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有网友爆料称,由于尺度过大,《武媚娘传奇》将被停播。当晚8点多,湖南卫视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停播出于技术原因,1月1日晚继续播出。虽有分析称停播是因为今年湖南卫视古装剧播放额度用完,非尺度问题。但剧中范冰冰等一干女演员集体穿的低胸装,还是引发了热议。
其实,剧中女演员酥胸半露的造型在唐朝算不上大尺度,当年杨贵妃三姐虢国夫人曾穿着坦胸露肩的服装,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任你沸反盈天,我自岿然不动。当时,人们还给穿着暴露的宫廷服饰潮流取了个文雅的名字“逆天”……
但《武媚娘传奇》里的装束是真实历史的反映吗?
《武媚娘传奇》剧照
人们只是不能接受挤胸
难道真因我们比唐人保守,所以才质疑历史剧里出低胸装?非也。
从《满城尽带黄金甲》开始,人们一直质疑露半胸的服装是否真来自唐朝。这个质疑很自然,因为五代十国到唐朝都没有束胸衣,能把胸挤成那样的束胸衣来自17、18 世纪的欧洲。
另外,中国古代服装与古典西洋服装最大区别在于,中国古代服装基本采用的是平面造型,而西方从中世纪开始便讲究立体造型。中国传统服装讲究平面效果,如面料的色彩、纹样、刺绣工艺、图形象征意义等。中国传统服装几乎没有裁减概念,只是在一块布上剪出服装的袖下缝和侧缝,挖出领口,再把袖下缝和侧缝缝合。所以,中国传统服饰表现高贵的方式就是宽大、色彩和面料。基于人们耳濡目染的这种文化基调,唐朝是不可能出现增加立体效果的束胸衣的。
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传奇》恰恰出现了这个问题。人们不是不能接受唐装露胸,只是不能接受唐装里穿束胸衣挤胸而已。唐女装虽低胸,但只露而不挤。最多只是在“亵衣”(内衣)下扎一根束带,显示胸型。
露胸是唐朝女性服饰的潮流
唐朝盛行低胸甚至露胸装,在诗文中多有记载,“慢束裙腰半露胸”、“粉胸半掩凝晴雪”、“胸前瑞雪灯斜照”。在唐朝,女性或贵族女性如此穿着,成为诗人眼中一景。
唐代女性服饰主要分为上衣和下裙套装。上衣比较短,衣身与袖子比较窄,紧贴身体。随着历史发展,上衣越来越短,下裙越来越长,两者在胸部位置交接,如此便形成唐女性服饰的袒胸装,其实就是内衣外穿。
唐永泰公主墓中壁画中,宫廷女官们的上衣衣领都低至胸部,丰腴的颈项与乳房上部都裸露在外面。陕西唐代李重润墓中石椁上的宫装女子像,身穿宽领短衫,领口开敞,并且还刻画出了外露的乳峰形状。这些女性均着又薄又透明的轻纱,尤其是外面穿的短衫与帔子等,十分轻盈。
另外,敦煌莫高窟45窟中的半裸体彩塑菩萨和飞天,其穿着也都是这种风格。
更加著名的还有故宫博物院唐张萱作品《捣练图》。其描绘了一批正在加工丝织品和缝制衣衫的妇女形象。她们身穿对襟衫子,袖子宽松,裙子肥大,工作中其胸微露。这说明,除了贵族,唐时普通女性也喜欢低胸装。
唐朝为何流行袒胸的两个假说
有人说唐朝女性低胸装的由来,是因为武则天之后女权意识觉醒。
这话有一定道理,唐代初期,宫人及王公家属妇女,依齐朝和隋朝旧制,外出都要把自己包裹得十分严密。后来宫廷后妃才开始慢慢着凤冠霞帔、袒胸装。
不过武则天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还值得考证。因为贞观初年已有唐低胸装的实物。

学界比较支持的说法有两个。
一是唐人以胖为美,胖的特点是胸大,所以宫廷的嫔妃和歌舞伎者最早使用袒领样式的服装,里面不穿内衣,向外袒露着胸部,这样可以展现胸部健美。
二是隋唐时代有着频繁的中外往来,丝绸之路的兴盛,将外域宗教文化、服饰文化都带入中原地区,兴起了胡服热潮。因为唐朝女性除穿露胸装,还喜欢男扮女装,比如圆领衫男女通用、
学界的两个说法其实都直指和外族的交流,通过交流,唐人审美观发生了变化。
唐低胸装盛行得益于丝绸技术大发展?
上述说法也有一定缺陷,比如在五代十国,因为战乱,民族迁徙变得非常频繁,但这并没有让当时的人改变保守的穿衣风格。
所以,真正有可能的原因是丝绸技术的大发展,进而导致丝绸之路的兴盛,接着通过民族文化交流使得服饰风格发生巨大变化。
单从唐时女性内衣外穿这一点来说,唐之前,内衣皆为亚麻所织,亚麻粗糙,不易染色,没有弹性,这样的内衣谁都没有胆量穿在外面。不但不好看,还造成胸部摩擦,不舒服。唐时贵妇外穿的内衣被称为“诃子”,穿时由后及前,胸前有一排扣子系合,或用其它带子系束,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两肩颈上胸及后背无带且袒露。
为了修身,唐女性上襦(上衣)越来越窄越来越薄,下裙越来越长,为了不让胸部盖在下裙里面,出现了无带内衣的需求。这种无带内衣要贴身,要轻,要有弹性,更要颜色艳丽好看。而唐朝大力推广桑蚕养殖,丝绸业非常发达,丝绸正好可以满足贵妇无带内衣的需求,所以当时宫廷贵妇内衣均是“罗裳”。
从史料来看,安史之乱后唐朝服饰风格重新变为宽袖宽裙,低胸装再难看见,而此时期,唐北方丝绸工业悉数被破坏。服饰风格变化和丝绸工业兴衰如此紧密相连,这或许是很多人都没料想到的。
来源:世界野史