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自述人生路 陈忠实:人生如蒸馍

   陈忠实:人生如蒸馍

  老陈穿衣戴帽实在不讲究,每当有人问起他那个像出土文物似的破包时,他都会津津乐道地讲出一大堆这包为何十几年不离身的好处。我还发现,在他的烟盒的开口处,总是记着一些电话号码或是零星话语,他说:“随手记上,回家再整理,这是我的笔记本。”

陈忠实自述人生路 陈忠实:人生如蒸馍

三联励志人物配图

  《白鹿原》火了之后,我就认识了陈忠实,一晃时间过去快20年了。朋友们私下里都管陈忠实叫“老陈”。

  我记忆最深的是2002年7月31日那天,是老陈60岁生日,我专程飞到西安,为老陈花甲祝寿。记得那一天来了各界人士,老陈也显得非常精神。当他走进会场时,不知是谁突然上前去给他戴上一个用鲜花扎成的五彩大花环,一时间掌声四起。陈忠实首先讲述自己如何走上文学创作这条路,说到最后,他很伤感也很现实地说:“……直到我走进朋友们为我营造的这个隆重而又温馨的场合,我依然不能切实理解60岁这个年龄的特殊含义,然而这毕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年龄阶段。按照我们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是耳顺,是悟道,是忆旧事的年龄。这也许是前人归纳的生命本身的规律特征,我不可能违抗生命规律。但我现在最明确的一点是,力戒这些传统和习俗中可能导致平庸乃至消极的东西。我比以前更加强烈更加清醒的意识是:对新的知识的追问,对正在发生着的生活运动的关注。这既是作为一个作家的生命意义所在,也是我这个具体作家最容易触动心灵中的那根敏感神经的地方。我唯一恳求上帝的是,给我一个清醒的大脑。”

  谈到对人生的感悟,陈忠实用最简单直观的语言说道:“人生如蒸馍: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锅盖。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馍就生了。”

  有一次在北京遇到陈忠实,他请我们几位朋友吃饭,想了好半天,决定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附近的秦唐府去吃。到了那里我才知道,这是纯正的陕西风味的小饭店。人很多,而且噪声极大,相互间说话几乎是在喊。那饭店里的桌子和凳子都非常矮小,坐在桌前如同蹲在地上。感觉来这里吃饭的都是陕西人,都说着陕西话。陈忠实到了这里,如同回了家一样熟悉,不用菜谱就开始点菜。一大碗面,加上一碟小菜,吃得他汗水直流。看上去他就像陕西的农民一样蹲在路边,手捧一个大碗幸福地吃着。很难想象,这位就是名震海内外的大作家陈忠实。

  老陈穿衣戴帽实在不讲究,每当有人问起他那个像出土文物似的破包时,他都会津津乐道地讲出一大堆这包为何十几年不离身的好处。我还发现,在他的烟盒的开口处,总是记着一些电话号码或是零星话语,他说:“随手记上,回家再整理,这是我的笔记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1651/82955283329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远征军》中韩绍功的原型是谁续 让青春继续程璐原型

前面提到,《中国远征军》中男主人公的原型,乃是郑庭笈将军。但是,看到后面,才知道从兰姆伽训练开始,韩绍功的原型就不是郑庭笈将军了,而是陈鸣人将军。陈鸣人(1910-1984)号柏琴,江苏金山(今上海)人。他生于清宣统二年,15岁时前往亭林镇一烟纸

黄光裕与陈晓:谁是国美的敌人

“疾风知劲草,危难显忠诚”,“陈晓阴谋窃取公司的控制权”,“企图变‘国美电器’为‘美国电器’”……借助互联网,黄光裕方面8月18日凌晨发布了对国美员工的公开信《为了我们国美更好的明天》,谴责陈晓种种“负义”、“不忠”行为。而由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之七:文天祥的《正气歌序》

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提出的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国人的做人标准。“正气”成了战胜一切邪恶、腐败势力的旗帜。正气歌并序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

文天祥《正气歌》参考译文 文天祥 正气歌朗诵

《正气歌序》原文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潮,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

汉王陈友谅后裔 石达开

六百年来,陈友谅为了推翻蒙古人的残暴统治,恢复汉室天下,组织了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直至建立大汉王朝,尽管最终失败,但他的英雄事迹一直广为流传。当时很多陈姓人受到陈友谅的牵连,被朱元璋以陈友谅后人之名而追杀,不得不改名换姓,到处躲藏

声明:《陈忠实自述人生路 陈忠实:人生如蒸馍》为网友背叛你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