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定农妇李秀芳(音)今年57岁,20年前患上一种怪病:她背上的一个肿瘤,切除之后还会长,越长越大,20年来先后进行了6次手术,现在又长到了脸盆大小。日前李秀芳的怪病终于在石家庄白求恩和平医院确诊为恶性肌肉纤维瘤,22日这个将近10斤半的肿瘤切了下来。
“一开始没在意,后来发现越长越大。”李秀芳的女儿告诉记者,20年前她母亲背上长了个疙瘩,在正定县医院门诊手术切除。四五年后,背上的疙瘩又长了起来,比第一次还要大。她又到正定县医院进行了第二次切除手术,谁知不久疙瘩又冒了出来。“切完了它还接着长,而且一次比一次大。”
李秀芳的女儿回忆,20年来李秀芳先后进行了6次切除手术,还是不能阻挡疙瘩的长势。上一次手术是一年多前,现在疙瘩又长得像脸盆大小了。由于疙瘩太大,李秀芳平时无法平躺休息,睡觉只能侧躺者趴在床上。
今年4月初,李秀芳来到石家庄白求恩和平医院求医。白求恩和平医院骨科医生经过初步诊断认为,这个大疙瘩其实是纤维肉瘤———一种生长在肌肉纤维上的低度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容易复发,所以才会不断反复。
相关链接
肿瘤(tumour)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ogrowth),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neoplasm)。
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即为恶性肿瘤的总称。要提请注意的是,癌症与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癌指的是上皮性的恶性肿瘤,如由大肠黏膜上皮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黏膜上皮癌,简称大肠癌。由皮肤上皮形成的称皮肤上皮癌,简称皮肤癌等等。所以,若医生说某某人患的是癌症,即表明患者长的是恶性肿瘤;若说某某人患的是胃癌,意思是患者的胃黏膜上皮形成的癌症,若说患者得的是胃肉瘤,则表明这种恶性肿瘤不是由黏膜上皮细胞所形成的,可能由平滑肌细胞恶变引起,或是属于胃的恶性淋巴瘤等。但也可笼统地说他罹患了癌症。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所以俗称血癌。它是由骨髓中某型未成熟的白细胞弥漫性恶性生长,取代正常骨髓组织并进入血液中形成的。因在患者的血液中出现大量的这种肿瘤性白细胞,以致血液呈现乳糜样颜色的特征,因此人们便称它为白血病,其实此病名未能反映出它的癌细胞的生物学分类特征。在极大多数病例中,血液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但有时也可正常甚至减少。按白血病细胞的类型,可分为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等3种。另外,一如上述,医生是根据肿瘤的病理学形态、生长方式以及对病人的危害程度,将肿瘤分为恶性和良性两大类的。
延伸阅读:上海新发癌症5.9万例 因恶性肿瘤死亡3.6万人3D打印肝脏 摘肿瘤更精准广东省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肺癌居首生长激素治疗不增加儿童恶性肿瘤发生风险新方法有望实现口服输送肿瘤疫苗身体这症状暗示肿瘤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