄清楚。
2、不懂不问
学习本来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倘若因为害羞、怕麻烦而放弃弥补漏洞的机会,日积月累就会让知识体系千疮百孔,难以连成体系,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不可能提得上来。所以,有了疑问就要尽快将其解决,否则就是给在给自己埋下一颗又一颗的地雷,不知道在哪一次考试就会被自己踩响。
3、有错不改
从不理会作业、考试中的错题,看一眼就扔到一边,完全没有起到做作业、考试应有的检查效果、分析原因、查漏补缺的作用。漏洞补一个少一个,不管它们永远不会自己跑掉,所谓的优等生就是抓住了这些机会,把自己的漏洞一个一个地填不上了。建议用“错题集”来收集平时的错题,既可查漏补缺,复习时更是进攻的重点,能极大地提高复习的效率。

4、没有计划
在学习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只是跟着老师走,一旦放假就彻底放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古人说:人无远离,必有近忧。学习上同样如此,从来不做学习计划的孩子往往成绩都不怎么样,而成绩优秀的孩子则多数都有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
5、消极学习
把学习当做应付家长、老师的任务,学习时间看心情、学习进度总拖延、学习从来不重视。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总是放在最后一天,最后几个小时来突击完成,从来不重视学习的质量。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既要有量,更要有质,应付性的消极学习起不到任何作用。
6、从不预习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在课前就提前预习知识点,然后把没有懂得和有疑惑的知识点标注出来,以便于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集中解决,最大限度地提高上课的效率。但是,如果从不做课前预习,那么课堂上的节奏就很容易被打乱而跟不上老师,造成上课效率低下的情况。
7、从不复习
复习是再次巩固知识点的必要过程,人的记忆曲线决定了人很难一次性把大量信息牢牢地记住。而且,倘若在作业前复习当天的知识点,不仅能及时地加固已逐渐淡化的记忆,还能有效提高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8、习惯马虎
经常可以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哎呀,这道题我会做的,就是写错了、看错了……。经常性马虎的根源不是一时粗心,而是对待学习不上心,马虎只是多种表象中的一种,家长、老师应该从孩子的学习心态上入手,找到导致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
发现了孩子的问题,不要一味的责怪和批评。比如鼓励、发现孩子的有点、帮助孩子建立对学习的兴趣等,从正面积极的引导孩子,多一点信任。只要我们对留意孩子一点点,多一点耐心,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品学兼优的小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