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松画派是19世纪30-40年代出现于法国的一个风景画派。这群画家离开巴黎市区,远离新古典主义画派和浪漫主义画派的论争,聚集到巴黎附近枫丹白露森林里的巴比松村,他们厌倦了意大利式的古典风景画,主张直观自然、对景写生,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在这里共同作画,探索绘画的新倾向。他们并没有什么共同的纲领或宣言,也不是一个具体的组织或社团。他们大多以法国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被视为法国民族风景画派的开始,对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法国风景画有其自身的传统,早在17世纪,就有克洛德。洛兰和N。普桑的风景画。巴比松画派又从17世纪荷兰风景画和19世纪英国风景画获得启发,提出了面对自然写生的主张。它不仅用写实手法来表现自然的外貌,而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这样,巴比松画派便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序。

它的创作成果使法国风景画从新古典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从而揭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巨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巴比松画家们厌倦都市活动,信奉“回到自然”,在作品中热情洋溢地倾诉了对自然风景的诗意感受;国外也有评论家认为,这个画派属于浪漫主义美术运动。
这群艺术家普遍受到了当时英国风景画家的影响,康斯太勃尔亲切自然的田园风光和。透纳光色并融的大自然景色令法国画家惊叹不已,他们放弃了传统的神话题材以及绘画的寓意性,开始寻求通俗易懂的主题,让创作直接来自生活和大自然。他们特别倡导风景画,赋予风景画以亲切的气质。他们描绘暮色中的牧人和畜群,表现在柔和的暮霭中缓缓;前行的牲口,描画充满光线和阴影的林间空地,展现在田地中辛勤劳动的农民。这些日落、黄昏、归羊、晚霞、农夫成了他们笔下一幅幅自然美妙的作品。
巴比松派画家反对学院派的闭门造车,厌倦矫揉造作的绘画趣味,主张走出画室直接面对大自然写生,描绘充满空气和生命的大自然景色,研究光线和大气对绘画的影响。尽管他们没有像以后的印象派画家那样敢于把写生和创作完全同等对待,但是他们直观自然,对凤景写生的主张和艺术实践,对印象派的产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启示。
巴比松画派的主要画家有柯罗、米勒、卢梭、鲁索、特罗容、狄亚兹等人。
这些人虽然皆属风景画家,不过其创作却是各具特色。譬如胡梭杜比尼则更客观地将风景如实描绘出来;而特洛雍、雅克等人则喜欢描绘水池边、田野中的羊群与牛只,与其说他们刻画风景,不如说他们是以动物为主题、优美的田野风光为背景来呈现农村的生活与大自然的风貌。这群画家对于自然的热爱与礼赞,反映出工业社会底下城乡差距拉大,都市居民对于自然的怀旧与向往。
巴比松画派吸收转化了十七世纪以来的荷兰、法国和英国的风景画元素,作品具有一种纯净与自然的风格。他们(www.aIhUaU.Com)扬弃历史主题的风景画,将风景画作的主题还原至风景的本身,进而将十九世纪中藉史言志的古典风景,变为重视色彩、心绪的抒情浪漫风景,再进而发展成一八五○年代的写实主义风景;这些画家以写实的眼光描绘风景,用浪漫的心情表现自然,无疑搭起了连结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的重要桥梁。而他们对于光线与气氛的追求,以及其走入户外写生的创作方式,也都对后来的印象主义具有莫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