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的特殊意象(六)
文/平安
6、爱情类。
这一类就是表达爱恋、相思的作品。
(1)红豆。
红豆在古体诗中又称相思豆,常用来象征爱情或相思。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在树下天天痛哭,最终死于树下。化为红豆。古代诗人词人都是很多情的,他们就用红豆抒发自己的爱恋和相思情。“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王维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2)莲。
人非常聪明,为了维护诗词的含蓄性和可读性,他们常常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作诗作词,使得他们的诗词深受欢迎,流传甚广。前面讲过“柳”同“留”谐音,就产生了折柳表达留的含义。同类的还有“莲”,莲同“怜”,所以,古诗词中便有很多写莲的诗句。文人墨客往往借莲表达爱情。典型的例子就是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里的莲就是怜,古代的怜有爱怜的意思,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纯洁的爱情。
(3)连理枝、比翼鸟。
这个意向一提出,每个人都会想到一首千古流传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的《长恨歌》把这一意象用的非常成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指传说中的一种鸟,雄雌老在一起飞,诗人词人们用自己超人的想象力自然而然地想象到恩爱夫妻,,于是便有那么多感人的佳句流传,成为我们今天的瑰宝。
7、闲适类。
这一类诗词主要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三径。
这一意象是由陶渊明开始的。大家都知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田园,田园的美好生活,让他的生活变得闲适无忧,因此,他的闲适的心境竟然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田园诗,以下涉及到的几个意象都来源于陶渊明。“三径”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出现以后,文人墨客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后来白居易也在他的诗《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中给我们留下了美妙的诗句:明月好同三径月,绿杨宜作两家春。诗的意境如此的闲适优美,令人向往。
(2)东篱。

陶渊明的《饮酒》中有诗句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美好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田园诗人把自己的心全部交给了无忧无虑,才有这样美的诗句。他写出来了,人们也认可了,后来,“东篱”就公认的用来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就连多愁善感的李清照也能吟出“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五柳。
众所周知,陶渊明的号为“五柳先生”,那是因为,他的家“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王维借用了这个意思,便有著名诗流传于我们。“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读之,你是不是也进入了这样的境界呢?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