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无闲草,尤其是在我们中医眼里。且不说那些被视为野蔬的植物,光是能入药的就已经数不胜数了,今天要说的麦冬就是其中一种。麦冬常生长在山坡草丛阴湿处、林下或溪旁,待会看了照片你一定能认出来。在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记载麦冬为上品药物,称它“生于阶沿,用为上品”。
【轻松一刻之“麦冬=禹韭”】
麦冬在河南禹州被人民称为“禹韭”。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地里的庄稼丰收了,老百姓产的粮食吃不完,大禹就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河中便长出了一种草,即麦冬。
人们称此草“禹余粮”。此草产于禹州,叶窄而细长,形似韭菜,故叫做“禹韭”、“禹霞”。此草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功效,故又被称为“不死药”。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麦冬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由它作为主要成分的生脉散药剂,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生脉”或“复脉”的效果。
【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主治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清心除烦
适于内热扰心之证,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等症。还适合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养阴润肺
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益胃生津
麦冬性偏重于寒凉,味甘而柔润,入胃经,比较擅长于益胃生津清热等功效。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附方】
《本草经集注》:“恶款冬、苦瓠,畏苦寒,青蘘。”《药性论》:“恶苦芙,畏木耳。”
1、治疗暑天汗出虚脱:

用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适合汗出虚脱,心慌心悸。
2、治疗肠燥便秘:
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
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
4、治疗慢性胃炎:
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5、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
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注意:麦冬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可能适得其反。
【食用禁忌】
一般人皆可食用。
1、风寒咳嗽、感冒、腹泻、胃寒腹痛病人忌用。
2、麦冬泡水不宜喝多。麦冬水喝多了,很容易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
3、小孩不宜服用。小孩的消化系统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食疗菜谱】
百合麦冬猪肚汤
材料:百合25g,麦冬15个,猪肚100g,调料少许;
做法:
猪肚洗净,其他材料洗净;
去味的猪肚放入砂锅中武火煮30分钟;
再将其他洗净的材料放入砂锅中煮沸15分钟加入适量调味料即可。
功效:补益脾胃,养心安神。可用于老年人食欲不振、心烦失眠、更年期综合症。
二冬雪梨汤
材料:天门冬10g,麦冬10g,雪梨一个,冰糖水适量;
做法:
天门冬、麦冬、雪梨同时放入瓦罐中加水煮沸后,用小火煲1小时即可。
功效:二冬雪梨汤有润肤瘦身的功效。
温馨提示:麦冬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否则可能生痰生湿,适得其反。另外,麦冬并非人人适合,脾胃虚寒、感冒的人,最好不要随便食用麦冬,否则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