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自理能力的常见表现形式

  很多家长都认为,宝宝出生下来是没有自理能力的,殊不知,宝宝从出生起就在不断的学习,争取自立和自理。那么,孩子的自理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自己吃

  刚出生的宝宝就会把头钻到妈妈怀中,自己找到乳头,主动吸吮。妈妈不必把乳头放入宝宝口中,只要乳头碰到面颊,宝宝就会自己找到。如用瓶子喂奶,4个月的宝宝就会双手抱着瓶子,自己将奶嘴放入口内。

  如大人用勺子给宝宝喂钙剂,开头宝宝会把勺子当作乳头,用吸吮的方式来吃,吞咽时会把液体溢到口腔外。不到两个月,宝宝就知道张开小嘴迎接勺子,吞咽时 由于舌咽的协调,使勺子里的液体不再外流。到了3~4个月时,宝宝会将舌头伸出来舔食,能顺利的吃糊状食物。5~6个月的宝宝会用手拿饼干自己吃,能咀嚼 并学会吞咽固体食物。也喜欢自己拿着小勺在碗里搅动,1岁时能自己用勺子吃几勺,能干的宝宝在15~18个月就会自己拿小勺自己吃饭了。

  (二)排泄

  大概两周左右,宝宝的排泄就会定时,如大人注意观察,在早晨吃过奶不久宝宝就会排便。可在1~2分钟前试把,让宝宝在方便排泄的体位,看到便盆,用声音 强化,在这些条件下,如宝宝能排泄就抱起来亲亲,以示表扬。大概在满月前后宝宝就识把了,这是宝宝在学会逗笑后再学会的第二种条件反射。白天宝宝要排泄 前,细心的妈妈会看出宝宝出现一些不安的表现,如扳动身体,脸红,使劲,发愣等,大人的观察越细心,成功率越高。许多宝宝也学会同大人合作,白天不用纸尿 裤也能保持床铺的清洁。到8个月时宝宝能坐稳,就可直接坐在便盆上大小便,让宝宝认识便盆。到1岁会走时,宝宝就能自己找到便盆大小便了。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三)穿脱衣服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自理能力的常见表现形式

  3~4个月的宝宝会自己用腿蹬开过多的衣被,踢掉袜子。7~8个月的宝宝在大人穿衣服时会主动协助,如伸头入领口,伸手入袖或者伸腿入裤腿等。11~12个月的宝宝会自己脱掉鞋袜,会自己戴帽子,有些宝宝还能脱掉不结扣的衣服。

  (四)生活定时

  按时起床和入睡,定时吃奶,定时排泄,定时玩耍,使生活越有规律就越能让宝宝形成稳定的生活习惯。三联阅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5551/89999275922.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培养自学能力 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学者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进入了21世纪,更是进入了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那么,作为所有学科的母科——语文的教学,尤其是职高的语文教学就不应该仅仅是教会学生识字断句,更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自学的能力。职高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要让儿

怎么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指完成生活活动的本领,如穿脱衣裤鞋袜、进餐、盥洗等能力,它是在生活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健康领域中把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进行几个尝试,一是运用插图,启发想象;二是结合课文,展开想象;三是延伸情节,丰富想象;四是随时点拨,培养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以下尝试:一、运用插图,启发想象我国

声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自理能力的常见表现形式》为网友不俗可人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