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时期的毛泽东
1945年8月,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和平建国大计。当时,蒋介石虽然给毛泽东连发了邀请电报,但那是在社会上造舆论,实际并未做与共产党谈判的准备。他没有料到,具有雄才大略的毛泽东真的要到重庆谈判了。
陈立夫批评蒋介石
毛泽东真的要到重庆来了,这使蒋介石既感意外,也甚难堪。因为,他对国共两党的谈判既没有做研究,也没有叫人做任何准备。
据陈立夫说,蒋介石给毛泽东的几封电报,是政学系的张群等几个政客提的建议,由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执笔,并经蒋介石核准后,由侍从室机要室主任毛庆祥发出去的。以陈立夫、陈果夫为首的“CC”分子均不知道此事。国民党《中央日报》登出这个消息后,陈氏兄弟大吃一惊,私下发了许多牢骚,认为此事未提交国民党中央常委会讨论,做得极为不妥。陈立夫晚年还在其回忆录中批评蒋介石“遽尔去电,似乎疏忽”。
从陈立夫这几个字看,他对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意见相当大。
据说,陈立夫得到这一消息头几天,曾想阻止毛泽东到重庆。为了弄清此事的决策内幕,他先后找何应钦、王世杰、孔祥熙等国民党要人打听蒋找他们商量过此事没有,他们都说没有,陈立夫便知此事系蒋介石与个别幕僚做的主,如果硬反对就会得罪蒋介石,遂放弃了阻止的念头。
1945年8月28日下午,毛泽东到达重庆九龙坡机场。当晚,蒋介石在林园官邸设宴欢迎毛泽东,陈立夫未参加。29日的双方会谈,蒋介石也未让陈立夫参与。
毛泽东三访陈立夫终得见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利用空闲时间广泛会见各界人士,听取他们对国事及两党谈判的意见。除此之外,毛泽东还抽空走访了国民党的一些要人。
9月7日上午,毛泽东去拜访陈立夫,因陈外出没有见上面。
过了几天,毛泽东又去拜访陈果夫,陈果夫此时因病重,心里对蒋介石个人做主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有意见,加之极其痛恨共产党和毛泽东,便以“肺病甚重,卧床不起”为由,婉言拒绝了。
两次出门拜访陈氏兄弟不成,毛泽东仍不甘心,决定再去一次。跟随毛泽东的工作人员想到陈氏兄弟十分可恶,而且已经去了两次,劝毛泽东不要再去了。毛泽东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陈氏兄弟是国民党内顽固派的代表,又系实权人物,去看看他们,既可听到另一种声音,也可以做一些团结争取工作。
9月20日,毛泽东在周恩来和中共南方局外事组组长王炳南的陪同下,来到位于重庆高庐的陈立夫的官邸。
毛泽东走进陈立夫的客厅时, 陈立夫拉了几把椅子让毛泽东、周恩来、王炳南坐下后,便闲聊起来。
毛泽东与陈立夫的主义之争
双方寒暄了一阵后,陈立夫就对毛泽东说:“毛先生,我们难得有见面的机会,你今天特地来看我,我很过意不去,但我有几句心里话想说出来,不知毛先生是否愿意听,或愿意接受?”
毛泽东说:“既然是来看你,当然愿意听。”陈立夫说:“你我都是知识分子,那么我为什么反共呢?我认为你们信仰外国的共产主义,出了很大的偏差,不合我国国情,对社会的危害太大。”
毛泽东说:“那是你个人的看法吧?”
陈立夫又说:“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集世界各种主义之所长,又合乎我国文化道统的精神,经其融会创造而成,对外可以多方面因应,对内是以增长自信而自立自强,不依赖任何帝国主义,而自成一独立思想体系,以增强次殖民地中国的自信与共信最为适当,而共产主义来自侵略我国的苏俄帝国主义。须知文化思想之侵略,较之任何其他种种侵略为最危险,不可不慎。其实,此种思想,在我国两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时代,已经有了。毛先生如读过四书五经,想必当能记得。中国已受‘三民主义’之赐,获得了自由平等之幸福,国家已列为五强之一,不平等条约除苏联外,均已取消,绝不会再去做苏俄的顺民。所以我敢断言,共产主义绝不容于中国人民,而终必埋葬。而且,中国历史之外患,大都来自北方,北极熊凶狠残暴,不容轻视,不好玩的。为避免中国成为国际列强的战场,大家只有信仰‘三民主义’才对,所以我根本反对共产主义。”因是拜访,毛泽东很客气地对陈立夫说:“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真正要实行,为时尚远。在现阶段,我们实行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话音一落,陈立夫马上接过去说:“毛先生的新民主主义,我已拜读过,并不胜于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
陈立夫的这几句话使毛泽东觉得,自己应该反击一下。他思索片刻后很不客气地说:“就我看,你们国民党人虽然口口声声高喊孙先生的‘三民主义’,实际并未真正实行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比如孙中山生前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你们一项也没有继承,更不用说实行‘三民主义’。你们的‘三民主义’是‘剿共’、反共、镇压工农,完全与孙中山先生反其道而行之。十年内战,共产党员被你们杀害了很多,但没有杀绝,你们大力‘剿共’的结果,一是共产党员不断增多,组织也不断发展壮大,二是招引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险些亡了国,这个教训还不深刻吗?”听了毛泽东这番话,陈立夫脸红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陈立夫无言以对
话说到这里,陈立夫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当向毛泽东点明,那就是边区和军队的问题。他劝毛泽东说:“现在抗战胜利了,你们再不应搞边区政府,也不应保留军队,不然的话,蒋委员长不好领导,国家也统一不了。”
国共合作以前,陈立夫会见潘汉年时,就向共产党提出过此问题。他说此话的目的就是要共产党交出解放区和军队,归顺蒋介石政府,当时就拒绝。毛泽东觉得,陈立夫今天又提出此间题,自己干脆把共产党的想法对他直说:“我们的游击队和根据地,是你们逼得无路可走才建立的,也可说是逼上梁山吧。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封他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服一气,自己鉴定是齐天大圣。可是,你们连弼马温也不给我们做,我们只好走另一条路,扛枪上山了。如果你们当初不捕杀、不‘围剿’我们,我们不会上山,现在既没有解放区,也没有军队,也许现在正在与你们合作共事。”
陈立夫一向自视甚高,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有学问,有能耐。在国民党内,由于他身份特殊,加上又喝过洋墨水,无论是会客还是讲话,很少有人与他辩论。可毛泽东就不同了,陈立夫的谬论一出,毛泽东几句话就将他驳得无言以对。
陈立夫策划扣留暗杀毛泽东未得逞

毛泽东从陈宅一走,没几天,陈立夫心里生出一个邪念:共产党最重要的两个头面人物在重庆,如果此次和谈有结果,共产党愿意交出边区和军队,那就好了;如不愿交出边区,也不愿交出军队,说明共产党没有和谈诚意,建议蒋介石将毛泽东和周恩来扣留在重庆。
他想在这几天晋见蒋介石,谈谈自己的想法,建议对毛泽东和周恩来采取非常手段,将二人囚禁在重庆,使共产党群龙无首,自行瓦解,或用武力消灭。
陈立夫还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自己的心腹——“中统”特务头子叶秀峰,叶秀峰觉得甚好,建议陈立夫马上去找蒋介石谈谈,希望蒋介石将此任务交给他们“中统”执行。
叶秀峰回到“中统局”时,将陈立夫的想法与局内的几个主要头目通了风,并说如果蒋介石同意陈立夫的建议,“中统局”马上就要做囚禁毛泽东、周恩来的准备工作。
一天,陈立夫以有要事向蒋介石汇报为由,到黄山官邸去见蒋介石。谈完事情后,他向蒋介石建议,以“常有国事相商”为由,将毛泽东、周恩来扣留在重庆,然后再向共产党的武装及控制的区域发动进攻,这样就可以很快解决共产党问题。
其实,陈立夫的建议,蒋介石何尝没有想过?只是,他认为现在还不能这样做。
由于蒋介石不同意,陈立夫扣留毛泽东的建议熄了火。
毛泽东、周恩来未被扣留,陈立夫很失望,觉得国民党错失了一个打击共产党头面人物的极好机会,而且这样的机会再也没有了。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陈立夫在台湾多次在何应钦、吴稚晖等人面前谈及此事。他说:“当初,蒋委员长要听了我的建议,我们就不会到台湾来了。”
据多年后披露出来的史料,陈立夫、叶秀峰在重庆还曾策划过暗杀毛泽东的计划,后因蒋介石没有同意,加上国民党的张治中将军一天到晚陪在毛泽东身边,“中统”特务难以下手,暗杀毛泽东的阴谋没有得逞。
据《读报参考》 文/汪幸福
新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