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小编趁着晚饭的空档,刷刷新闻的时候,竟然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目瞪口呆之际,更是满满的心疼,深深的不安。
今年43岁的夏月蝉,是个很简单很善良的女子。随夫到厦门打工15年的她,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家庭更美好。可是,她选择让丈夫更好,让家庭更好的方式,却着实让人心疼。那就是:无论生了多少个女儿,也一定要给老公生个儿子。
这样做,既是为了一脉单传的老公,能够延续香火,不会无颜见祖宗;也是出于农村人对儿子的执念,儿子才是自己真正的靠山。这样做的代价,无疑是可怕的:生第8个女儿的时候,43岁的夏月蝉觉得自己这次“真的活不下去了”;因为不停地生儿子,夏月蝉的肚子,就没平过,“越生越薄”的肚子,皮肤被衣服擦过都觉得疼……
更可怕的是,为了省钱,他们竟然自己给孩子接生:除了生第八个孩子实在没办法,夏月蝉生产都不去医院,就在1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完成。出租屋在半地下,够10口人“挤挤睡下”,两张铁架床和一张竹床占据了大半空间。阵痛来临,夏月蝉平躺在床上使劲,丈夫王忠魁剪脐带。消毒“最好用酒精,没有就用白酒”。
即将迎来第8个孩子的时候,因为实在太凶险,夏月蝉不得已去了医院,医生建议剖腹产。但因为需要多交2万元,她咬牙忍住坚持顺产。看到夏月蝉两手腕各有七八个扎针留下的瘢痕,大腿上全是摩擦的淤青。接产的女医生实在看不下去:“你为什么拿命换这个孩子?值得吗?”
虚弱的夏月蝉困得用手挡住眼睛:“我尽力了,我真的尽力了,非常非常尽力了。”
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没人来管?
夏月蝉的老公王忠魁,这个坚持男人养家的汉子,一个人打零工负担全家人的生活。他心疼妻子所受的磨难,15年来只回过一次家过春节,因为春节的工钱高;长期坚持夜班,因为夜班的工钱比白班多100多;平时连瓶可乐都舍不得买的他,硬生生省下钱给妻子买了几百块的玉镯子。可对于男孩,他也是无法控制地期待。他也疼爱自己的女儿,可每当在街上看到别人家的男孩子,他的眼神就立马不一样了。
为了儿子,他一次次让妻子怀孕;而妻子为了他眼神的期待,一次次地拿命来换孩子,固守着生娃这份特有的“光荣”。
计生的人也来管过,苦口婆心劝说不听,要开罚金,夏月蝉也不怕,“我们困难大家都知道,怎么交罚金呢?”
邻居们也纷纷议论他们怎么生了这么多,常有好心人上门送些旧衣物,有时会多劝几句“生男生女都一样,我有个孙子还想要个孙女呢”。可邻居们的好言相劝,也阻挡不了夏月蝉想生儿子的决心。

最可怜的,还是孩子们!
8个女儿,除了夭折的两个,5个没有户口。
年龄最大的双胞胎女儿在一所外来务工子弟小学读五年级,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们玩,因为她们“头上有虱子”。
女儿们不允许和邻居的孩子玩,因为夏月蝉担心:孩子一玩会闹矛盾,这样大人也会有矛盾。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矛盾。
孩子们的营养,自然是跟不上的。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时候一桶3升的菜籽油可以吃3个月,一天买1元钱的豆芽,盐巴放一点点,有点咸味就可以了。
不间断地生产,夏月蝉脑子一年比一年脑子糊涂,总是记不住事情。她能放在每个女儿身上的精力越来越少。有一次,不到1周岁的老七差点跑丢,她以为只是去了隔壁玩耍。后来很长时间,小姑娘的眼神稍微望向门口,夏月蝉就通电似地从床上坐起,大声呵斥。
可即使这样,夏月蝉也决心未改,直到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老八降生前不到一周的时候,王忠魁为一个老板清理被刮倒的铁皮房,接触了漏电的高压线,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事故发生后,王忠魁的左手被截到只剩下15厘米,“谁能想到15厘米能有这么短呢。”他躺在病床上挥动不存在的手。自他13岁起,那只手就搅动水泥,打磨沙土,垒实厦门市湖里区江头的高楼地基。他看着那里从一片棚户区变成了房价惊人的开发热土。
不得已,夏月蝉求助于媒体,外界的帮助涌了进来。儿童衣物被整袋整袋送来,来不及折叠,只能平铺着。慰问品快要从这个小屋子里溢出去。一直在10平方米出租房生孩子的夏月蝉,第一次才真正和外界有接触。最忙的时候,她的电话每隔15分钟就要响起一次。那是一台150元的老式手机,“不容易被孩子摔坏”。她不懂微信和支付宝,“因为觉得那是不正经的男女勾搭的工具”,于是只能给捐助者念一个记在废收据本上的银行账户——那是王忠魁名下的账户。
截肢后的王忠魁还要等待一次又一次的恢复手术,夏月蝉不得不一个人撑起这个挤满了孩子的家。“不能生了。都这样了,还怎么生?”手术前一天,两人都对记者说。但有小男孩经过,夫妻俩的目光还是追了过去。
看到这样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真的是触目惊心!我们一方面为这贫苦夫妻的执念深深叹息,也为他们的悲惨命运深深同情,更为他们的孩子深深担心!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选择自己的父母,可这出生在夏月蝉家的孩子,打一开始,就是一个悲剧!不仅小编,你们也一定跟我一样,不希望再看到这样的新闻,不希望再有这样的悲剧!
我们或许,可以给夏月蝉夫妇捐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可是,会不会我们在帮助他们的同时,其实也是一次次地“助纣为孽”,让他们踏上了一次又一次的怀孕求子的道路呢?
破除重男轻女的旧习俗,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在这之前,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在蓝天下呢?
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水电煤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借助网络的强大力量,让更多来自贫困山村的男男女女,真正接受“女儿也是传后人”呢?
今天留下三个思考题,请大家和小编一起思考。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