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最终结局 揭秘美国派往中国间谍的种种最终结局

  

   1954年,美国间谍在接受审判 

 

日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斯诺登逃到中国香港,解开了美国“棱镜”计划监视全球的秘密。斯诺登并不是第一个来到中国的美国间谍。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曾经往中国派遣过大批间谍。这些间谍门的命运又各有不同……

 

认罪伏法

 

5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从肉体上消灭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及其他人。北京解放前夕,美蒋特务机关安排了大批间谍、特务潜伏下来,意大利人李安东就是潜伏下来的间谍组织头目之一。

 

为了武装李安东的间谍组织,在解放军进城之前,美国特务机关将一门迫击炮和炮弹掩藏在美方提供的所谓“救济物资”中交给了李安东。他们计划于1950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建国一周年的日子在天安门用迫击炮轰炸政府要员所在的观礼台、加害中国领导人。

 

1951年8月18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军法处判决》:“……判处美国间谍李安东(意大利人)、山口隆一(日本人)死刑,判处美国间谍马迪懦(意大利人)无期徒刑,判处美国间谍魏智(法国人)有期徒刑10年,判处美国间谍哲立(意大利人)有期徒刑6年,判处美国间谍甘斯纳(法国人)有期徒刑5年,判处美国间谍马新清有期徒刑9年”。这些间谍的罪状是“替美国政府收集我国情报,策划精装**,企图在1950年10月1日我国国庆大典时,炮击天安门检阅台,谋杀我国国家元首和中央人民政府其他首长”,两名主犯李安东、山口隆一于1951年8月17日被执行枪决。

 

改造重生

 

中国房地产最终结局 揭秘美国派往中国间谍的种种最终结局

1951年7月,北京市公安局逮捕了一对美国间谍,男的叫李克,女的叫李又安。两人在二战期间到美国海军情报署日文学校接受情报训练,由此相识结婚。婚后,两人进入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中文,1948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到中国燕京大学学习,实际目的是收集情报,从事间谍活动。

 

两人被捕后,北京市公安局侦讯处预审员齐超对他们进行了提审。几经交锋,两人的态度逐渐软化,思想有很大的转变。一次,李克吃了四块饼干和两块巧克力后,突然觉得肚子隐隐作痛。经查是境外间谍机构下毒想要杀人灭口。这起下毒事件促使李克与美国情报机构的决裂。

 

1955年9月1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李克、李又安两个美国间谍案进行了公开审判。法庭判处李克有期徒刑6年,李又安4年零6个月。因二人认罪态度较好,有立功表现,即日起提前释放,并限三天离境。李克听完宣判后举起右手要求讲话:“中国政府对我宽大释放,我很感谢,我出去之后,一定不再犯这样的罪,我一定要为世界和平而斗争。”

 

此后,李克夫妇回到美国,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奔走。1974年11月中旬,李克、李又安夫妇以中国人民友好人士的身份访问了中国。他们来到北京的第二天,就向中国方面提出,要见一见20年前曾审讯过他们的北京市公安局预审员齐超。此时的齐超,正被关押在北京市北城监狱里,罪名是“里通外国”和“历史问题”。

 

1980年春天,李克、李又安再次访问中国。与上次一样,他们一来到北京,就提出要见齐超。此时的齐超,思想上没有了包袱,可以畅谈了。在友好的气氛中,三人谈了很久很久。“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时代已经开始,但愿中美两国人民能世世代代永远友好下去。”

 

特赦释放

 

1950至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同美国和国民党派遣到中国大陆从事破坏活动的间谍的斗争效率。

 

1952年11月29日夜里,一架美国中央情报局C-47型间谍飞机由美国驻汉城的军事基地起飞,趁着夜色越过鸭绿江,偷偷进入中国领空。这架飞机的使命应当是在超低空飞行的时候借助于特制的设备“空取器”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名叫李军英的间谍拉上飞机。所谓“空取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升降装置。在飞机不着陆的情况下,利用它可以把地面上的人或物拽到飞机上,它带着一个绞盘,绞盘是电动的,有根缆绳一头拴在绞盘上面,另一头有个钩子甩出去,挂在—个安装在机身外面带滑轮的铁臂上,绞盘转动,钩子随之上下升降,当飞机在低速、低空飞行的时候,这个钩子可以放下去,把地面上的人和物构住,再通过转动绞盘把人或物吊上来。

 

正当飞机上两名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驻日本厚木基地的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唐奈和费克图正在操作“空取器”的时候,密集的炮火从地面上发射过来,飞机被炮火击中朝地面扎去,2名美国驾驶员当场死亡,由中国人组成的间谍小组的7名成员全部被击毙,唐奈和费克图两人尽管紧急跳伞捡了条性命,但是立刻被中国公安部队抓获。

 

1953年1月12日下午美国空军第13航空大队581空中补给通讯联队上校司令阿诺德带领美军第91战略侦察中队少校作战官包莫、上尉机长维地等14人驾驶由B-29轰炸机改装的侦察机从日本横田基地起飞,在晚上9点15分从中国安东(今丹东)地区侵入中国领空,进行战略侦察。我空军部队发现敌情后立即起飞迎敌,在安东西北15公里的五龙背火车站上空附近将其击中,阿诺德等人慌忙跳伞,结果有3人当场摔死。阿诺德和其他11人逃过一死,趁着黑夜躲藏起来,但是第二天一早附近村民便发现了挂在树上的降落伞和摔死的美国人的尸体,立即组织搜山,很快阿诺德等人全部被抓获。

 

经过若干个月的审讯,中国反间谍机关对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组织机构、人员组成、活动地点以及其他的它所感兴趣的有关中央情报局对中国的破坏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充分的了解。在若干个月的审讯之后,唐奈被判处终身监禁,费克图被判处20年监禁。阿诺德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和费克图一起于1971年作为中国政府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前夕的一个友好表示被释放了。唐奈于1973年在尼克松公开承认他是中央情报局的一名特工人员之后也被中国人赦免了。

 

驱逐出境

 

美籍华人方复明人生的前53年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1957年毕业于上海某大学,曾在浙江省电力系统工作了近30年,先后任浙江省电力局工程师,浙江省电力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浙江省电力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由于资历深,加上身居要职,他的一些老部下也逐渐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正因为拥有这种专业背景和人际关系,方复明成为国外一些大企业炙手可热的争夺对象。

 

方复明似乎也甘心被拉拢。1989年,他移居美国,接着在1994年加入美国国籍,摇身一变成为美籍华人。1993年,方复明被香港某电力开发顾问有限公司聘为董事经理。这家所谓的“顾问公司”,其实是境外某家大型公司的代理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方复明重新出现在中国。从1995年开始,每当一些国家大型项目进行招投标时,方复明的身影就会神秘地浮现出来。他四处活动,频繁出入一些主管领导的住所。由于他的活动,那家境外大型公司多次在技术实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击败其他外国公司,得以承建多个国内大型项目。

 

年过6旬的方复明如此“不辞辛苦”地活动,引起了内地有关部门的注意。侦查人员经过不断跟踪和调查,终于揭开了方复明的神秘面纱。他所谓的“项目代理”,其实就是用巨资贿赂主管招投标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为外国公司刺探、搜集有关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的机密和情报。这些公司一旦中标,方复明就能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顾问费”。

 

2002年3月2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行贿罪,一审判决美籍华人方复明有期徒刑5年,并驱逐出境。法院宣判之后,一直声称关注“方复明案”的美国国务院反应十分低调,这使那些一直热衷于炒作中国“人权问题”的境外传媒非常失望。

 

 

 

 

美中情局“黑袋”行动:人工入侵安装间谍软件来源:钱江晚报 更新时间:2013-07-23 10:45

 

黑不了你的电脑 美特工就“上门服务”

 

美媒曝中情局在华开展“黑袋”行动 偷偷登门入室安装间谍软件

 

“当美国国家安全局不能进入你的电脑,这些人(中情局特工)就闯入你的家中。”据美国《外交政策》日前报道,美国中情局实施“黑袋”行动,破门而入以人工方式入侵美国国家安全局难以遥控攻击的电脑,完成“棱镜”项目和其他电子窃听不能完成的工作。过去10年间,“黑袋”行动已经在东亚(特别是中国)、中东、南亚展开。

 

美国政府的监听项目自曝光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然而外界批评声音不断并没有阻止美国继续实行这个计划。一项到期的电话监控项目,最近获得了美国一家秘密情报法庭的再次批准。根据这项秘密法令,美国电信巨头韦里孙公司被要求每天向美国政府提交数亿份电话记录,用于搜索国外恐怖分子和间谍。

 

“黑袋”小组 神不知鬼不觉闯入家中

 

美国中情局在实施“黑袋”行动中,“黑袋”小组往往是神不知鬼不觉地闯入目标家中,不留痕迹地在对方电脑上安装间谍软件,在电话上安装窃听器,甚至攻击数据交换中心、或者拷贝备份文件和硬盘。

 

过去10年间,经过专门训练的中情局特工已经实施了100多次这种行动,其目标范围甚广,既包括外国政府和军队的通信和电脑系统、也指向跨国公司的电脑网络、以及与恐怖组织有染的个人。从地区来看,这种行动已经在东亚(特别是中国)、中东、南亚展开。

 

美国情报消息人士称,中情局近10余年来的“黑袋”行动收获颇丰,使得美国国家安全局得以进入世界许多重要目标,特别是“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以及中东、近东和南亚”。例如,美国驻中东国家的每个大使馆基本都设有信号监听站,一天24小时监控使馆周围方圆100英里内的所有电子通讯。目前这种信号监听方式的最大的问题是在美国与伊朗和朝鲜没有外交关系,没有大使馆,无法以这种方式进行监听。

 

“黑箱”手段 可以轻易获取电话记录

 

在南亚一个冲突不断的国家,中情局在一个交换中心的光纤电缆上安装窃听设备,使得美国国家情报局在过去数年来一直实时监听该国军方高官高度机密的通讯。

 

9·11袭击后,中情局开发了一系列能够迅速破解电脑密码,突破商用电脑安全软件以及克隆手机的所谓的“黑箱”。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中情局特工现在可以轻易地获取电话数据记录,诸如所有长途或国际电话的细节。

 

中情局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展“黑袋”行动,后者也投桃报李,为中情局无人机在巴基斯坦、也门和其他地区的轰炸提供信号支持。

 

监控项目 授权到期再度续上

 

今年6月,美国情报部门承包商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外界披露了美国两个秘密监控项目的细节,其中包括主要监视网络活动的“棱镜”监控项目,另一项,就是涉及韦里孙等公司的通讯监控项目。这个通讯监控项目由美国外国情报监视法庭批准,已经实施多年,韦里孙等公司向美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用户的通话号码和时长。

 

不过这个项目的法令必须得到美国秘密情报法庭的批准,每次获得批准后,只有三个月的授权。最近的一次项目授权,原定于本月19日到期。目前美国国家情报办公室主任克拉珀已经证实,美国政府大规模收集电话通讯资料的项目再次得到了秘密情报法庭的授权。据了解,其他美国电信公司也接到过,将客户电话记录交给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类似指令。

 

美国政府对电话记录监控的项目曝光以后,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质疑和极大的愤怒。而此次法令再次获得批准,表明奥巴马政府以及秘密情报法庭的11名联邦法官,都支持继续实施该法令,无意停止监控项目。

 

德国被曝 曾使用美间谍项目

 

据德国《明镜》周刊21日报道,德国对外情报部门——联邦情报局和国内情报部门联邦宪法保卫局,都曾使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间谍项目。通过该项目,可以回溯某个目标在搜索引擎中曾搜索过哪些内容,也可以获取一段时间内未经过滤的全部信息,包括通信内容。

 

报道称,德国情报机构和NSA的合作越来越紧密,NSA每个月可从德国获得5亿份数据连接,在阿富汗,德国联邦情报局在信息共享上更是NSA“最多产的合作伙伴”。

 

今年4月底,12名德国联邦情报局的高级代表还应邀前往美国,同数名NSA的专家讨论与数据获取相关的问题。

 

专家分析 美顶风而上属意料之中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杨勉表示,现在“棱镜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美国不仅没有回避,反而“顶风而上”,继续批准到期的监控项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这方面一向特立独行,不会因为外界的批评而中断自己的行动。斯诺登曝光“棱镜”项目至今,奥巴马也没有表示这个项目是错误的或者向外界道歉,由此对于美国的我行我素可见一斑,继续批准项目也是意料之中。

 

另一方面,对于美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一些情报工作的项目的确是有必要存在的,但情报工作也要受到法律的限制。美国在这个时候还不暂时中断监听项目,也有自己的无奈。情报工作本身无可厚非,而美国的所作所为主要是突破了底线。其一,NSA监听的内容超过了一般情报工作的需要。其二,美国实际上是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来对别国实施监听。这两点就已经越过了法律的制约和道德的底线。

 

“舒格组合”施压白宫,抵制索契冬奥会

 

专家:斯诺登事件构不成美俄关系绊脚石

 

30多年前的冷战时期,美国曾率领60多个国家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随后,苏联成功“复仇”,率十几国抵制洛杉矶奥运会……如今,这一幕再度上演。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近日高调表示,抵制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试图以此要挟俄罗斯拒绝美国泄密者斯诺登的政治避难申请。但他的这番言论遭到美国舆论毫不留情地批评。

 

步他后尘的是另一名美国参议员舒默,他19日再度提出决议案,表示如果俄罗斯继续给斯诺登“栖身之地”,那么奥巴马总统应该考虑提议将今年9月在圣彼得堡举行的G20峰会换个地方举行。

 

针对这一提案,白宫发言人卡尼在1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再次重申,奥巴马总统有意前往俄罗斯参加此次峰会。

 

虽然白宫方面仍然强调奥巴马仍“有意”前往俄罗斯参加G20峰会,但有分析称,“有意”二字大有玄机,某种情况下也可解读为“可能”,而非“确定”参加。几天前,更有美国官员对媒体放出口风,奥巴马正考虑取消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面。

 

白宫发言人卡尼对奥巴马9月是否赴俄参加G20会议与普京会面,刻意制造模糊的态度。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是一个信号,表明斯诺登事件与峰会开始挂钩了。美联社则报道称,白宫正考虑不参加的可能。报道同时指出,这么做可能使他们两人间原已紧张的关系,更为恶化。

 

美俄关系彷佛一下被拉回到了冷战时代,“后斯诺登事件”会释放怎样的效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认为,语重言轻,斯诺登这个敏感要素却不能构成美俄的决定性阻碍。

 

冯玉军分析说,美国的重量级的参议员对俄罗斯放狠话,内涵就是说美国人对棱镜门事件非常的关注,非常的重视,这也体现出整个棱镜门事件在整个国际信息当中,它其实是有着历史性的影响的。当然就凭美国这些参议员的这些表态,是不是能把俄美关系拉向一个重新冰冻的这种状态,我觉得也未必。因为美国的政治是非常复杂,国内有着不同的声音,抵制索契冬奥会和G20的峰会现在在白宫看来仍然是不可取的,迅速变化的事态下,斯诺登当然是俄美关系当中非常敏感的一个因素。但是从未来来讲,他不会成为阻碍俄美关系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力量。


    

美曝在华“黑袋”行动:监控军队电话安装间谍软件来源:中新网 更新时间:2013-07-23 10:49 0人参与 0人评论

“棱镜门”后续报道

 

黑不了你的电脑 美特工就“上门服务”

 

美媒曝中情局在华开展“黑袋”行动 偷偷登门入室安装间谍软件

 

“当美国国家安全局不能进入你的电脑,这些人(中情局特工)就闯入你的家中。”据美国《外交政策》日前报道,美国中情局实施“黑袋”行动,破门而入以人工方式入侵美国国家安全局难以遥控攻击的电脑,完成“棱镜”项目和其他电子窃听不能完成的工作。过去10年间,“黑袋”行动已经在东亚(特别是中国)、中东、南亚展开。

 

美国政府的监听项目自曝光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然而外界批评声音不断并没有阻止美国继续实行这个计划。一项到期的电话监控项目,最近获得了美国一家秘密情报法庭的再次批准。根据这项秘密法令,美国电信巨头韦里孙公司被要求每天向美国政府提交数亿份电话记录,用于搜索国外恐怖分子和间谍。

 

“黑袋”小组

 

神不知鬼不觉闯入家中

 

美国中情局在实施“黑袋”行动中,“黑袋”小组往往是神不知鬼不觉地闯入目标家中,不留痕迹地在对方电脑上安装间谍软件,在电话上安装窃听器,甚至攻击数据交换中心、或者拷贝备份文件和硬盘。

 

过去10年间,经过专门训练的中情局特工已经实施了100多次这种行动,其目标范围甚广,既包括外国政府和军队的通信和电脑系统、也指向跨国公司的电脑网络、以及与恐怖组织有染的个人。从地区来看,这种行动已经在东亚(特别是中国)、中东、南亚展开。

 

美国情报消息人士称,中情局近10余年来的“黑袋”行动收获颇丰,使得美国国家安全局得以进入世界许多重要目标,特别是“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以及中东、近东和南亚”。例如,美国驻中东国家的每个大使馆基本都设有信号监听站,一天24小时监控使馆周围方圆100英里内的所有电子通讯。目前这种信号监听方式的最大的问题是在美国与伊朗和朝鲜没有外交关系,没有大使馆,无法以这种方式进行监听。

 

“黑箱”手段

 

可以轻易获取电话记录

 

在南亚一个冲突不断的国家,中情局在一个交换中心的光纤电缆上安装窃听设备,使得美国国家情报局在过去数年来一直实时监听该国军方高官高度机密的通讯。

 

9·11袭击后,中情局开发了一系列能够迅速破解电脑密码,突破商用电脑安全软件以及克隆手机的所谓的“黑箱”。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中情局特工现在可以轻易地获取电话数据记录,诸如所有长途或国际电话的细节。

 

中情局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展“黑袋”行动,后者也投桃报李,为中情局无人机在巴基斯坦、也门和其他地区的轰炸提供信号支持。

 

监控项目

 

授权到期再度续上

 

今年6月,美国情报部门承包商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外界披露了美国两个秘密监控项目的细节,其中包括主要监视网络活动的“棱镜”监控项目,另一项,就是涉及韦里孙等公司的通讯监控项目。这个通讯监控项目由美国外国情报监视法庭批准,已经实施多年,韦里孙等公司向美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用户的通话号码和时长。

 

不过这个项目的法令必须得到美国秘密情报法庭的批准,每次获得批准后,只有三个月的授权。最近的一次项目授权,原定于本月19日到期。目前美国国家情报办公室主任克拉珀已经证实,美国政府大规模收集电话通讯资料的项目再次得到了秘密情报法庭的授权。据了解,其他美国电信公司也接到过,将客户电话记录交给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类似指令。

 

美国政府对电话记录监控的项目曝光以后,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质疑和极大的愤怒。而此次法令再次获得批准,表明奥巴马政府以及秘密情报法庭的11名联邦法官,都支持继续实施该法令,无意停止监控项目。

 

德国被曝

 

曾使用美间谍项目

 

据德国《明镜》周刊21日报道,德国对外情报部门——联邦情报局和国内情报部门联邦宪法保卫局,都曾使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间谍项目。通过该项目,可以回溯某个目标在搜索引擎中曾搜索过哪些内容,也可以获取一段时间内未经过滤的全部信息,包括通信内容。

 

报道称,德国情报机构和NSA的合作越来越紧密,NSA每个月可从德国获得5亿份数据连接,在阿富汗,德国联邦情报局在信息共享上更是NSA“最多产的合作伙伴”。

 

今年4月底,12名德国联邦情报局的高级代表还应邀前往美国,同数名NSA的专家讨论与数据获取相关的问题。

 

专家分析

 

美顶风而上属意料之中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杨勉表示,现在“棱镜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美国不仅没有回避,反而“顶风而上”,继续批准到期的监控项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这方面一向特立独行,不会因为外界的批评而中断自己的行动。斯诺登曝光“棱镜”项目至今,奥巴马也没有表示这个项目是错误的或者向外界道歉,由此对于美国的我行我素可见一斑,继续批准项目也是意料之中。

 

另一方面,对于美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一些情报工作的项目的确是有必要存在的,但情报工作也要受到法律的限制。美国在这个时候还不暂时中断监听项目,也有自己的无奈。情报工作本身无可厚非,而美国的所作所为主要是突破了底线。其一,NSA监听的内容超过了一般情报工作的需要。其二,美国实际上是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来对别国实施监听。这两点就已经越过了法律的制约和道德的底线。

 

“舒格组合”施压白宫,抵制索契冬奥会

 

专家:斯诺登事件

 

构不成美俄关系绊脚石

 

30多年前的冷战时期,美国曾率领60多个国家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随后,苏联成功“复仇”,率十几国抵制洛杉矶奥运会……如今,这一幕再度上演。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近日高调表示,抵制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试图以此要挟俄罗斯拒绝美国泄密者斯诺登的政治避难申请。但他的这番言论遭到美国舆论毫不留情地批评。

 

步他后尘的是另一名美国参议员舒默,他19日再度提出决议案,表示如果俄罗斯继续给斯诺登“栖身之地”,那么奥巴马总统应该考虑提议将今年9月在圣彼得堡举行的G20峰会换个地方举行。

 

针对这一提案,白宫发言人卡尼在1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再次重申,奥巴马总统有意前往俄罗斯参加此次峰会。

 

虽然白宫方面仍然强调奥巴马仍“有意”前往俄罗斯参加G20峰会,但有分析称,“有意”二字大有玄机,某种情况下也可解读为“可能”,而非“确定”参加。几天前,更有美国官员对媒体放出口风,奥巴马正考虑取消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面。

 

白宫发言人卡尼对奥巴马9月是否赴俄参加G20会议与普京会面,刻意制造模糊的态度。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是一个信号,表明斯诺登事件与峰会开始挂钩了。美联社则报道称,白宫正考虑不参加的可能。报道同时指出,这么做可能使他们两人间原已紧张的关系,更为恶化。

 

美俄关系彷佛一下被拉回到了冷战时代,“后斯诺登事件”会释放怎样的效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认为,语重言轻,斯诺登这个敏感要素却不能构成美俄的决定性阻碍。

 

冯玉军分析说,美国的重量级的参议员对俄罗斯放狠话,内涵就是说美国人对棱镜门事件非常的关注,非常的重视,这也体现出整个棱镜门事件在整个国际信息当中,它其实是有着历史性的影响的。当然就凭美国这些参议员的这些表态,是不是能把俄美关系拉向一个重新冰冻的这种状态,我觉得也未必。因为美国的政治是非常复杂,国内有着不同的声音,抵制索契冬奥会和G20的峰会现在在白宫看来仍然是不可取的,迅速变化的事态下,斯诺登当然是俄美关系当中非常敏感的一个因素。但是从未来来讲,他不会成为阻碍俄美关系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力量。 本报记者 郭云青 整理 据中国日报、央视、央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5451/964890979516.html

更多阅读

听“中国好声音”、“最美和音”,看中国文学 好声音最美女学员

先是自家小孩,接着是单位小同事,后来是网上网下,说,“中国好声音”、“最美和音”如何如何好,你应该听听。开始,我是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说好吧,孩子看出了我的敷衍,哼了一声,进屋了,“你就是个老土”;小同事在午饭散步中,很不经意地说,“好声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最终结局 漫画行尸走肉最终结局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最终结局                    藏族伟大诗人、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逝世,距今已经三百多年了。我们知道,这位天才只活了24岁,他是不幸被卷在西藏、蒙古和清廷的政治斗争旋涡中夭折

201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 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

2014-05-30 中国房地产时评传媒 2014年5月29日,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主办,北京中房研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成果发布会暨上市房企高峰论坛在香港隆重举行。会

声明:《中国房地产最终结局 揭秘美国派往中国间谍的种种最终结局》为网友雾里看小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