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颂》的名句 《颂》

诗经《颂》的名句 《颂》

《颂》

    《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合称三颂。
   对于“颂”的解释,《诗·大序》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颂》诗是周王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的舞曲乐歌。
   《周颂》31篇,产生在中国西周初年。作者不可考。其中有26篇是周王朝祭祖乐章,内容是颂扬周部族祖先的功德,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
   《鲁颂》4篇,作于春秋时期。《诗·小序》认为这4篇都是歌颂鲁僖公勤俭治国,以农牧业为本的功业的,并认为《鲁颂·駉》的作者为鲁太史克。朱熹《诗集传》认为《鲁颂·閟宫》是鲁僖公自作。也有人根据诗中“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句认为是鲁公子奚斯作。作者究竟何人,迄无定论。
   《商颂》原有12篇,现存5篇,其余7篇何时散失,已不可考。《商颂》作于春秋时期,是宋国人追述祖业(殷商)的颂歌。关于作者,前人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史记·宋世家》认为,宋襄公时,大夫正考父为赞美他,于是追述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裴駰《史记集解》也引《韩诗章句》同此说。另一种说法是《诗·小序》称:“微子至于戴公,其间礼乐废坏,有正考甫者,得《商颂》12篇于周之太师,以《那》为首。”《国语·鲁语》亦称:“正考父(与甫字通)校商之名颂12篇于周之太师,以《那》为首。”此说不认正考父为作者,至多认定他做过校正讹误的工作。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均主《诗集》与《国语》之说。近代学者王国维等则主《史记》之说,迄今莫衷一是。
   
   

南宋马和之绘《周颂·清庙之什》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颂》"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4051/8069264539.html

更多阅读

《诗经·蒹葭》注释及赏析 诗经蒹葭赏析

《诗经·蒹葭》注释及赏析(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3。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4。蒹葭萋萋,白露未晞5。所谓伊人,在水之湄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8.蒹葭采采,白露未已9。

高考默写常见的名句附答案 高考名句默写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指要:名句名篇应是思想性强,文化内涵丰富且脍炙人口的。复习指要:1.平时积累,学习运用;2.考前梳理,缩小范围;3.注意书写,杜绝别字。课堂精典:一、根据前后句直接写出句子: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

声明:《诗经《颂》的名句 《颂》》为网友半忧郁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