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海战观后感 甲午中日海战

甲午中日海战观后感 甲午中日海战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鱼雷艇军官背着丁汝昌集体阵前出逃,成为北洋舰队战史上最大的污点。出逃事件中被日军俘获的“福龙”管带蔡廷干,将港内北洋舰队的虚实和盘托出;“左一”管带王平逃到烟台后,向上司谎称刘公岛已失守,致使正在行进途中的清军援军掉头撤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于刘公岛。

  1895年2月7日清晨,威海刘公岛。

  海面炮声隆隆,困守孤岛的北洋舰队又一次击退了日本联合舰队的进攻。正当海军提督丁汝昌在趁势突围和坐等援军之间犹豫不决之际,突然有水兵报告:北洋舰队全部13艘鱼雷艇以及两艘炮艇,从刘公岛西口鱼贯而出。而丁汝昌并没有给他们下达突围的命令。

  与此同时,站在“桥立”号战舰甲板上的日本舰队司令伊东祐亨,也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难道北洋舰队要作困兽之斗,用鱼雷艇作为诱饵,掩护主力舰艇突围?他马上传令各舰做好防御鱼雷攻击的准备。

  然而,这些鱼雷艇冲出港口后,并未向日舰冲去,而是沿着海岸加速向西行驶。这时,无论是丁汝昌,还是伊东,都看懂了:北洋舰队鱼雷艇队正在全体临阵脱逃!丁汝昌想派军舰把他们截回来,可为时已晚;伊东则命令“吉野”等四艘航速最快的日本巡洋舰予以追击。结果,除了“左一”航速较快,侥幸逃脱,其余鱼雷艇不是被击沉,就是被俘,无一幸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4851/533304274990.html

更多阅读

2012中日海战 中日大海战

《外交政策》:2012中日海战来源: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235795512.aspx发布时间:2012-09-1209:07作者:JamesR.Holmes|译者:veranous甲午海战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随着中日两国在海上岛屿归属权的纠纷问题上摩擦日趋激烈,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甲午海战观后感500字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每一场海战,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对于甲午海战,心情是沉重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甲午战前的中国和俄国、英国并称为远东的三大帝国,那时候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改革,整个国家至少来讲是向上的,GDP总量是不断增加的,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700

很久没写博客了,不是没有思考,而是我觉得所思考的深度不够,不值得浪费时间去记录。今天在网上了看了电影《甲午大海战》,其实早在小时候就看了电视版的《北洋水师》,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清清楚楚地了解那段历史。电影观后,甲午战争给我带

声明:《甲午中日海战观后感 甲午中日海战》为网友浪菊怪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