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枭雄计划改变 盘点那些“改变世界”的刺客们


    

    1/35    从古至今,刺杀政要一直被认为是“改变世界”的重要手段。但刺杀者既无法控制事态的走势,也无法实现刺杀的最终目的。无论成功与否,刺杀行动都创造了新的历史,也创造了新的悲剧。

    

    2/35  伊藤博文,日本近代政治人物,首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明治维新元老。1909年,日本政府利用日俄战争中获胜的有利形势,派伊藤博文到哈尔滨与俄国财政大臣可可夫切夫商谈有关吞并朝鲜半岛,划分日俄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等事宜。1909年10月26日上午9时整,伊藤博文乘坐的专列抵达哈尔滨火车站,可可夫切夫上车迎接。图中标号为5的即为伊藤博文。

    

    3/35  约20分钟后,伊藤博文在可可夫切夫陪同下,开始检阅欢迎队伍。9时30分,当伊藤博文走到俄国仪仗队前时,朝鲜人安重根穿过俄国军人空隙,冲过仪仗队,相距伊藤博文五步之遥,拔出手枪对准伊藤博文连发三枪。三发子弹命中伊藤博文的胸部、腹部,伊藤博文扑倒在地。随行医生迅速把伊藤博文抬到车上抢救,20分钟后,伊藤博文死亡。图为哈尔滨火车站保留的刺杀地标志。三角形和方形标志分别是安重根和伊藤博文当时所站的位置。

    

    4/35  安重根于1910年3月26日在中国旅顺被执行绞刑。2014年1月19日,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在中国哈尔滨开馆。安重根被当今朝鲜和韩国分别称为“爱国烈士”和“抗日义士”,两国都对其事迹大肆宣传。图为1979年3月1日,朝鲜,金正日亲自指导电影《安重根》。

    

    5/35  图为2010年3月25日,韩国首尔日本大使馆门口,韩国民众举安重根像纪念安重根被处决100周年。安重根希望以刺杀伊藤博文的方式呼吁民众起义促使朝鲜独立,事实上,更加激进的少壮派军官和金融家控制了朝鲜半岛,对朝鲜的人力和经济资源进行了更残酷的掠夺。


    6/35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奥匈帝国皇储。他主张通过兼并塞尔维亚王国将奥匈帝国由奥地利、匈牙利组成的二元帝国扩展为由奥地利、匈牙利与南斯拉夫组成的三元帝国。1914年,斐迪南大公与其妻子视察时为奥匈帝国波黑省的首府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身亡。“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图为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在遇刺前视察。

    

    7/35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决定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吞并塞尔维亚。德国坚决支持奥匈的行动,俄国表示支持塞尔维亚。英、法、意、日等国随即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整场战争导致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图为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刺杀后被逮捕。

    

    8/35  1938年3月13日,德国元首希特勒在奥地利国会发表讲话,宣布德国“合法”吞并奥地利。全场议员对其行纳粹举手礼。阿道夫·希特勒,德国军事家、演说家,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元首兼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9/35  1944年,德国在东西两线遭到美苏两国夹击,濒临失败边缘。以施陶芬贝格为首的一批纳粹军官准备刺杀希特勒,以此结束战争。施陶芬贝格在自己的日记中说,“做这件事的人需要明白,人民可能会说我们是叛徒,但如果不做,我们就是良知的叛徒”。图为1944年7月15日,刺杀前五天,德国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现波兰肯特申)纳粹德国欧洲司令部,施陶芬贝格(左一)注视着正在接见官员的希特勒。

    

    10/35  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伯格带着一个装有2包炸药进入狼穴简报厅,施陶芬伯格公文包放在会议桌下,尽可能靠近希特勒。几分钟后,借口接电话离开会议室。但由于他装炸药的公文包被人无意挪动,希特勒逃过一劫。施陶芬伯格等5人被处决,隆美尔将军和克鲁格将军等两名德军元帅也被株连。
刺客信条枭雄计划改变 盘点那些“改变世界”的刺客们


    11/35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前埃及总统。1936年进入开罗军事学院学习。1952年7月23日,参加纳赛尔领导推翻法鲁克王朝的七月革命。埃及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64年至1966年及1969年到1970年间,两次任职副总统。1970年纳赛尔逝世后,萨达特继任总统。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一起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摧毁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图为1973年6月4日,萨达特用望远镜观察以军防线。

    

    12/35  1977年11月19日至21日,萨达特访问了以色列并在其议会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说。1978年9月18日,在美国的斡旋下,埃以双方签署了戴维营协议。次年3月26日,又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正式结束了持续30多年的战争状态。但戴维营协议签署后,以色列拒绝交出位于亚喀巴湾附近的塔巴地区并坚持霸占巴勒斯坦的立场。图为1978年9月18日,萨达特在签署协议后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合影。

    

    13/35  萨达特签署戴维营协议遭到包括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内的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1981年10月6日,埃及开罗,萨达特在举行庆祝赎罪日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胜利八周年的阅兵仪式上遇刺身亡。中午12时59分,一辆受检阅的炮车突然在检阅台前停下,从驾驶室跳下一名陆军中尉和3名军人。一名叫哈立德的中尉先扔出一枚手榴弹,接着用冲锋枪向萨达特扫射,另外3个士兵分两路向检阅台袭击。据刺杀者事后交代,他是因为对国内社会、经济状况不满并对戴维营协议不满才刺杀萨达特的。

    

    14/35  伊扎克·拉宾,1974年至1977年出任以色列总理;1992年起再次出任总理,直至1995年被刺身亡。拉宾于1941年加入哈迦纳的帕拉玛赫部队,并于1947年10月升任作战参谋长。1962年,拉宾担任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他指挥以色列国防军在“六日战争”中以压倒性优势战胜了埃及、叙利亚和约旦。

    

    15/35  拉宾在担任以色列总理后,开始考虑改变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敌对关系。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在美国华盛顿正式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加沙和杰里科《临时自治安排的原则宣言》。由于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的共同努力,中东和平取得进展,因此1994年3人共同分享了诺贝尔和平奖。图为1993年9月13日,美国华盛顿,拉宾和阿拉法特在签署协议之后握手。


    21/35  肯尼迪凶案的杀手很快被认定为美国人奥斯瓦尔德。1963年11月24日上午11:21,奥斯瓦尔德转移到县监狱时,达拉斯夜总会经营者杰克·鲁比从加强保安及人群中开枪打中奥斯瓦尔德的腹部。奥斯瓦尔德在下午1时07分在帕克兰纪念医院死亡,肯尼迪两天前于该医院证实不治。由于关键证人在3年内相继死亡,肯尼迪遇刺的原因由此成为了一桩悬案。

    

    22/35  除了政治谋杀之外,因为种族观念和意识形态冲突引发的刺杀也时有发生。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尊称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非暴力主义的创始人。

    

    23/35  甘地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学思想在印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图为1931年6月1日,印度,数十万人聚集在广场上聆听甘地的演讲。

    

    24/35  1946年印度皇家海军和英属印度陆军发生全面兵变。1947年到任的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说:“犹如坐在一艘着了大火,并且装满火药的大船中,一旦火药爆炸,就有船毁人亡的危险。”二战之后,甘地希望印度能够独立并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但为了印度独立,甘地与英国驻印度最后两任总督(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和路易斯·蒙巴顿)合作制定了印度独立和分治方案。图为1947年,甘地与蒙巴顿夫妇合影。

    

    25/35  一些人不满他接受印巴分治法案,拒绝他的非暴力哲学。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又开始暴乱冲突,甘地开始了他的第14次绝食,告示大家直到停战之后他才会进食。他成功使局势一度稳定。1948年1月30日,刚结束绝食的甘地在前往一个祈祷会途中,被一个印度教狂热分子纳苏朗·戈兹枪击死亡。中弹的瞬间,甘地还以手势表示宽容凶手并为他祝福。


    26/35  教皇若望·保罗二世,出生于波兰,于1978年10月16日被选为教宗,是第一位成为教宗的斯拉夫人,也是自1522年哈德良六世后第一位非意大利人教宗,在位时间则是史上第二长,仅次于庇护九世。从事圣职前曾担任过运动员、戏剧演员、矿工、化学工厂员工。担任教宗后总共进行过102次国际访问,是历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

    

    27/35  1981年5月13日,若望·保罗二世在进入圣伯多禄广场准备演讲时,被一名土耳其狂热穆斯林枪手莫梅特·阿里·阿加枪击。若望·保罗中了两枪,但子弹差了分毫,并未击中要害,经六小时手术后脱离险境。

    

    28/35  1983年圣诞前两天,若望·保罗痊愈后,到监狱探望行弑他的刺客。二人私下谈话片刻,但对话内容至今没有公开。不过,有人在阿加的住处找到一张“我要杀死十字军首领”的字条。2006年3月2日,意大利国会下属负责调查冷战机密的委员会认定,前苏联操纵了谋刺若望·保罗二世。

    

    29/35  马丁·路德·金是一位美国牧师、社会运动者、人权主义者、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也是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他主张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手段争取非裔美国人的基本权利,而成为美国渐进主义的象征。1964年10月14日,1963年马丁·路德·金组织了争取黑人工作机会和自由权的“向华盛顿进军”。1963年8月28日发表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迫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政策,并赋予黑人选举权。马丁·路德·金因长期以非暴力手段追求种族平等理想,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30/35  1968年4月4日,田纳西州孟菲斯,马丁·路德·金参与领导了当地的罢工运动。当他在阳台上挥手致意时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开枪正中喉咙致死,年仅39岁。


    31/35 随着金的去世,众多非暴力组织也宣告解散,信仰“以牙还牙”的黑豹党开始逐渐领导民权运动。这些人用暴力捍卫者着非暴力得来的成果。

    

    32/35  除了因为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刺杀以外,也有一些因为刺杀者因为个人原因而选择刺杀政要。美国总统福特曾在一年遭到两位女性的刺杀。图为1975年9月5日,加州沙加缅度,连环杀手查尔斯·曼生的一名追随者拿一把口径.45的手枪对准福特并扣动扳机,但是手枪没有发射,凶手被捕。后来该凶手因试图刺杀总统被判无期徒刑。两周以后,福特在洛杉矶再次被一家庭主妇刺杀,所幸并无大碍。

    

    33/35  1981年3月30日,华盛顿,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酒店和工会团体代表一起吃午饭并发表讲话,离开酒店时与其他三人被约翰·欣克利用左轮手枪击中。里根被子弹击中肺部,造成严重的内出血,但之后由于抢救及时得以迅速康复。行凶者约翰·欣克利被法庭判定精神失常因而罪名不成立,被送精神病医院治疗。据称约翰·欣克利是朱迪·福斯特的狂热粉丝,他刺杀总统也是为了吸引她的注意。图为里根中弹瞬间。

    

    34/35  图为1981年3月30日,华盛顿,里根中弹后,美国特勤局人员迅速扑倒里根以保护他。

    

    35/35  在历史上还有一类政要,他们曾多次遭遇暗杀而不死。据称,前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躲过了美国中情局(CIA)对其进行638次暗杀。阿拉法特亦曾躲过50余次来自各路势力暗杀,据最新报告显示阿拉法特死于钋中毒,但现在仍不知道投毒者是谁。图为2000年4月12日,古巴哈瓦那G77峰会,阿拉法特(右)亲吻卡斯特罗(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9751/197675753673.html

更多阅读

《刺客信条:兄弟会》键位说明及操作说明

中文名: 刺客信条:兄弟会外文名: Assassin's Creed:Brotherhood游戏类别: 动作冒险游戏平台: PS3 / Xbox360 / PC开发商: 育碧发行商: 育碧发行时间: 2011-2-22主要角色: Ezio语言版本: 英文制作进度: XBOX版已发售、PC版2月22日发售《刺客信条

刺客信条4:黑旗顶级、极限玩法

刺客信条4:黑旗 顶级、极限玩法一、登船法打劫1)在序列二、记忆06.寻宝舰队“招募海盗”中,如果没有掌握好用船首、横杆、荡绳的方法,则会落入水中,可以从水中上敌船;2)寒鸦号本身需要上下船的时候就更多;3)普通登船过程中,会发现比平时在

《刺客信条:余烬》一个时代的终结

今天中午真热啊挖俩坑拉今天中午不是很热,昨晚打了很多雷,上夜班听的很爽。据说今天上午下了一上午雨,还好现在不下了。《刺客信条:余烬》据说剧情是紧接着《刺客信条:启示录》的,据说要玩完《刺客信条:启示录》才能看。也不知道谁说的。《

刺客信条2,一部好电影的开始。 刺客信条2电影

我喜欢玩这类游戏是因为他们就像一部电影,而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过瘾。刺客信条很早就已有耳闻,是在我弟的PSP上接触到,当时还是1代,觉得很无聊,所以一度很鄙视这个游戏,不过前段时间兄弟会出了,有一天感觉特别需要游戏调剂,就下了兄弟会,谁

声明:《刺客信条枭雄计划改变 盘点那些“改变世界”的刺客们》为网友林间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