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在微博看到一个热门,好几万的转发和评论,我好奇,点进去一看,讲的原来是关于熊孩子的问题。
博主是一位爱美人士,家境尚可,用的护肤品化妆品都是很高档的品牌。
有一天,十岁的表妹来家里玩,悄悄跑到她房间,拿走了她一瓶价值两千多的精华水,只因为这个瓶子好看,闻起来也很好闻。
博主发现之后,心里忍着怒气,把这件事和自己母亲说了,母亲看在是亲戚的面子上,就让她把那瓶护肤水当礼物送给表妹。
博主咬咬牙,同意了。
奇葩的是,没过多久,表妹又来问她要东西,这回她没同意,表妹就开始撒泼、哭闹,表妹的妈妈,就是博主的二姨知道这件事之后,不仅没有制止自己女儿的不讲理行为,反而帮腔说:“她就是一个小孩子,玩玩就算了,肯定还给你,你这么大了还跟她计较啊!”
博主说自己作为一个暴脾气的90后,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她反驳“嗯,XX是小孩子,我不跟她一般见识,您总是大人吧?连这点是非也不分?”
话刚说完,表妹就把博主一桌子的护肤品化妆品全部推倒在地,一地狼藉……博主上去就给了熊孩子两耳光,那一桌子物件儿加起来总价超过十万,大部分都碎在地上不能用了。
博主把这个经历发到网上,几乎没有人指责她不该动手,很多人表示理解和赞同。甚至有人说可以直接把二姨告上法庭,毕竟她损失了博主十多万块钱。
从这个反应就知道,熊孩子在当前社会上到底有多招人烦。
02
▲
我也遇见过熊孩子,还差点儿留下了心理阴影。
过年的时候,乡下某些地区还是可以放鞭炮的。
有一次过年,我回老家走亲戚,刚从一户人家门前走过,突然“嘭”一声,一颗炮仗就在我脚边炸开了,把厚厚的土炸出了一个小坑。
我吓得不轻,这枚炮仗如果再离我近一点,可以直接把我的脚面炸伤。
我往旁边看去,发现几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站在门口,冲着我哈哈大笑。
那一瞬间,我真的非常想冲上去把他们打一顿。
但是我忍住了,我走向那几个小男孩,让他们把大人叫出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满脸油垢、光着肥嘟嘟的上身、穿着大裤衩和拖鞋的男人走了出来,他问我有什么事儿。
我说你需要管教一下你的孩子,他们刚刚在我身边放了一颗炮仗,差点儿炸伤我。
他说那就是没炸伤咯,没炸伤就不要在这儿哔哔了,他还要打麻将。说完,他留我一个神经病的表情,就转身回屋了。
当下我百感交集,怒气少了一半,却觉得有些悲哀。
这些孩子的调皮捣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的疏于管教。
平时任由孩子胡来,出事了就出来给孩子擦屁股。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
这种中国式家长养育出来的孩子,不仅擅于惹祸犯事,而且非常欠缺责任感,他们的生活,很容易毁在自己的肆意妄为中。
我看着那些还在幸灾乐祸的孩子的笑脸,隐约可以看到他们不太光明的未来。
03
▲
大多数熊孩子的家长之所以放纵孩子的行为,是觉得小打小闹无伤大雅,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
但是,我见过一起让家长后悔终生的活生生的现实案例。
一个小男孩,还不到七岁,淹死在老家大堤的河里。
他在淹死之前,曾跟自己的爸妈说,要去河边玩。小男孩平时野惯了,家长也觉得,男孩子从小胆子大点没坏处,就简单交代了一下让他出去玩了。
这一出去,就没回来。
当同去的小孩吓得嚎啕大哭跑来通知这男孩的父母时,他们正在麻将桌上厮杀。
消息传来,他们哭天抢地,都把责任怪罪到对方身上,在孩子的遗体面前大打出手,最后日子也过不下去,离了婚。
这个小男孩我还有印象,他就是之前对着我放炮仗的几个男孩之一。
我听闻这个消息,惊得一身冷汗,很长时间里心情都难以平静。
我多么希望那些家长能够明白:
你的疏于管教,你的放纵默许,不是爱他,而是害他。
04
▲
家长不管教自己的孩子,有几个原因。
一:孩子太小,不懂事很正常,以后长大他自己就懂了。
这种家长,要么是太懒,懒得不想管孩子,要么是太宠,把孩子溺爱成唯我独尊的小霸王。
但做人的道理真的是长大自然而然就会懂了吗?
当然不是。

在接触学校之前,孩子的所有启蒙教育都来自家庭,来自身边人。如果这时候孩子所处的环境不能给他以正确的指导,他很容易养成伴随终生的恶习。
二:孩子的不懂事在某些情况下能为自己带来好处,所以放纵。
以前有个俗话,叫做“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小时候,家长为了给我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小时候偷了别人家一根针,他妈妈不仅没有教育他不该那样做,反而表扬他偷得好。结果孩子长大后开始抢劫杀人,最终进了监狱被判死刑。
这个妈妈悔不当初,但为时晚矣。
就像开头我讲到的那个例子,表妹偷拿表姐昂贵的护肤品得到默许,正确的反应是,拿了别人的东西赶紧还回去,可是二姨却理直气壮地支持表妹白拿。
在有些人眼中,这种便宜不占白不占。她自己不能占你便宜,但可以拿小孩子不懂事当做借口,故意欺负你。
这种爱占便宜的家长,自然培养不出什么高素质有前途的好孩子。
05
▲
对于有些父母来说,不仅要教育孩子,更要教育自己。
管好自己爱占便宜的粗俗品行,改掉自己浑浑噩噩的生活方式,摒弃世界是围着你和你孩子转的奇葩思想,对自己、对孩子,都承担起一个家长应有的责任。
许多家长只会在孩子酿成大祸时责备孩子,而从不反思自己。殊不知,孩子的品行修养与父母家庭关系深重。
他本是白纸一张,你引导他向善,他便阳光开朗;你纵容他作恶,他便萎靡张狂。
一个优秀的高素质的孩子背后,是一个有教养重礼节的家庭缩影。
如果你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独立、自强,那么,从自身做起,做好他的榜样,教他如何处世为人,引导他做事有礼有节。
先管好自己,再管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