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美食 一大波即将失传的美食,你舍得轻易让它们从舌尖溜走吗?

无论是美食,还是美食背后的故事都是一出难得的好戏。就如同人与人的相逢,有时候错过,就是一辈子。美食也是如此,那些快失传在世间的美食,是可能永远追不回来的遗憾。跟着享逛的步伐去领略那些即将失去的美食,你的注意也许就会让这些佳肴不会变成回忆。

舍得美食 一大波即将失传的美食,你舍得轻易让它们从舌尖溜走吗?

江南百花鸡

江南百花鸡是广东省汉族传统名菜。它濒临失传是因为制作繁琐,成本过高。此菜白绿红色鲜艳,质地脆嫩柔软,清淡爽口味美。原为广州文园酒家的招牌菜。

制作这道菜的关键在于刀功,将鸡肉与鸡皮分离,留头、翅、皮,将虾胶摊瓤在鸡皮内侧蒸熟而成。蒸酿好的鸡皮要十分注意,火不旺肉质会霉而不爽;时间过久则肉质粗糙。装盘时以江南名花夜来香或白菊花伴边,故称为“百花鸡”。

糖葱薄饼

糖葱薄饼是一种广东潮汕地区广为流传的小吃,现在只有小规模的手工生产。人称鸭潭,所以也有人把糖葱薄饼叫作“鸭潭糖葱”。

糖葱薄饼其实是没有“葱”的,之所以叫糖葱,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由于空气的进入,糖块里面形成了许多小孔,每一块都有16个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围着16个小孔,孔状成圆形,又因为是纯白色,看起来就像是很多个葱孔堆积在一起,所以才叫“糖葱”。

把三张薄饼叠摆成品字形,中间放两块糖葱,洒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加上一根香菜,包起来,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葱薄饼了。

很多人通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认识了糖葱薄饼这一潮汕特有的风味小吃。

蒸蒸糕

蒸蒸糕,一种四川成都汉族特色糕类小吃,天津的熟梨糕跟它极为相似。以糯米为原料,以九比一的比例放在碓窝中捣成米粉,然后用箩筛筛出细粉,再把细粉用火炒熟。蒸蒸糕在当时仅花上三两分钱,味道糯香甜酥,深受老人、特别是小孩的喜爱。

蒸蒸糕的蒸笼特别讲究,必须用麻柳树或泡桐树的木料挖制而成。树被砍后须晒干,在每年农历九月时做成的蒸具才耐用。这两种树的木质硬而韧性好,受热后蒸具不会变形和串味。

▼宋楼火烧

宋楼火烧为夏津汉族传统名吃,系用上等面粉,加适量黄豆面为原料制成。每个折六层,层层刷涂香油,经锅烙火烤而膨为灯笼形,香酥可口,每只重量仅七钱。故又名“灯笼火烧”、“风筝火烧”。开水冲泡滑腻可口,且易于消化。

宋楼火烧的工艺之复杂——完全靠人工制作,无法实现机械化。由于年轻人对宋楼火烧“不感冒”,这个老手艺只存在于极少的民间老厨师中,面临失传的危险。

▼铁锅蛋

铁锅蛋是河南省很有特色的一道汉族名菜。其味美,色泽红黄,油润明亮,鲜嫩软香,回味无穷。

用铁锅的妙处在于铁吸收热和保温的能力超级强,这样会产生足够的高温让鸡蛋中的空气保留,达到蓬松的口感。除了铁锅的高温以外,烧红的铁制锅盖在烹制的过程中产生热对流效应,让锅中的鸡蛋被“扯起”,令其体积变得如海绵蛋糕般松厚,连端上桌的时候还有吱吱响的沸腾声。

这种铁锅蛋由于存在一定的烹饪难度和无法卖出更高价钱,所以它在当今中餐里与九转大肠一样属于逐渐消失的菜品。

▼纸包炸鸡

“纸包炸鸡”顾名思义,就是将整鸡用纸包住入油炸,然而问题出在了纸上。它的点睛之笔就在于纸“那纸必须要用春笋作为原料,采用最原始的蔡伦造纸法制造。”会做此菜的老厨师这么说道但很早以前,这种用春笋做的纸便已经没有了,这道菜也就逐渐消失了。

▼青鱼秃肺

青鱼秃肺是一道上海市的汉族传统名菜。“秃肺”,指的是青鱼的肝脏,加入笋片、葱、姜、黄酒、酱油、糖一起烹制。以前,菜馆的师傅取的都是十斤以上的青鱼。现在,达到标准的原料已经变成稀有之物。

此菜色泽金黄,油肥不腻,嫩如猪脑,整块不碎,肥鲜异常。具有名目调理的功效。取活青鱼,宰杀后剥取附在鱼肠上的鱼肝作原料,每条青鱼才这么一点点,得凑足十五条青鱼才做得成这道菜。

▼杜称奇火烧

杜称奇火烧是津门地区汉族传统名点之一,因其创始人的姓名而得名,迄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其层次多而薄,外型厚,外焦里嫩,内含油份,香、甜、酥、脆。品种分为什锦、豆馅、甜咸、红果、玫瑰五种馅心,颇受群众欢迎,堪称津城烤烙佳品。

制作时先用大葱、大茴和食油一起烧开,去掉食油中异味,再合酥,味道纯正、清香。豆馅选用优质红小豆,红糖先过筛去掉杂质,将糖熬至能拨丝时方才下馅反复翻炒,直到水分基本蒸发掉,做出的豆馅看上去油亮,吃起来沙甜可口。面粉上屉蒸熟过箩,与香油合成酥面,揉匀,擀成扇形,包上豆馅,放木模内成型。正面刷香油,烙烧。

江孔殷(太史公)坚守广东、缔造“太史菜”、开创几十年繁华食事。历尽劫数流传下来的太史菜,只剩这么几款:太史蛇羹、太史豆腐、太史田鸡、虾子焖柚皮、玻璃大虾球、冬瓜蟹钳、炒肚尖及生炒牛肉饭。

▼虾子焖油皮

虾子柚皮是一道传统粤菜,材料主要是虾子及柚皮。由于制作工序繁复,目前只有很少酒楼会供应,这道菜中加入了柚皮不仅没有苦涩味,更有虾籽的咸香味,整道菜都透露着浓浓的粤菜情。

这道菜通常于中秋节可以见到,因为这时沙田柚当时。然而,柚皮也可以用其他柚来代替沙田柚。

▼太史田鸡

正版的“太史田鸡”,有冬瓜、田鸡腿、干毛尾笋、干蘑菇、金华火腿、姜汁酒、上汤、姜、葱等。冬瓜切块非常讲究,去皮后要裁成一只只直径3厘米、厚2厘米的小圆块,像一只只象棋的模样,很考刀功。

蘑菇水发洗净,与冬瓜分别用沸水烫过,为了去除冬瓜的青味,烫的时候放一小块陈皮,烫完过一下冷河。笋尖要用冷水泡浸30分钟,用清水灼过。田鸡只取大腿部分,用姜汁捞过,入油镬稍爆。然后各料汇入炖盅,上笼炖40分钟便成了。

麻涌是典型的鱼米之乡,过往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夏秋之交,禾花飘香,稻谷金黄,养育着以禾花、稻谷为食物生存的禾虫、禾花鲤鱼、禾花雀,俗称‘三禾’,相信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人们将禾虫、禾花鲤鱼、禾雀捉来,烹饪,摆上宴席,招待客人,俗称三禾宴,其风味别具一格。穗莞一带,以麻涌镇的“三禾宴”最为著名。

禾花雀因为是候鸟,所以一年只有很短的时间能吃到。每每听麻涌老一辈说:禾花雀从北方迁移到南方寻找食物,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飞到番禺和麻涌漳澎时的禾花雀是肥的,最好味的。

禾花雀总是整只整只地端上来的,光溜溜地无比肥美的样子,禾花雀在麻涌有几种吃法,美味的豉油皇焗,荷叶蒸,和饭面蒸,椒盐…酱爆。

禾花鲤

禾花鲤:霜降前后,河海繁殖的鲤鱼最为肥大,因其食了禾花、禾穗、谷粒,故名“禾花鲤”。

把禾花鲤去鳞和内脏,在锅内洒上花生油,放入禾花鲤,煎至桔皮黄,加入生姜、葱条、蒜子再放入沙煲内煲即可食用,美味可口。

禾虫:麻涌的禾虫以肥大著称,含丰富的蛋白质。最普遍的制法是将禾虫用清水洗净,放入钵头(陶制品)内,加入适量蒜蓉、精盐、生油、鸡蛋,用筷子捣匀成膏,蒸熟即可。

用文火烤,加熟油,待烤至微黄,香气四溢时,撒上胡椒粉,即可上席。另外,禾虫也有炒、烩、煲的做法,风味各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8851/67574930599.html

更多阅读

点翠——失传的中国传统工艺 即将失传的传统手工艺

      点翠 tian-tsui英文也称为:Kingfisher feather art.点翠工艺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 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两千年来,中国一直在用翠鸟的蓝色羽毛作为镶嵌的精致

舌尖上的美国,纽约美食攻略 舌尖上的开封美食攻略

我们踏入美国领土的第一站就是纽约,纽约是世界时尚和美食之都,在这里汇集世界上最流行时尚品牌,和种类最丰富的美食料理,几乎所有的知名餐厅在纽约都会设点。我们在纽约的四天,因为带着小宝石,每天出门时间基本是10点左右,不过美国景点也没

美食盘点 盘点那些即将失传的传统美食

   看完《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您是否觉得无论是美食还是美食背后的故事都是难得的好戏呢?就如同人与人的相逢,有时候错过就是一辈子。美食也是一样,那些快失传在世间的美食,是可能永远追不回来的遗憾。下面小编为您盘点那些即将

声明:《舍得美食 一大波即将失传的美食,你舍得轻易让它们从舌尖溜走吗?》为网友人生本就如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