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正果寺 实拍绵山正果寺佛祖包骨真身

2013-05-29 路迦Loka绵山原为五龙母子所有,志超来山后,龙母将绵山以下棋的方式让给志超,五龙皈依佛法,常在说法台上听空王佛说法。后来,五龙功力大增,飞升跃过对山,在山壁上留下了五道沟壑,故名五龙躔。本区主庙叫“正果寺”。寺内有十三尊包骨真身像,虽历经千年而骨架完好,颇有灵气,是研究绵山历史文化和地理气候的重要文物。此外还有通天云衢、五龙松、弥陀殿、圣母殿、观音殿、三大士殿、送子娘娘殿、五龙殿等,来历神奇,庙殿灵验。灵应塔明七暗九层,高达69米,高出云霄,巍峨壮观,是我国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更兼这里地势险峻,松柏参天,成为绵山极具特色的游览胜地。

 

佛教将舍利分三类,即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法身舍利。绵山现存的包塑真身就是全身舍利。

包骨真身的形成过程:

包塑真骨像或包塑真身像在佛教界又名真身舍利,是中国独特的一种舍利文化。中国九华山、广东的南华寺、香港的大佛寺、台湾汐止的佛寺等都有古今闻名的真身舍利。然而在绵山发现这么多的真身舍利,还是头一回。于是,关于绵山真身舍利的形成过程引起了专家学者热议。

经过查阅佛教文化的相关资料,并多次探访当时云峰寺九十余岁的住持力正大师,使我们对绵山真身舍利的形成有了初步了解。  

绵山正果寺 实拍绵山正果寺佛祖包骨真身

古代云峰寺僧人们每年都要在自然形成的溶洞内定期修炼闭关辟谷。期间有职事僧把守关口照料其生活起居,称为“护关”。并有以下独特之处:

——特殊的气候条件:清晨的绵山阴阳交会,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空气更加纯净。这是修行采气的最佳时机,高僧们一般在此时用调息之法,吸纳天地之精气,吐出体内之浊气,利于清脑养神、涵养五脏、畅通血脉。

——特殊的饮水条件:高僧们主要汲饮无根之水,即林木树叶上的雨雪、冰霜、露水等。绵山水源充足岚气浮动,每当清晨各种树叶上均有露水,尤以柏树上的露水最为珍贵。柏树本身就是名贵中药,有去邪、静神的功用。采集松柏树上的露水,有平神静气的作用。经过调息之后,饮用无根之水,有助于气与水的相互融合转化。

——中草药的特殊作用:绵山崇山峻岭间生长着众多的名贵中草药,高僧们在长时间的治病救人过程中,逐渐创造出以中草药辅助的修行功法。他们用绵山名贵的黄芪、猪苓、五灵脂、党参等创制出许多独特的药膳,炼功时配合饮用,功效自然不同凡俗。   

——焚香的辅助作用:绵山高僧在炼功修行时,焚香也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绵山的香,一般分为七种,分别是丁香、灵香、未香等。在配料上取上好柏木粉,加入当归、肉扣、冰片、红枣等特制而成。修炼焚香时,香烟中散发的各种营养物质,具有清脑养神、静心养气、润肺利脾的作用,伴随吐纳之法进入体内,修炼功效十分奇特。

——大小周天的调息之法:绵山高僧在闭关辟谷修行中,最注重调息之法,就是打通任督二脉。气息在体内循环运转,达到不需饮食,仅通过气息运转就能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

 绵山正果寺内有十三尊包骨真身像,虽历经千年而骨架完好,颇有灵气。


去往正果寺需要走过一段之字形栈道。
   绵山真身舍利源于唐初。据明正德十三年(1518)《抱腹寺重修空王佛正殿碑》记载:“是年三月十七日,禅师瞑目若跏跌坐,悠然真寂……太宗礼毕,敕赐空王佛号,包塑真容,创刹织女,感送袈裟,匾名抱腹寺也”。此“包塑真容”仍供奉于抱腹寺石佛殿内。


包塑真骨像或包塑真身像在佛教界又名真身舍利,是中国独特的一种舍利文化。中国九华山、广东的南华寺、香港的大佛寺、台湾汐止的佛寺等都有古今闻名的真身舍利。然而在绵山发现这么多的真身舍利,还是头一回。
   包骨真身主殿。


释圆空,洪洞县富家子弟,俗名宝贝,年十三父母双亡,乞讨到了介休,被抱腹寺僧人收留为徒。正五年六月圆寂。此像头稍前倾,眉梢上翘,笑肌十分明显。
 
释普钦,俗姓孔,字善信,宋末河北邯郸秀才,因为民请命被诬陷入狱,兵乱逃至绵山为僧。大定二十九年坐化成真。
 
释普钦。可以看到真身的头盖骨。
   透过包塑,真身原本所穿僧袍若隐若现。

 昙鸾祖师,雁门人,十五岁出家五台山,太和年间至绵山修行。梁武帝誉之“肉身菩萨”。


 昙鸾
    昙鸾。佛像真身的指甲清晰可见。坐化后,指甲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继续生长。


释怀德,十三岁时因父母双亡流亡至抱腹寺。唐天宝十年为住持,练得飞空搬运异数。建中二年重阳圆寂。
 
释怀德。
  释怀德。 佛像真身脚骨裸露在外。

释怀德。 佛像真身脚骨裸露在外。


释师显,介休人,生而聋哑被弃,后被本寺僧人收为徒弟,逐渐恢复语言能力。后练就治哑奇术,名满三晋。唐长庆四年为本寺住持,会昌二年圆寂。据传有哑童祈拜,其落泪成丹,服后即会说话。
   正果寺同时供奉有高僧和高道。

 正果寺同时供奉有高僧和高道。


佛家慧语。
 
佛家慧语。
   正果寺外景。

 正果寺外景。

 正果寺外景。


通往真神的道路永远充满挑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5751/570400156989.html

更多阅读

绵山自驾游攻略 绵山自驾游一日游攻略

绵山自驾游攻略绵山,又称介山,位于山西省介休市东南20公里处,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这里山势陡峭,山中多悬崖绝壁与苍松翠柏,还分布着各种岩洞和瀑布,以抱腹岩、蜂房泉、李姑岩、楞严会为主的大小岩洞一百余处,自然景色优美,人

怎样安排绵山一日游? 绵山一日游

绵山,后因春秋晋国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它地处汾河之阴,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集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AAAA级景区

导游词——介休绵山 介休绵山导游词

游客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介休绵山,绵山是太行山支脉,海拔高度为2000多米,因山势绵豆而取名为绵山。后因春秋时期晋臣介子推被焚此山而名声大震。历代都在绵山兴建了许多寺院禅房,于是成了著名的佛教圣地。而且绵山风景绝佳,也

绵山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是个什么样的人

门券上的故事绵山介子推的故事在山西介休的东南 20公里处有一座山叫绵,山绵山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绵山又叫介山,因为这里边有一段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

绵山在哪里 绵山在什么地方

又是一年清明节。说起清明节就会想到介子推,说起介子推,就会联想到绵山。绵山在哪里?多少年来,人们有多种推断。绵山是和晋国的历史纠缠在一起的。将绵山和晋国的历史纠缠在一起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晋文公,另一个是介子推。故事开始时晋

声明:《绵山正果寺 实拍绵山正果寺佛祖包骨真身》为网友奋而斗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